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本规程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编制。

本规程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监制。

本规程参照标准:《绿色食品 日光温室番茄生产技术规程》(DB37/T 1413—2009)。

本规程适用于**基地。

本规程于2016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番茄生产产区环境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

**生产基地在种植过程中严格执行《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3)及《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394),对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力求保障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保证广大消费者吃上健康、美味、绿色、安全的放心菜。

产品采收包装运输遵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和《绿色食品包装、贮藏、运输标准》。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一、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日光温室A级绿色食品番茄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生产管理措施、采收及技术档案。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NY/T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DB37/T 391 山东I、II、III、IV、V型日光温室(冬暖大棚)建造技术规范

DB37/T 1413—2009 绿色食品 日光温室番茄生产技术规程 三、产地环境

符合NY/T39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规定,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所建造的日光温室。

四、生产管理措施

日光温室,新建日光温室,建设技术规范参照山东IV、V型日光温室。墙体加厚、钢梁结构、采光好、通风好、抗压、抗风能力强。

配有旋耕机、棚内主管道、滴灌设施、喷雾器、沟施器、卷帘机、防虫网、粘虫板、挡风门(棉被)、频振式杀虫灯、吹雪设备、施肥器、温湿度计,对有的棚作物安置二氧化碳增施器、补光灯等。

温湿度计悬挂位置:每棚悬挂温湿度计各两支,分别悬挂于整棚¼处和¾处。

生产工具放置:大型生产工具放在仓库,常用工具(扫帚1把、铁锹1把、镢头1把、小铲子2把、耙子1把、垃圾袋1个等)放置在棚头房门后,摆放整齐。

制度和标识牌:棚头房张贴作物的《绿色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悬挂《生产记录本》和《技术员巡查记录本》。悬挂标识牌,注明作物名称、品种、数量、技术员、负责人等。生产负责人随时填写生产记录(生产进度、温湿度等),技术员巡查要填写巡查时间和棚内生产情况。

4.2栽培茬口

8月初播种育苗,9月上旬定植。

表1长青树番茄标准化种植生长长势简略表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番茄正常生理指标: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4.3品种选择

应向具有种子经营权(三证齐全)的单位购买。选用抗病,抗逆性强,耐低温弱光,连续结果能力强,优质、高产、口感好、耐储运、商品性好、适合生产基地种植的品种,不选用转基因品种。

4.4种子处理

用55℃温水浸种10~15min,不断搅拌,当水温降至30℃时停止搅拌,再浸泡3h~4h,可预防真菌病害;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常温下浸种20min,用清水洗净再浸种催芽可预防病毒病。浸种后的种子置于25℃~28℃条件下催芽。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4.5育苗

采用育苗盘育苗,防止移栽时伤根,防止土壤病害的传播,有利于快速缓苗,省时省工。

4.5.1育苗准备

苗盘采用96%恶霉灵进行消毒处理。

方法:用3000~6000倍96%恶霉灵细致全面喷雾。

4.5.2营养土配制

草炭、蛭石、珍珠岩按照6:2:2比例混拌,或用散装椰糠直接喷水加湿,再混入10%的腐熟厩肥,混拌中喷水加湿,拌匀备用。

注意事项:①严禁使用未经发酵腐熟的生粪(生粪中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及虫卵)。

②严禁使用含唑类成分的育苗肥料,造成定植后抑制过度,生长缓慢。

4.5.3播种

60%的种子出芽即可播种。使用32穴/盘的育苗盘,盘内装满基质,压穴(深约1.5cm)点种,每穴放一粒种子,覆盖基质,覆土1.5cm,浇透水。

4.5.4苗床管理

苗床温度不宜高于30℃,覆盖地膜,夏秋季节覆盖遮阳网。注意防止老鼠危害。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4.5.5培育壮苗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壮苗标准:叶色浓绿,无病虫害危害,6~8片叶,株高20cm左右,茎粗0.4cm左右,苗龄25~30d。

苗期植保管理:

