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人士:油價短期將維持弱勢

美原油期貨價格跌為負值

20日,受原油市場供應嚴重過剩、合約到期前強制平倉等多因素影響,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創下歷史,首次跌至負值,收於-37.63美元/桶。雖然21日亞盤交易時間WTI原油期貨價格有所上行,但市場人士認為,考慮到目前全球市場需求坍塌、供應過剩、庫存高企等情況都需要一定時間才能有所好轉,短期內原油價格將繼續下探尋底。

考慮到20日當天僅WTI原油期貨價格出現了負價,6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於25.57美元/桶,美國股市評論員、前對沖基金經理吉姆·克萊表示,紐約油價暴跌是美國經濟“出問題”的反映。

據瞭解,頁岩油革命以來,美國油氣企業習慣了遊走於“破產”邊緣的高負債生產模式。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經濟活動嚴重萎縮,美國經濟也陷入“停擺”。隨著各種出行限制和停工停產措施的出臺,北美原油市場不僅供應嚴重過剩,紐約原油期貨交割地美國俄克拉何馬州庫欣地區的庫容也日趨緊張。油氣行業面臨空前的挑戰,相關公司要麼被迫削減資本開支,要麼申請破產保護。

“另外,此前CME為應對油價可能出現的負值情況,對其交易系統進行了調整,支持負價交易;5月份交貨的WTI原油期貨合約根據規則會在21日到期,導致其成交量進一步走低;近期市場的多空力量也極度不匹配。”光大期貨研究所能源化工總監鍾美燕認為,以上多種因素導致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在到期前出現了深度負值的情況。

談及美國的庫存問題,她表示,目前已非常嚴重。相關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容總量大概在13.7億桶,目前的庫存佔比已在83%左右,剩餘庫容僅為2.3億桶。此前市場對油庫的預約非常火爆,部分剩餘庫容可能早已被預約,只是目前尚未存儲原油。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原油麵臨脹庫困局。

實際上,這一問題不僅出現在美國,全球原油市場都面臨庫存高企的情況。據鍾美燕介紹,目前全球水上原油庫存量已達到12.34億桶,較過去4年均值10.26億桶高出了20%。特別是全球原油浮倉更是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21億桶,較過去4年均值0.727億桶增加66%。

本輪原油價格暴跌主要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下需求的崩塌。據OPEC等相關機構預測,2020年全球的原油需求至少每日下降690萬桶。雖然美國、印度等國目前已準備重啟經濟,但參考中國的情況,經濟重啟後,原油需求的恢復也需要時間。

供應方面,在東海期貨研究所高級能化分析師李婉瑩看來,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據她介紹,近期來看,各大產油國即將開始聯合減產,OPEC+預計貢獻每日970萬桶的份額。不過最近兩次能源會議也反映出產油國內部的分歧與競爭,特別是沙特公佈的最新OSP並未調高歐亞兩地的報價,意味著該國並沒有放棄競爭亞歐市場份額。此外,考慮到俄羅斯方面也調低原油出口稅費,在這樣的情況下,本次減產的落地情況令人擔心。美國方面,近期頁岩油產業確實受到一定衝擊,但具體來看,等待貝克休斯鑽井產量大幅下滑仍需較長時間。

“以美國原油產量每日下降200萬—300萬桶來推算,即使疊加OPEC+的減產努力,仍舊難以對沖日均需求階段性下滑2000萬—2500萬桶帶來的負面影響。”李婉瑩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市場人士普遍對未來一個月的油市持謹慎態度。

國內油氣行業專家表示,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對國內原油產業鏈的影響利弊兼有。一方面國際油價大跌可以降低石油進口成本,同時降低國內能源價格,進而降低物流和工業生產成本;但另一方面,油價大跌會對國內油氣勘探開發產業造成衝擊。在國內也同樣面臨煉化銷售環節庫存高企的問題,高庫存壓力必將反向傳導至上游,對國內油氣產業鏈形成衝擊。

“考慮到6月合約將在5月19日到期,屆時疫情拐點若仍未出現,持有該合約的交易者將再度面臨高成本展倉和實物交割的兩難困境。”李婉瑩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銀國際期貨研究部主管顧勁濤建議,短期內投資者應繼續觀望。至於中長期,投資者可以考慮逢低輕倉持有流動性較好的原油期貨遠月多單,一方面可以等待價格迴歸,另一方面也可以規避高昂的換月成本。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