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亮點:看“老檢察人”是怎樣轉型升級為“定海神針”的

城郊亮點:看“老檢察人”是怎樣轉型升級為“定海神針”的

在長春市城郊地區人民檢察院有幾位年近花甲的“老檢察人”,他們在本職崗位上恪盡職守、兢兢業業,默默無聞地在奉獻著。如今,在檢察改革的征程上,他們老驥伏櫪,勇挑重擔,依舊為檢察事業貢獻力量,成為轉型升級中的“定海神針”。


城郊亮點:看“老檢察人”是怎樣轉型升級為“定海神針”的

4月13日,長春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盛美軍看到他們的事蹟,欣然批示:

“春秋迭易,人事流轉是不可更改的。但是應當珍惜和傳承,這是優良傳統和奉獻精神!向堅守一線仍在發光放熱的老同志致敬!”

城郊地區院分黨組書記、檢察長王永江讚譽老同志發揚“夕陽紅”精神,克服重重困難,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堅守在執檢第一線。他們對檢察事業深深熱愛,為青年幹警做表率、為檢察事業來擔當,這就是一個可愛可敬的群體。

這裡我們把鏡頭對準他們當中的幾位同志,從他們的點滴平凡工作中,他們是怎樣起到引領作用的。


城郊亮點:看“老檢察人”是怎樣轉型升級為“定海神針”的

長春城郊地區院“老檢察人”們:

老驥伏櫪做轉型升級的“定海神針”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城郊地區院有這樣一群老檢察人,他們年齡都在50歲以上、平均年齡高達54.71歲、佔全院幹警的29.79%,他們無視年輪對肌體的侵襲,堅守對檢察事業的執著追求,衝鋒在理論研究、檢察監督、傳道授業的第一線,他們涵養著城郊檢察事業、激勵著年輕幹警拼搏作為,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城郊檢察寶貴財富!


一份檢察建議助推

全省監獄提升執法規範水平

城郊亮點:看“老檢察人”是怎樣轉型升級為“定海神針”的

城郊亮點:看“老檢察人”是怎樣轉型升級為“定海神針”的


2020年初,城郊地區院收到省監獄管理局的覆函:完全採納檢察建議,規範了監獄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評審、公示後徵求檢察院意見的程序,制定了《吉林省XX監獄擬提請減刑(假釋)建議書》。這個“開門紅”得益於分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馬穎的親力親為和言傳身教。她和分管的第三檢察部幹警經審查千餘份監獄移送的法律文書,發現8所監獄製作的擬提請減刑假釋建議書在標題、格式和內容等方面存在不一致的情況,看似是法律文書製作的問題,卻反映出監獄執法存在不規範的問題。經省院同意,向省監獄局制發了《檢察建議書》,精準監督監獄改進執法薄弱環節,有力維護了長春地區監管秩序的安全穩定、服刑人員的合法權利。疫情期間,她帶領分管部門幹警僅用時3天快速辦理150餘件減刑假釋案件,真正做到防疫、監督兩不誤。在她的感染下,分黨組成員凝聚起“跟我上、跟我衝”的良性工作導向。


一個監督案件被

最高、省、市三級院評定獎項

城郊亮點:看“老檢察人”是怎樣轉型升級為“定海神針”的

城郊亮點:看“老檢察人”是怎樣轉型升級為“定海神針”的

2019年,四級高級檢察官劉強聚焦“彩虹檢察”品牌優化監督質效的第一要義,帶領部門幹警對長春監獄開展監管安全檢察時,敏銳發現大型物資車輛進出監獄車行通道大門時,AB門同時開啟,且車行通道距離罪犯生活區僅63米,距離罪犯生產區90米,為罪犯日常監管活動必經之地,極易發生罪犯脫逃、暴力越獄等重大安全事故。按照王永江檢察長的指示,劉強與部門幹警進一步調查核實,及時向該監獄制發了《檢察建議書》並抄送省監獄管理局,監督整改完畢。盛美軍檢察長對該案作出如下批示:小細節中發現大隱患,這是責任心的體現,是監督能力的體現。該起監督案件分別被最高、省、市三級檢察院評選為“全國書面提出檢察建議精品案例”、“全省優秀檢察建議”、“全市十佳檢察建議”。


