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仿真自主征途5-中國仿真自主發展的策略:人才聚合與政府力量

中國仿真自主征途5-中國仿真自主發展的策略:人才聚合與政府力量


本篇,面對中國仿真自主研發的商業化“維谷”,我們“叩天”的任務是找到那條商業成功“天路”。

我們把這段征途的策略簡稱為“高點起跳、賦能開道”,將通過五節(其中第五節分三次發佈)來走完這段漫漫天路:

5. 人才聚合

仿真技術的持續發展離不開大量高端人才。由於中國仿真商業軟件的發展狀態不佳,中國籍(或原中國籍)的仿真自主研發人才目前多分佈在兩種機構:一是中國高校和科研院所,二是全球其他國家的仿真軟件開發商。

中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在各自領域的科研過程中,都開發了具有一定核心技術和應用特色的程序。他們相互之間有交流,但合作不多。雖然這些人才都對中國自主仿真軟件現狀痛心疾首,但無力迴天。可以設想,依據當前的中國技術人才現狀和人才心裡特徵,如果中國出現一個目標堅定、志向遠大的商業仿真軟件開發的事業平臺,將這些人聚合起來還是可能的。

本書作者所供職的公司與海外華人仿真人才具有廣泛聯繫。我們調研發現,很多海外人才都有回國發展願望,只是我們缺乏好的契機和平臺。一旦我們建立起一個自主仿真軟件研發的平臺和環境,爭取這些人才回國發展是具有較高成功率的。

6. 政府力量

上述第5點所描述的事業平臺,是一個特別歷史時期的、具有特殊意義的平臺,是一個具有國家使命感和榮譽感的平臺,絕不僅僅是個常規的商業和技術平臺。所以平臺的建立和發展,都不應該離開國家和政府的支持。國家主管機構應在這個平臺的搭建與運行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保持市場化模式的前提下,主管機構在背書、資金和政策方面,都有巨大的發揮空間。

首先,中國自主仿真軟件需要國家的信譽背書。在起步階段,中國自主仿真軟件必將面臨巨大挑戰,這種挑戰不僅來自競爭者,還可能來自於用戶。這種挑戰也許不僅僅是技術挑戰,還可能是用戶的信任和信心。如果有國家背書,中國仿真在幼兒階段存活下來的概率將大大增加。

其次,在資金方面,無論是支持仿真自主研發公司還是支持使用自主仿真軟件的企業,都將對中國自主仿真軟件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在公司發展過程中,併購是快速發展的措施之一,併購資金也需要政府的資助。

最後,在政策方面,國有企業優先採購自主仿真軟件的政策在起步時期是必要的。另外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政策仍需繼續加強和堅持,為自主軟件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當然,這樣一個平臺對資金的需求絕不是小數,因此商業資本也是一個重要角色。政府的政策支持、資金支持和信譽背書,都是商業資本的定心丸。資本對這樣一個具有特別意義和中國緊缺技術的發展具有巨大興趣,當前萬事俱備,只欠一個商業可行的項目計劃書。

總之,天時、地利和人和都表明,發展中國自主仿真軟件的條件已經成熟。時代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但窗口期很短,稍縱即逝。我輩應抓住機遇,擔負起中國自主仿真軟件發展的使命!

中國仿真自主征途5-中國仿真自主發展的策略:人才聚合與政府力量

書友會預告

在各位書友的關注和支持下,我們用4個半月時間完成了《苦旅尋真》連載,本書計劃於6月中旬正式出版,下週我們將進行書友群招募,群內將由本書作者:田鋒坐陣,與各位書友探討與求索中國仿真解困之道。

田鋒,安世亞太公司高級副總裁,國家工業軟件與先進設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北京市綜合仿真實驗室主任,數字孿生體實驗室主任。

作者擁有二十多年研發、技術、管理與諮詢經歷,為近百家企業提供研發體系規劃、建設和研發信息化諮詢,是中國航空三大主機所、船舶工業某研究院、中國中車等企業的精益研發、知識工程、仿真體系建設項目總設計師,著有工業與智能製造熱門圖書《精益研發2.0》、《知識工程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