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父母如何“玩轉”早期閱讀,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發展


世界讀書日:父母如何“玩轉”早期閱讀,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發展

再過兩天,就是世界讀書日了,對愛書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頗有特殊意義的節日。藉此機會,在這裡談談和早期閱讀有關的話題。

01 早期閱讀對孩子語言發展有促進作用

早期閱讀,顧名思義,就是指學齡前兒童的閱讀。早期閱讀的定義很寬泛,既包括孩子和父母共同閱讀一本書,也包括孩子聽大人講故事,翻閱繪本、誦讀兒歌詩詞以及玩相關的語言遊戲等。

早期閱讀的重要性人所共知,大多數父母都知道抓好早期閱讀對孩子閱讀習慣培養的重要性,但有不少父母並不知道,早期閱讀對孩子的語言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些心理學家認為幼兒的智力水平主要反映在語言能力上,而早期閱讀恰恰能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幼兒語言能力不僅僅是口頭語言,還包括開展幼兒傾聽、表述和欣賞文學作品等能力。

世界讀書日:父母如何“玩轉”早期閱讀,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發展

一般說來,9個月大的嬰幼兒就有翻書的願望;

  • 14個月的孩子就能開始看圖指物;
  • 1歲7個月的孩子就能說出圖的名稱;
  • ……

以上這些行為都是孩子在嬰幼兒期間自然萌發而生的閱讀意識,這說明閱讀是幼兒發展過程中自然萌發的一種需要。父母只要正確引導,就能幫他們建立起早期閱讀習慣,並通過早期閱讀習慣的養成,來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

02 父母要了解的孩子閱讀行為的3個發展階段

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孩子的閱讀行為,一般而言,孩子閱讀行為分為以下這三個發展階段:探索階段、注意階段和理解增長階段。

世界讀書日:父母如何“玩轉”早期閱讀,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發展

兩歲前的孩子正處於閱讀的“探索階段”。他們對圖書的探索跟其他的玩具沒有什麼分別,對他們來說,書就是一種可以打開或合上、也能夠講故事、學說話的玩具!有過奶爸或奶媽經歷的人都知道,在這個期間的孩子,他們特別喜歡百般“折磨”書,或是用小手抓、或是用嘴巴撕咬,常常把書給“折磨”得遍體鱗傷。這時候千萬不要誤以為孩子是在討厭書,這只不過是他們的一種探索欲的外在表現。

父母也不要因為怕孩子撕書就剝奪他“折磨”書的機會,這個期間的寶寶越是把書“折磨”得厲害,就越表明他對書感興趣,否則,他們就會對書愛理不理的。當然,為了減少書的損失,可以準備一些經得起孩子撕咬的圖書。這個時候,父母要做的就是滿足孩子盡情探索的慾望。

孩子閱讀行為的第二個階段是“注意階段”。他們對圖書物理結構的探索明顯減少,不再熱衷於去“折磨”圖書了,視線開始從圖書外部轉移到圖書內部,對書中的內容有了興趣,其表現在會打開圖書目不轉睛地看著,還經常會把書遞給父母,讓父母讀給自己聽,或是願意坐在父母的膝蓋上讀書,也能用手指著一張張圖片自言自語的。甚至還能自行挑選喜歡的圖書,有模有樣地翻書“閱讀”。

世界讀書日:父母如何“玩轉”早期閱讀,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發展

第三個階段是“理解增長階段”。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能夠大體說出故事書中的人物或情節,理解故事的大概內容,能夠將書中情節和自己的經歷聯繫起來,還經常主動分享給父母聽。在孩子熟悉的故事中,如果父母讀錯了一個字或詞,他會表達不滿,並當場糾正錯誤。我自己就曾經歷過這樣的尷尬,在女兒很小的時候,有一次我拿起一本書給她講故事,我只是漏講了書中某句話,內容蠻多的一本書,以為她會聽不出來,誰知竟然被女兒聽出來了,現場就毫不客氣地給我指出來。有時孩子的事情真是不可思議。

03 識字是手段,閱讀才是真正目的

在早期閱讀中一定要避免一個誤區,那就是把早期閱讀變成了早期識字,也就是說,不能把早期閱讀當作早期識字。

在現實中,經常有父母把孩子的早期閱讀注意力的方向給偏轉了,引向識字方面,還以為搶了先機。殊不知,如果讓孩子單純識字,或者說是為識字而識字,這隻能是一種機械記憶,對幼兒來說,毫無趣味性,使得他們在潛意識中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只要一拿起書就會聯想到早期閱讀中的枯燥、機械和乏味的識字經驗,最終抹殺了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導致他們厭煩閱讀,喪失了閱讀興趣和動機。

