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沃土,把小核桃做成大产业

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致力服务乡村振兴,市政协委员葛浩致富不忘乡邻,在贫困村里大力发展薄壳山核桃特色产业,将致富门路送到贫困群众家门口。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宿灵泗快速通道泗县丁湖段路旁的薄壳山核桃产业园,见到了正在忙碌的葛浩。他带着几十名当地群众,在为连片山核桃树施肥、压枝。尽管天气寒冷,但工人们却干得热火朝天。

“俺们基地的薄壳山核桃,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葛浩经营着这片种植基地,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薄壳山核桃的价值和效益。“这种核桃果仁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降血脂、抗衰老、益智补脑等多种食疗保健价值,又被叫做‘长寿果’。”

“近年来,泗县县委、县政府大力倡导绿色发展、脱贫攻坚,我们公司在这方面有优势。”葛浩原来一直在景观绿化领域深耕细作,如今,他凭借自身的苗木培育方面的优势,扩大业务范围,搞起了薄壳山核桃种植。2017年3月,葛浩投资2000多万元,流转丁湖镇椿韩村土地5000亩,从外地引进薄壳山核桃栽植。

“在这里,育苗、育果、移栽等都需要大量劳动力,会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务工挣钱。”葛浩说,随着薄壳山核桃种植规模的日益扩大,产业示范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效应也更加凸显。种植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每年带动当地群众100多人就业,其中长年带动贫困户20余户。薄壳山核桃产业园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国家级示范基地。他本人还被授予“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全市扶贫标兵先进个人” 等称号。

除了群众心中的致富带头人,葛浩还有个特别的“身份”:泗县爱心大使。2005年,一直在外工作的葛浩回到家乡后,陆续创办了多家实体公司,参与各类公益活动,为贫困群众特别是贫困学子捐款捐物。为了扩大爱心助学覆盖面,葛浩牵头成立了关爱下一代资助协会,把捐资助学变成经常性、制度性工作,仅今年以来就投入60多万元,对上百名家庭困难学生进行资助。

“两会在即,我在紧张工作之余,正在认真打磨提案。”葛浩表示,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产业发展作为支撑。日前,他正深入各地进行调研,并结合自身产业园区的发展实际,围绕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主题认真准备提案,希望依托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利用公司+农户这种模式,实现薄壳山核桃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本报记者 谢文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