①苗出齐后喷施5%甲维盐5000倍液1次,防治小菜蛾危害。

②喷施病毒A1000倍液+禾丰锌3000倍液1次,预防病毒病的发生。

4.6整地、施肥

4.6.1肥沃土壤标准

熟土层厚度30cm以上;土壤酸碱度(pH)6.0~7.0;有机质30~50g/kg;速效钾170㎎/kg;有效氮150㎎/kg;有效磷110㎎/kg;氧化钙1g/kg;氧化镁200㎎/kg;微量元素充足;有一定稀土元素。

4.6.2土壤综合改良法

土壤改良之前进行测土和土壤综合分析。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4.6.3标准化配肥方案(亩用量)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4.6.4圈肥发酵腐熟有机肥制作方法:

整地前2~3月备好圈肥,在空闲地或棚头挖一浅坑,将生粪倒入浅坑,按照2~3m³/kg的用量加入腐熟发酵剂,加入等量的(m³)作物秸秆混拌均匀。水分含量调节到65%~75%,然后用薄膜盖严,发酵2~3月。经发酵处理的粪臭味减轻,蛆虫减少,养分齐全,有益菌大量繁殖,不易出现熏苗、烧苗现象。

温室大棚使用生粪会造成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因为生粪中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和寄生虫,使用时没有进行发酵处理。生粪的沤制过程就是一个腐败的过程,它的养分在不断流失,病原菌不断繁殖,给土壤危害极大。

4.7定植

越冬茬栽培番茄,采取大小行、高畦方式栽培,单垄双行。每667㎡定植2000~2200株。8月下旬~9月下旬定植。栽苗后浇透水,地面干燥后中耕2~3次,由浅渐深,7~10d后,向植株培土。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撒粪旋耕:均匀撒施腐熟有机肥,旋耕深度不低于30cm。

平整土地:根据浇水方向南北高度相差10cm左右。

施肥起垄:起垄,并施入蔬菜专用肥、海洋活性钙、全营养微肥。

铺设滴灌:安置水表和压力表,铺设滴头间距为40cm的滴灌带,滴孔朝上。

确定株距:根据西红柿的品种、茬口确定株距及每亩种植数量。

定植栽培:可根据滴灌带上的滴头位置定植。

4.8定植后管理

4.8.1缓苗期管理(9月中下旬)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浇防疫水:定植后缓苗第一水可以冲施微生物复合菌剂。


合理控温: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松土保墒:从定植到覆盖地膜松土2~3次。疏松土壤、保持水分、防板结、提供较好的生根生长环境。

覆盖地膜:定植后15d左右覆盖地膜。用白色或黑色地膜覆盖,注意开口不能太大,植株周围压少量土。

4.8.2开花初果期管理(10月份)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低温炼苗:白天温度22~25℃,夜间温度12~15℃。

浇水施肥:西红柿第一穗果乒乓球大小时浇水施肥。可沟施蔬菜专用肥,每667㎡施用30kg~40kg。浇水量不宜过大。

合理控长:调节温湿度,避免番茄徒长。

及时吊穗:为了防止番茄果实因不断膨大造成果柄折断影响产量,应及时进行吊穗(可用绳子或专用卡子)。

吊蔓疏果:及时吊蔓并合理调整植株,增强通风。及时疏果,第一穗果留3个,以上可留4个。

植保:此阶段易发生猝倒病、立枯病、病毒病、斑潜蝇、白粉虱等病虫害。

4.8.3结果期管理(12月份)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浇水施肥:西红柿坐果后,每667㎡冲施肽素活蛋白20kg,高钾肥(如:海法钾宝)15kg。

加强通风:西红柿进入结果期,温室内湿度逐渐增大,应加强通风减轻温室内湿度预防病害发生。

合理控长:温度降低,上草苫时温差变化极大,西红柿容易出现徒长,节间变长花芽分化不良而空行。

整枝打杈:枝杈长至10cm时及时打去,去除病叶黄叶,调整株距。

植保:此阶段番茄易发生白粉虱、蚜虫等虫害;病害容易发生灰霉病、叶霉病、疫病等。应注意通风,加强管理。

4.8.4冬季管理(12月份至翌年2月中旬)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加强保温:室内温度,白天20~30℃,夜间13~15℃,最低温度不低于8℃。晴天午间温度达30℃时,可开天窗放风。若达不到30℃,可不放风。若天气晴好,室内湿度较大时,可于揭苫后随即放风10min~20min。

