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醜的人死了——《金瓶梅》讀後感(2020的第五本書)

說來慚愧,作為一個文學專業出身的人,我並沒有讀過這本書。只是一直聽聞這是一本“鹹書”。面對一書架的書,它並不是我的首選,也不是我特別想看的。

那天在“三聯生活週刊”公眾號看到推薦這本書,我才拿起了放在最底下最靠邊的這兩本書。確實積了很多灰。

兩個醜的人死了——《金瓶梅》讀後感(2020的第五本書)


書很薄,加上是小說,看起來特別快,等我看完上卷,我越來越納悶了:這書哪裡“鹹”了?我的天,這是再正常不過的書了好嗎?我對它到底有多大的誤解啊!不過按它當時出現的時間,相對其它作品,可能它是“鹹”了些。

但是想到這麼一本大作,這麼一本經典,我居然現在才讀到,真的是有點可惜了。情節波瀾起伏,環環相扣,這麼妙的手法自然是不必多說的了;人物的塑造,更是栩栩如生,讓人印象深刻。

很多時候,我看著看著,裡面的人突然咔嚓一下就死了,老是被捅死,要麼就劈死,真的是死得好快哦!像那個當朝太師蔡京的女兒蔡寶芬,被李逵一斧劈成兩段,劈得我都還沒反應過來呢!但這個醜女也真的是不值得用那麼多的筆墨去寫她的死,死得這麼快速我都覺得便宜她了——她實在是心腸不怎麼樣啊!樣子醜也就算了,心也醜,要不是有個老爹撐著,估計她自己都沒臉見人了吧。

兩個醜的人死了——《金瓶梅》讀後感(2020的第五本書)


但書中還有一個醜的人,那就是武大郎。他的死就花了些筆墨:被人打得不醒人事,清醒後回到家蔫了五天,交代了遺言才死。

而蔡寶芬在死前則囂張跋扈,都不知道自己死到臨頭。武大郎是知道自己命將盡了,所以很放心不下潘金蓮,對她又說抱歉內疚的話,又提出希望她再嫁的心願,還有逢年過節去給他燒香唸叨唸叨他。終於交代完,這時關於死的進程就加快了,非常快:“說完,兩眼一閉,靈魂離開了軀體。”作者不是直接說武大郎死了,而是賦予了他靈魂。而武大郎,是配得上擁有靈魂的。

武大郎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長得醜,難以讓人接受,但他並沒有自甘墮落,而是有一個做炊餅的好手藝,即使是新婚夜不盡如意,他也沒有到傷心欲絕的地步,而是想到以後就兩口人吃飯了,不能委屈了潘金蓮,所以他將心事搓進了麵糰裡,將煩惱放到了蒸餅上,專心致志地,認認真真地做事——他的心是有所依靠的,以前是炊餅,現在是炊餅和妻子,而且這兩樣,他從來都是如一的,從來都是全心全意對待的。因此,他是有靈魂的,他的心是充盈的,當他累了困了要垮了,他是心有所依的。但很多人,終其一生,無依無靠——是真真正正地沒有。

兩個醜的人死了——《金瓶梅》讀後感(2020的第五本書)

有的人,煩惱時借酒消愁;有的人,苦悶時借妓擺脫;有的人,傷心時自尋短見;有的人,自己不好看還不允許身邊的人好看,只想著以自我為中心,有了事情,只會叉著腰喊一句“我是蔡京的女兒、梁中書的夫人,誰敢無禮”,真的是可笑至極。她以為她可以靠著當大官的爹,她以為可以靠著被她綁在身邊的丈夫,然而,她並不知道,一個人真正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但,事實上,豈止她不知?

她死了,也就死了,我也沒有什麼覺得可惜的;但武大郎,他的燒餅是好吃得很的(在書裡發現了蒸餅的決竅——蒸的時候放一塊肥肉,我改天得試試),他這個人心腸也是好得很的,人醜心美,他就這樣死了,我替他不值。這兩個人的死,就像是看視頻,一個是2倍播放,一個是0.5倍播放,前一個不值得看那麼久,後一個是要慢慢品的,品他的愛,品他的真,品他的“醜”。

這兩個醜的人,都死了。長得美的人,也死了。剩下的人,是醜還是美?

兩個醜的人死了——《金瓶梅》讀後感(2020的第五本書)


兩個醜的人死了——《金瓶梅》讀後感(2020的第五本書)


兩個醜的人死了——《金瓶梅》讀後感(2020的第五本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