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则 倾情投入 ——盐津县杨云同志驻村侧记

2019年金秋九月伊始,硕果丰收的季节,天宁村秋日明艳,秋风和煦。但随着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全村各项短板依然明显,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部署,根据镇级安排,结合村级实际,昭通盐津县天宁村如期启动了“百日攻坚大会战”。一个身姿挺拔,体型瘦削的指挥长来到了天宁村,这就是杨云同志。

甘做率先垂范的引路人


杨云同志,身为盐津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自下派到天宁村担任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以来,并没有因他是领导干部而当甩手掌柜,总是亲自安排,带头落实。

一天阴雨绵绵的早晨,寒风刺骨,杨云同志穿着水靴,背起双肩包,亲自前往田元片区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山上的路泥泞难行,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踩着满是泥浆的路面,缓缓朝着目的地出发。到了赵正有户时,他第一时间找到老赵,开始了拉家常。“老赵,您家现在有什么困难没有?”“我家住处有点偏远,我想与易迁水田的曾转元户置换一下房屋,搬到大路边,什么都方便一点点”“置换原则上是可以的,但是必须自行把房屋搞安全,你原住就必须拆除”“领导啊!把新地点的住房搞安全是应该的,但就是经济跟不上,没得钱整,路又烂,不晓得咋个搞哦……”听到老赵的顾虑,他耐心地劝导,并现场替老赵出主意,想办法。

终于在杨云同志的积极争取下,亲自安排并亲自落实之下,老赵新地点房屋的材料运送到位,不久后就将把住房修缮加固完毕了。当杨云同志再次到老赵家时,老赵满是欢喜,面带笑容地与一行人员打招呼“哎呀!稀泥烂路的,你们辛苦咯!大家到屋里坐一下……”

以身作则 倾情投入 ——盐津县杨云同志驻村侧记


甘做深入一线的守望者


杨云同志,不管多忙,他总是事无巨细,深入一线,走村串户,到点开展工作。他总是思百姓之所思,想百姓之所想,解百姓之所难,总是在一线默默地坚守。

天宁村深度贫困村,地处高寒山区,位置偏远,交通条件滞后等一直困扰着全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在这群山林立之中,农户房屋状况与外界落后十年以上,房屋安全是一个最为明显也是最难解决的硬骨头。对此,杨云同志没有选择退缩,他总是坚持在一线,坚守在大山深处,不论是运送房屋修缮材料,还是农户遇到的疑难问题,他总是一户一户地将问题解决之后才返回到村上,时有夜幕降临,他仍然在山上的情形。

十一月,冬季已经来临,天气愈发寒冷,已经快一个月不见一天太阳,雾气弥漫,全村瓦屋面更换面临时间紧、任务重、气候条件恶劣、交通运输受阻等重重困难。杨云同志依然按照惯例一早就到了最艰苦的田元片区,亲自发动群众,并亲自帮助困难群众搬运瓦屋面更换材料。夜幕已经降临,又下起了蒙蒙细雨,雨水连同汗水浸湿了衣衫,打湿了头发,他依然坚持着,直到将近子夜时分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原路返回。

以身作则 倾情投入 ——盐津县杨云同志驻村侧记

甘做扶贫政策的宣传员


天宁村的贫困基数大,群众居住分散,把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宣传到户需要的人手与村级指挥部人手有限的矛盾突出。杨云同志在亲自带头落实各项工作的同时,义无反顾地当起了扶贫政策的宣传员。

“大家家里凡是有重病的,一定要记得去县医院或县中医院办理转院,规范转诊转院,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医疗健康扶贫政策,最大限度减轻因病带来的生活困难和经济负担……”这是他在群众会上的政策宣讲。“老曾,你老父亲的腿疾可以申请一个临时救助,解决燃眉之急,你家也适合争取申请一份农村低保,但是你得了解国家政策要求,积极主动提交资料,要感谢党和国家给予的帮助,低保申请需要的材料有……”这是杨云同志到户宣传政策时的情形。

以身作则 倾情投入 ——盐津县杨云同志驻村侧记

结语

杨云同志以身作则,倾情投入地率领村级队伍深入脱贫攻坚,一个个难关被攻克,一个个硬骨头被啃下,天宁村的脱贫攻坚硬件短板才得以顺利解决。他甘当引路人、甘做守望者,甘为宣传员,亲力亲为,天宁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有目共睹,群众对他的认可有目共睹。2020年初自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他放弃春节假期,第一时间到村开展工作。而今杨云同志依然在天宁村大山深处用脚步丈量行动,用真情服务群众,他的身影依然在天宁村忙忙碌碌……


审核:冯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