世界讀書日:父母如何“玩轉”早期閱讀,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發展

識字和閱讀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一個人如果是好的閱讀者,那麼他就一定是識字的;但能夠識字的人,卻並不一定是個好的閱讀者。換句話說,識字多的孩子不一定是真正的閱讀者。

所以,對於幼兒的早期閱讀一定不要過分強調識字基礎和識字能力,不識字一樣可以進行早期閱讀。對幼兒來說,不需要刻意去搞什麼識字教學,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產生對識字的需求,進而讀懂書中的字,這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因此,―昧地強調早期識字,不利於孩子閱讀興趣的培養。

總而言之,識字是手段,閱讀興趣培養才是真正目的。

04 父母如何藉助早期閱讀來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

早期親子閱讀對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這是因為早期閱讀能給孩子提供認識書面文字的機會,也為語言能力的發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與口語相比,書面語言能夠更好地促進孩子的語言能力的發展。

從孩子幾個月大開始,父母就可進行親子共讀了。對尚處於牙牙學語的小寶貝們,父母可以把他們摟在懷裡,輕柔地讀著繪本;對於大一些的孩子,父母可以把閱讀作為睡前的一項重要的親子活動。這樣不僅能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還能進一步增進親子關係。

世界讀書日:父母如何“玩轉”早期閱讀,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發展

眾所周知,古詩文語言優美,有節奏和韻律,容易傳播和記憶,兒歌和童謠也有這樣的特點。因此,父母要把優秀的兒歌、童謠和傳統經典的古詩詞等當作孩子學習語言的重要材料。

  • 對4歲之前的孩子來說,兒歌和童謠可以多一些,再加上少量的、且這個年齡段孩子容易理解的古詩詞等,讓孩子學習誦讀,瞭解中國傳統文化;
  • 對4歲以後的孩子,可以逐步增加古詩詞的比重。此外,在選擇古詩文的時候,家長要充分考慮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並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和興趣,稍有一點點的“佔位意識”,給孩子閱讀超出他本身年齡段、層次更高一些的書籍。

以上這些做法都能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實踐證明,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能夠相互促進。家長也可把日常生活和閱讀文字相結合,讓孩子體驗到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之間的聯繫。比如動植物的生長、四季變化、生活中的現象等等,都可以和跟看過的書結合起來。這樣閱讀和語言能力發展兩者之間能夠實現相互促進的目的。

世界讀書日:父母如何“玩轉”早期閱讀,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發展

05 父母要從孩子嬰幼兒時期,就為他們創造一個理想的閱讀環境

在早期閱讀培養這件事上,理想的做法是,父母要從孩子嬰幼兒時期,就為他們創造一個理想的閱讀環境,而理想的閱讀環境不外乎包括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1.父母都熱愛閱讀,對孩子來說,是最理想的閱讀環境,沒有之一。

2.家中若沒有一定量的書或藏書很少,孩子必然就“聞不到什麼書香味”。所以,經濟條件允許時,儘量要為孩子提供充足的、適合閱讀的書籍,以滿足孩子的閱讀需求。

3.家中書籍擺放要根據孩子水平視線的高度,放置在方便孩子拿到的地方,且孩子走到哪裡,都能看到和拿到圖書,這樣能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圖書。

4.保證孩子有一個能得以專注閱讀的地方。

5.閱讀也要有儀式感,每天要固定一個時間段,專門用於父母為孩子讀書(包括讀古詩詞、講故事等),每次時間不需要很長,只要質量高,哪怕就三五分鐘也行,但要長期堅持下去,這對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是大有益處。

6.父母在給孩子讀繪本或講故事時,可以用帶著表情的聲調讀給孩子聽,語速不要太快,以免孩子跟不上節奏,這樣才能讓孩子有時間去消化聽到的故事,以連結自身的感受。

世界讀書日:父母如何“玩轉”早期閱讀,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家長如果能夠把孩子早期閱讀這件事“玩轉”到位,不僅有利於孩子終身閱讀習慣的培養,還能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