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及近代中國社會的演變(2)


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及近代中國社會的演變(2)

“袁世凱”貨幣

前言: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外國列強通過軍事侵略迫使中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在政治上侵犯中國主權,經濟上掠奪中國財富,文化上麻痺中國民眾。列強對侵略,使中國社會發生急劇變化,中國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一、列強對中國對侵略

(二)政治控制

資本-帝國主義列強還通過軍事侵略和不平等條約,控制中國內政和外交,把持中國海關,鎮壓中國人民對反抗,扶植、收買代理人。



把控中國內政。《天津條約》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中國政府允許外國公使常駐北京。這些公使並非普通的外交官,而是負有侵略使命的侵略者,他們秉承本國政府的旨意,直接對清政府發號施令,駐京公使成了清政府的太上皇。



操縱中國外交。一般來講,列強侵略中國,總是軍事侵略伴著外交訛詐,取得利益後再“一體均沾”。中國的許多重大外交場合都有外國列強的身影,他們控制了中國外交主權。



享有領事裁判權。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規定,在通商口岸,中國人如與英橋“遇有交涉訴訟”,英國領事有“查案”“聽訟”之權,其“英人如何判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照辦。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擴大領事裁判權,即在華美人的一切民、刑事訴訟,“均由本國領事等官詢明辦理”。各國援例而行。從此,外國人可以在中國橫行不法,中國政府無權干涉。



把持中國海關。中國海關的高級職員全部由外國人充任,海關總稅務司儼然成了清朝中央政府的最高顧問。而各通商口岸的海關稅務司則成了各地地方政府的高級顧問。英國人郝德

自1863年任總稅務司開始,直到1908年回國,掌握中國海關大權達40餘年。



勾結清政府,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鬥爭。為了鎮壓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外國列強不僅向清政府供應軍火、艦船,而且派遣軍官組織並指揮“洋槍隊”,甚至直接動用陸海軍,與太平軍作戰。當中國人民反對外國教會侵略,即發生“教案”時,外國侵略者便指使清政府屠殺中國人民,懲辦對人民鎮壓不力的地方官員。1899年,義和團運動在山東興起後,列強對山東巡撫毓賢鎮壓不力不滿,要求清政府派袁世凱去山東進行鎮壓。袁升任山東巡撫後,即用血腥手段屠殺義和團團民。《辛丑條約》中,列強強迫清政府作出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對它們的組織的承諾,並規定清政府各級官員如對人民反抗鬥爭“彈壓懲辦”不力,“即行革職,永不敘用”。



扶植、收買代理人

。1861年,清政府發生“北京政變”(又稱“辛酉政變”),得到列強賞識對奕訢在這場宮廷政變中獲勝,並掌握了負責對外交涉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鎮壓太平天國農民起義中,列強扶植曾國藩、李鴻章等湘系、淮系官僚,幫助他們購買、製造洋槍、洋炮和練兵。《辛丑條約》簽訂前,慈禧太后表示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成了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這是典型的半殖民地國家。其後,列強又支持袁世凱,篡奪辛亥革命果實,建立北洋軍閥政權。袁死後,列強又扶植北洋各派軍閥,作為自己在華利益的代理人。

----摘自中國近代史綱要(主編李捷 王順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