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女子否認丈夫家暴16年背後,是那空虛的“貞節牌坊”

事情是這樣的:被丈夫毆打後,四川廣元的楊女士躺在病床上想了5天,下定決心發微博公開一段長達59秒的被丈夫毆打的視頻。隨後,在她發佈的第二條微博中,有一句“16年來多次承受家暴的痛苦”迅速引發網友關注,並被廣泛傳播為“四川女子遭家暴16年”。4月5日經過多方調查及楊女士本人確認,真正的家暴發生在2019年以後,至今共有3次,其中兩次是在辦公室毆打,一次發生在家中。楊女士稱,在2019年以前也有過爭吵打鬧,“不過那都是夫妻間的正常打鬧”。但在看了這個家暴視頻後我實在是驚歎,為什麼家暴都已經這麼嚴重了為什麼還在隱忍?


四川女子否認丈夫家暴16年背後,是那空虛的“貞節牌坊”

後來進一步瞭解,發現兩人2017年6月雙方在民政局協議離婚,可離婚後又仍舊生活在一起;2018年2月,兩人辦理復婚登記;2019年5月,她又提起離婚訴訟後撤訴;2020年1月,她再次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2月底,法院判決不準離婚。為什麼在第一次離婚後仍然要同居?為什麼又要頻繁地離婚復婚?被家暴後為什麼還要再次屈服?


  據人民日報統計,全國2.7億家庭中,有30%的婦女曾遭受家暴,平均每7.4秒就會有一位女性受到丈夫的毆打,我國每年有15.7萬婦女自殺,其中60%婦女自殺是因為家庭暴力。家暴致死,佔婦女他殺的原因40%以上。有報告稱,每個被家暴的婦女平均在35次之後才會向別人求助。人們總是將家暴問題看成一個道德的輿論的問題,在聽聞社會上的家暴新聞時要麼是同情受害者,要麼是批駁施暴者,但事實上在一次次的家暴後,女方對待的態度以及整個社會加迫的傳統輿論壓力,都一次次地促使了第二次家暴的產生……


四川女子否認丈夫家暴16年背後,是那空虛的“貞節牌坊”

在人們的觀點中,離過婚的女性是“髒”的,被拋棄的、拖泥帶水的、不值得愛的,甚至還有的對離婚女士以鄙夷的態度。甚至很多的父母都在勸自己的孩子,忍一忍,離了婚怎麼辦啊。很多女性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離了婚,他們就會被別人在背後說三道四,孩子也會被指指點點,會被嘲笑,甚至都不能去尋找自己真正幸福的生活。可是,正像大多數人抨擊國外的“離婚頻率高”,但沒有看到國外的家暴比我國要少那樣,即使在當代開明的社會很多人都不想離婚,拼命地想要維繫那早已腐朽的婚姻,寧願放棄自己的尊嚴和自由。


  其次,很多人都以“為了孩子”,作為自己放棄權利的理由。她們想的是離婚了家庭也就散了,孩子是自己身上的一塊肉,再不濟也要給他們一個“名義上的父親”,以免孩子遭人詬病。但是她們不知道,長期生活在家暴家庭中的孩子受到的影響才是最大的,甚至會造成孩子性格的扭曲。18年,國內拍了一部關於家暴的電影《記憶大師》,講述的就是孩子長期生活在施暴家庭中,最終導致性格扭曲,自己也變成了一個施暴者。為了孩子,更該讓自己成為一個果敢、理智、有尊嚴的母親,尋求正規的法律途徑,來為自己正名。


四川女子否認丈夫家暴16年背後,是那空虛的“貞節牌坊”

還有的是懷著不切實際的幻想。施暴者通常在施暴前後會有巨大的反差。家暴結束後,他們也許會道歉、會認錯、會懺悔,甚至還會傷害自己來獲得妻子的原諒。受害者聽到這些話不自覺的就會想起那些開心的事情,於是就忘記了自己受的傷。她們幻想著施暴可以結束。她們忽略了暴力“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這一個事實。她們不知道這是施暴者為下一次家暴的鋪墊,她們仍然相信總會好起來,一切都還有希望。不能說她們是活在溫室裡的花,但可以說她們已經紮根在封建女性的“逆來順受”思想中了。沒有勇氣打開通往自由的那扇門,永遠都以隱忍來維持別人眼中“賢妻良母”的標籤。


  的確不能否認施暴者的冷酷,磨滅人性,但一切都還來得及,在家暴萌芽的瞬間將其掐滅。這需要整個社會,整個世界伸出客觀的幫助,最重要的是受害人自身骨子裡對幸福自由的追求。


四川女子否認丈夫家暴16年背後,是那空虛的“貞節牌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