增加光照:早揭草苫,延长光照。连续阴雨天光照弱时夜间用补光灯补光。

保根追肥:冬季寒冷时节追肥主要以追施煮熟的黄豆或腐熟豆饼为主,每667㎡50kg~70kg。配合冲施氨基酸类和腐殖酸类肥。

浇水追肥:滴灌浇水,选择晴天浇水。浇水前后两天内要在中午升温至28℃左右,闷棚1h,提高棚内地温,然后排湿,降低湿度,以减少病虫害发生。

4.8.5春季返棵期管理(2月中下旬至3月中下旬)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合理控温:随日照时数逐渐增加,适当早揭草苫、晚盖草苫。注意清洁温室薄膜。要注意及时放风,晴天时,白天室温上午上午25℃~28℃,下午25℃~20℃,上半夜15℃~20℃,下半夜10℃~13℃。阴雨天,白天室温25℃~20℃,夜间10~12℃。

水肥管理:15d左右浇一次水。期间主要追施沼液沼渣。每667㎡沟施1m³沼液沼渣混合液,追施钾肥每667㎡25kg。叶面喷施钙肥1次。

降低湿度:在浇水后一段时期坚持二次通风,减短叶面结露时间,控制病害发生。

植保:此阶段番茄易发生疫病、灰霉病、细菌性溃疡病、叶霉病等。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4.8.6春季盛果期管理(3月下旬至4月中下旬)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放风控温:白天温度25℃~28℃,夜间温度12℃~15℃。白天温度超过28℃生长缓慢,超过30℃生长基本停止,产量降低。室外温度10℃可停放草苫,打开前沿底风口。

加强肥水:增施钾肥(如:海法钾宝),每667㎡20kg。每667㎡沟施1m³沼液沼渣混合液。叶面可喷施生物菌剂。7~10d浇一次水。

预防早衰:喷施生物复合菌剂1次,避免大量使用化学肥料或激素类肥料。

植保:此阶段易发生高温危害,也是各种虫害包括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害虫的发生高峰期。主要是通过前期高温闷棚减少虫源基数,悬挂粘虫板等措施降低危害。

4.8.7生长后期管理(4月下旬至6月下旬)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遮光降温:白天棚内温度超过28℃易出现落花现象,导致生长缓慢产量降低。此时应加盖遮阳网降温。

水肥管理:每667㎡冲施肽素肥10kg配加高钾水溶肥20kg,冲施2次。每667㎡沟施1m³沼液沼渣混合液1次。

加强植保:后期长势容易徒长,易发病害,要加强管理。

植保:此阶段易发生疫病、叶霉病。主要虫害有白粉虱、蚜虫、斑潜蝇。

4.9番茄管理要点

4.9.1吊蔓管理

植株长到30~40cm时进行吊蔓,每植株用一根绳。

所用吊绳选择抗老化的聚乙烯高密度塑料线。

吊绳下端用活扣固定在植株上或扣系在叶柄上,也可以下端拴一小木块插入土中,上端活扣系在铁丝上,并应预留一部分,以便后期落秧时下落。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4.9.2番茄授粉管理

使用振动授粉器进行授粉,在上午8点到11点西红柿花芽盛开时进行授粉(上图)。

4.9.3番茄修整管理

打杈:枝杈长至10cm左右。过早影响下部根系生长,过晚枝杈木质化容易留下伤口。

吊蔓:合理调整植株南北高度,避免相互遮阴。吊绳与植株茎秆紧密接触避免折断。

吊穗:西红柿疏果后及时使用细绳或钢丝钩进行吊穗。

摘除残花:及时摘除残花可减少或避免灰霉病、菌核病的发生。

疏果:第一穗果留3个,尽量不留第一果,冬季低温时少留果,留精果去劣果。去掉西红柿“花前枝”。

病叶、老叶清理:清除底部老化叶片,清除叶片要在晴天上午进行,清除完毕可用百菌清800倍液喷施1次。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4.9.4番茄温湿度管理

低温易造成西红柿根系受伤。生长缓慢、分化不良、早衰、黄叶等;

高温易造成植株徒长、落花落果、畸形瓜、易发病毒病等。

高湿使西红柿吸收受阻、生长缓慢、沤根脱肥、落花落果、诱发病害等;

