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淺談唐代“煎茶”的榮與衰

古時文人有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

大約在公元780年,唐代茶聖陸羽結合自己的調查與實踐,在皎然等人不惜餘力的幫助下,撰寫了名垂千古的《茶經》,並在書中對煎茶技法做了重點推廣,把茶從傳統的藥、食煮飲中剝離出來,視茶為超越解渴、醫療等物質層面的重要精神飲品,極大地推動了茶的清飲,使得“天下益知飲茶矣”。

茶文化:淺談唐代“煎茶”的榮與衰

煎茶的起源

自從神農氏發現茶葉之後,茶便被我們所用,到唐朝在陸羽的影響下,逐漸流行飲茶以清飲為主,清飲就是純粹品茶,以煎茶為代表。

但煎茶並非起源於陸羽,相傳最早利用茶的巴蜀地區,才是中國煎茶法的發源地,並且出現在西晉以前。

可以從北宋蘇軾的詩句中找到依據,蘇軾的《試院煎茶》中說:"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貴從活火發新泉。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其弟蘇轍的《和子瞻煎茶》詩中也說過煎茶出自西晉:“煎茶舊法出西蜀,水聲火候猶能諳。”

茶文化:淺談唐代“煎茶”的榮與衰

煎茶的具體做法

陸羽在《茶經·六之飲》中說:“至若救渴,飲之以漿;蠲憂忿,飲之以酒;蕩昏寐,飲之以茶。”如果要解渴,就得飲水;要消愁,就得飲酒;要消睡醒神,就得喝茶。

陸羽將飲茶上升到了形而上的高度,飲茶不止是為了解渴,而是讓我們精神愉悅,所以喝茶就不能隨便應對,需要具有超越日常的精細、審美、儀軌和詩意。

“煎茶”具體來說分為九個步驟,備茶、備水、生火煮水、調鹽、投茶、育華、分茶、飲茶、潔器。

備茶,唐代煎煮的茶,根據《茶經》記載,大致分為粗茶、散茶、末茶、餅茶四種形態。而餅茶則是唐代的主流,所以煎茶大多用的都是餅茶。而用餅茶的話則需要進過三道工序,炙茶﹑碾茶和羅茶。

先要以火烤茶,等把茶餅炙烤好了以後,要趁熱用紙袋儲藏,待冷卻後,再碾成形如細米的茶末。

凡飲用餅茶﹐在上碾之前﹐都要先在無異味的文火上烤炙﹐並注意掌握火候﹐勤於翻動﹐使之受火均勻﹐等茶餅烤出像蛤蟆背部突起的小疙瘩﹐不再冒溼氣﹐而散發清香時為止。隨將烤好的茶餅放入特定的容器中﹐以防止其香氣散發﹐在冷卻後即可碾茶。繼而將碾成粉末狀的末茶過茶羅﹐使之更加精細﹐剔除未碾碎的粗梗﹑碎片﹐然後放入竹盒之內備用。

備水,從古至今,愛茶之人都對泡茶之水非常重視,所謂“水為茶之母”。煮茶的水,用山水最好,江河水次之,井水最差。

茶文化:淺談唐代“煎茶”的榮與衰

對於煮茶,陸羽提出了“三沸”說,並對水的三次沸騰時間做了嚴格界定。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邊緣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

當水在初沸的時候放鹽,放鹽也有講究。《茶經》中說:開始沸騰時,按照水量放適當的鹽調味,嘗過之後把剩下的水倒掉。切莫因沒有味道而過分加鹽,否則,不就成了獨有鹽味而無其他味道了嗎?第二沸時,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夾在沸水中轉圈攪動,用“則”量茶末沿旋渦中心倒下。過一會,待水大開,波濤翻滾,水沫飛濺,把剛才舀出的水摻入,使水不再沸騰,以保養水面生成的“華”。

分茶時湯花的形狀是關鍵,將湯花攪得出現瑰麗多變的景象時,這時分茶才是極佳。飲茶要趁熱喝才是極佳。

分茶時一定要注意沫餑的均勻,不可厚此薄彼。

陸羽的這套煎茶法因為是超越了日常生活,而被賦予了精神層面的意義,所以他對每一步都有詳細的要求。也只有在唐代文化極具包容性的環境中得以生存。

煎茶的衰落

唐時的煎茶法,曾如火如荼。到了宋代,在被簡易的點茶法取代之後,卻逐漸式微,乃至漸漸消亡。

煎茶法的衰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所有複雜的事情隨著社會的向前發展,以及受眾人群的擴大,必然會由繁瑣變為簡單。正如紙代替了竹簡,活字印刷術代替了雕版印刷術,甲骨文被其他簡易的字體代替一樣,煎茶法也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為簡易的點茶法。點茶技法,類似我們今天的沖泡法,只不過對茶的要求更嚴格些。

茶文化:淺談唐代“煎茶”的榮與衰

宋朝經濟繁榮,國泰民安,市民階層崛起,世俗文化發展。煎茶法所體現的是精神情操的陶冶,流行人群是上層階級和文人階級。而普通人民更偏愛易操作的點茶法,更喜歡自由自在的喝茶。

煎茶道講究煎茶的環境,推崇林間溪畔自然的煎茶環境。然而自然的環境並不是隨處可得,於室內營造一個古樸自然的環境更容易實現。

宋朝皇帝宋徽宗極愛點茶,並著有《大觀茶論》。人們既能享受點茶帶來的樂趣,又能順帶捧一下皇帝的愛好,來展示自己和當朝天子有一樣的喜好,何樂而不為呢。

結語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存在即合理

任何事物的存在及消亡都有其價值。煎茶法強調的精神修養,是唐代禪教發展的產物,體現修生養性。

陸羽所著的《茶經》不僅闡述了飲茶的養生功用,已將飲茶提升到了精神文化層次,旨在培養儉德、正令、務遠、守中。

自《茶經》的出現,茶道逐漸開始形成。而煎茶道是中國最早的茶道形式,從這以後,茶道不斷完善發展,形成了獨特的中國茶文化。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