沉痛哀悼關於為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


沉痛哀悼關於為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

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發佈公告,決定2020年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
  在此期間,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4月4日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同時,相關單位需按照國旗法規定,在當天應當升國旗的場所、機構和單位,均應下半旗致哀。下半旗時,應當先將國旗升至杆頂,然後降至旗頂與杆頂之間的距離為旗杆全長的1/3處;降下時,應當先將國旗升至杆頂,然後再降下。
  湖北省人民政府根據《烈士褒揚條例》和《退役軍人事務部 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關於妥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犧牲人員烈士褒揚工作的通知》精神,評定王兵、馮效林、江學慶、劉智明、李文亮、張抗美、肖俊、吳湧、柳帆、夏思思、黃文軍、梅仲明、彭銀華、廖建軍等14名(按姓氏筆畫排序)犧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人員為首批烈士。
  我們沉痛悼念為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你們做出的貢獻和犧牲,祖國不會忘記,全國人民不會忘記。你們的精神將永遠長存!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各地積極派遣醫療團隊前往疫情暴發城市武漢,並由中國政府出資在武漢建立疫情應急醫院。中國政府採取了嚴格防控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同時與中國友好建邦的一些國家,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共渡難關。
  根據世衛組織專家小組估計,中國政府採取的防控措施已經避免了至少數十萬新冠肺炎病例。中國應對疫情取得的成績引發世界關注,多家外媒積極報道中國疫情防控經驗。
  隨著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風險的降低,中國正在努力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為遏制此次疫情傳播,中國在經濟和人民生活上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和犧牲。世衛組織稱讚,作為抵禦新冠肺炎疫情傳播至國際的第一道防線,中國為保護國際社會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中國疫情防控經驗被各國吸取,可以成為國際抵禦新冠肺炎的第二道防線。
  雖然國內疫情已經得到全面控制,但是國外疫情的肆虐,同時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儘管國際社會做出不懈努力,防控措施不斷升級,但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保持高度蔓延態勢。歐洲及美國地區成為病毒肆虐的主戰場﹔中東地區及非洲地區多國多點疫情暴發,使本就不足應對的醫療資源更加捉襟見肘。疫情已波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除中國外確診新冠肺炎病例累計超70萬例,美國及意大利排查均超過10萬名感染者。這場新冠肺炎病毒防衛戰為整個世界村第一次拉響了強力的環球警鐘,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在本次疫情中成為孤島,“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也越來越被海外國家所提倡和重視。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中國已經源源不斷向海外疫情肆虐地區提供防疫物資與醫療專家隊,分享中國抗疫經驗,提供中國抗疫力量。這不僅僅是對他國的回贈,更重要的是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下,保障世界安全就是維護本國安全。
  在全球抗擊疫情階段,各國尤其是大國有責任為全球“戰疫”合作營造良好氛圍。以鄰為壑,委過於人,散播民族主義甚至種族主義言論,只會使局勢進一步惡化,令世界人民寒心。還有個別人嘲笑他國防疫政策及防控手段,甚至有一些幸災樂禍甚至於諷刺的言論,也是背棄了我國傳統文化理念並忽視了現代世界的運行體系。
  自古以來,我們就有著“以天下為己任,以蒼生為己念”的哲學倫理基礎。中國傳統文人士大夫是始終胸懷天下的,“達則兼濟天下”的理念穿越千年。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現代社會有國別、政黨、人種之分,但無人民的高低貴賤之別。儒家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現代社會,天下即是人類社會與人世間的所有整體。而在疫情肆虐之際,正是人類社會共克時艱之時,急需對“天下一家”的認同。
  樹立大幫小、強扶弱的意識,扶一把、帶一程,幫助其他國家一起抗疫,將為全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實的基礎。

  人類命運共同體首倡於中國但屬於世界,順應歷史又立足現實更面向未來,是一個內涵極其豐富的多元複合共同體,值得我們每個人去理解和踐行,聚沙成塔,聚力戰疫。
  中國在世界上,已經顯得尤為重要,世界離不開中國。中國不會一枝獨秀,只願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謹以此文沉痛哀悼關於為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中國會繼續砥礪前行,肩負使命,不忘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