低湿造成西红柿吸水较慢、植株萎焉、容易灼伤、出现化瓜、叶片干枯、早衰死亡等。

番茄整个生长期温湿度管理参见下表: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4.9.5

番茄生长期的肥水管理可参见下表: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4.9.6草苫(棉被)管理和放风管理

草苫管理:室外夜间温度低于12℃时覆盖草苫;室外夜间温度连续10d高于12℃撤草苫。温度合适情况下拉草苫越早越好,室外温度低于15℃时放草苫尽量延长光照。

放风管理:

①晴天:太阳升起拉起草苫;

拉棚后30min不开风口吸收CO2,之后开小风口40min补充CO2;

关闭风眼升温至25℃以上,彻底敞开风口快速排湿;

室温低于22℃适当关小风口,室温低于15℃关闭风口;

傍晚放下草苫,确保第二天早上室温在8℃以上。

②阴雨雪天:阴天无雨雪,棚内温度无明显下降,照常拉起草苫进行散光照射;

雪天可在清扫积雪后于中午短时拉起草苫;

连续阴天时,可于午前揭苫,午后盖苫;

久阴乍晴时,要陆续间隔揭开草苫,不宜猛然全部揭开,以免叶片灼伤。

揭开后若植株叶片发生萎蔫,应再覆盖,待植株恢复正常,再间隔揭开。

五、病虫害防治

5.1主要病虫害

5.1.1主要病害

病毒病、灰霉病、叶霉病、灰叶斑病、疫病等。

5.1.2主要虫害

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

5.2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化学防治使用农药符合NY/T393的规定。

5.3农业防治

5.3.1选用抗病品种

针对主要病虫害及片茬种植情况,选用针对性的高抗多抗品种。

5.3.2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

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通过放风、增强覆盖、辅助加温等措施,控制各生育期温湿度,避免生理性病害发生;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清洁田园(棚室),降低病虫基数;及时摘除病叶、病果,集中销毁。

5.4物理防治

5.4.1增设防虫网

通风口处增设防虫网,以40目防虫网为宜。

5.4.2悬挂粘虫板

棚内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白粉虱、蚜虫、斑潜蝇等,每667㎡30~40块。

5.4.3安置杀虫灯

棚内安置频振式杀虫灯,夜间开灯可有效杀死害虫成虫,减少虫源基数。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5.5化学防治

5.5.1病毒病

发病初期,可用4%嘧肽霉素,或2%宁南霉素200~250倍液喷雾防治1次。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5.5.2灰霉病、叶霉病

发病初期,可用10%多抗霉素WP1500倍液,或47%春雷·王铜WP800倍液喷雾防治1次。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5.5.3晚疫病

发病初期,可使用72%霜脲氰·代森锰锌WP600~8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WP500倍液喷雾防治1次。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5.5.4灰叶斑病

发病初期,用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0.5%氨基寡糖素水剂400倍液喷雾防治1次。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5.5.5蚜虫

可用0.5%苦参碱水剂600倍液,或2.5%鱼藤酮EC800倍液喷雾防治一次。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5.5.6白粉虱

可用25%噻嗪酮WP2500倍液,或20%烯啶虫胺水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1次。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六、采收

6.1采收条件

果实达到商品成熟时,在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前提下,及时采收。采收后计产。

6.2采收前农药残留速测

对每次将要采收的产品进行随机抽样检测。

公司设有“蔬菜农药残留速测中心”,对每批出库蔬菜进行随机抽样速测。

方法是快速检测法(生物酶法):把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通过一定方式提取到液体中,再与生物酶进行反应,通过液体中的农药残留对生物酶的抑制性来判断蔬菜是否合格。

仪器:CL-BШ八通道农药残留检测仪(上海博纳新技术研究所)。

检测室设有严格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操作制度,设有专门的检测岗位和检测负责人。对园区生产的各种蔬菜随机抽样检测。不合格的产品禁止出库销售。

自己使用的温室绿色番茄生产技术,我们是这样种植的

七、技术档案

建立绿色食品日光温室番茄生产技术档案,应详细记录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生产资料使用、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并保存3年以上。


**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2014年3月1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