一次超時培訓

無人離場得益於精湛理論功底


城郊亮點:看“老檢察人”是怎樣轉型升級為“定海神針”的

城郊亮點:看“老檢察人”是怎樣轉型升級為“定海神針”的

2019年4月17日,已過午休時間半個多小時,激昂的聲音仍然激盪在城郊地區院的會議室裡。一級調研員石寶昌正在為全院幹警做巡迴檢察專題培訓。2019年,監獄檢察工作迎來了重大變革,由“派駐檢察”變更為“巡迴+派駐檢察”。什麼是巡迴?如何開展巡迴?怎樣讓巡迴和派駐有機銜接好?該院雖然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但仍然有很多幹警心存茫然,基於此,院黨組依託“書香城郊”決定開展一期專題培訓,提升幹警監督能力。進入退休倒計時的他主動找到院領導領受任務。他從八幾年的規定講起,為全院幹警講解了巡迴檢察的前世今生和新時代使命,原定四十分鐘的講座,他講了一個多小時,可是幹警們仍然意猶未盡。他還是王永江檢察長上任後,第一位找領導的幹警,他找領導不是反映訴求,只是把自己蒐集整理的刑事執行相關規定交給領導。


一篇文章點燃

青年幹警檢察情懷和擔當精神


城郊亮點:看“老檢察人”是怎樣轉型升級為“定海神針”的

城郊亮點:看“老檢察人”是怎樣轉型升級為“定海神針”的

“檢察事業是我的長江,而我接觸的每一方面人匯合成我的黃河……無論在哪一個崗位,我都能做到把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之上,憲法法律至上。”二級調研員周烜夷在《檢察之聲》刊發的《祖國母親的心跳是我人生最美的歌》中這樣寫道。她寫這篇文章時距離退休僅有數月,既是對檢察生涯的深情總結,也是對年輕幹警的殷切期盼,該文還在省檢察院組織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週年主題作品徵集活動中榮獲一等獎。“幸運的橄欖枝向我張開雙臂,檢察院大門上的國徽閃閃照在我臉上的盈盈熱淚。”她始終用“我是黨員我爭先”的精神品格,激勵著年輕幹警,直至退休一刻。


一段特殊時期

彰顯出的政治覺悟和政治擔當


城郊亮點:看“老檢察人”是怎樣轉型升級為“定海神針”的

城郊亮點:看“老檢察人”是怎樣轉型升級為“定海神針”的


2020年春節,當人們沉浸在闔家團圓的歡樂喜悅之時,新冠疫情悄然來襲。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成為全國首要任務。“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辦公室負責人王躍斌成為有力保障城郊戰“疫”的“糧草官”。他從大年初一開始每天都到院裡值班,雙休日也不例外,他和保潔人員每天定時對樓道、門把手、電梯等進行消毒,在衛生間及樓道設置了廢棄口罩收集桶,為辦公場所提供了安全保證。由於監獄實行嚴格的防控管理,只能通過視頻實時監控監督獄內情況,但網絡管理員居家隔離無法復工,他就通過微信視頻向網絡管理員一步一步地學,硬是將八所監獄的近百個監控點的攝像頭全部調出,並實現自由切換,確保了疫情期間對監獄監督不掉線。他守土有責、守土盡責,一步一個腳印用使命擔當書寫的《這35萬元到底賠償了沒有》《與檢察官的“特殊約定”》等一系列質量好、影響廣的檢察事例,擦亮了城郊院“彩虹檢察”的為民情懷。


城郊亮點:看“老檢察人”是怎樣轉型升級為“定海神針”的

他們兩鬢斑白者有之、同病魔長期鬥爭者有之,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們始終將身姿屹立於檢察工作第一線!正是在這群老檢察人的言傳身教之中,城郊地區院拼搏實幹精神倍加濃厚,各項工作長足發展,僅2019年,就有多項工作被國家級、省市級主流媒體宣傳報道50餘篇,3名幹警獲得省級業務能手、業務標兵稱號,被授予“精神文明標兵單位”稱號。為貫徹“雙提升工程”,該院擬採取“檢察官教檢察官”制度,實現檢察教員教檢察官、檢察官教輔助行政人員分級實訓機制,相信“老檢察人”將會取得更多更輝煌業績!

城郊亮點:看“老檢察人”是怎樣轉型升級為“定海神針”的

寫 稿:李 睿 胡國椿

攝 影:胡國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