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抓周”,看到孩子抓的东西奶奶变黑脸,宝妈:没眼看

同事家的女儿绒绒已经一岁了,按照老家的习俗孩子一岁的时候是要举办抓周活动的,而孩子的奶奶对这场抓周活动非常看重,从很久之前就开始准备了。

一岁宝宝“抓周”,看到孩子抓的东西奶奶变黑脸,宝妈:没眼看

终于等到一岁宝宝要“抓周”的时候了,等下午一家人吃完饭以后奶奶还特地给绒绒换了一条特别漂亮的公主裙,随后才郑重其事地放在了抓周的桌子上。

只见奶奶在桌子上摆了很多东西,像是书简、小算盘、秤、乐器,这类的东西都放在了绒绒的面前,一眼就能被注意到,而在不起眼的角落里被奶奶放了饭勺、破浪鼓等等东西,不得不说奶奶为了给绒绒抓周也是准备的相当充分了。

在大家的瞩目下,绒绒飞快的就作出了决定,很快就抓到了一样东西,但看到孩子抓的东西奶奶却瞬间黑脸,哭笑不得地说了一句:“咱家绒绒抓这个东西实在是太丢人了!”

一岁宝宝“抓周”,看到孩子抓的东西奶奶变黑脸,宝妈:没眼看

就连在一旁看热闹的妈妈也很快地捂住了自己的脸,看起来颇有些不忍直视的意味,而宝妈也是好笑的对庄先生说:“真是没眼看啊!怎么也没想到绒绒居然是个小吃货,这么多东西一眼就挑中了吃的!”

原来,绒绒在抓周的时候直接就看中了自己面前的一个大馒头,然后毫不犹豫地就拿了起来,这才让绒绒的奶奶和宝妈都觉得有些意外,尤其是奶奶特别怕自己可爱的小孙女以后真的去当一个厨师,硬是吵着说这次抓周不算,要求重来。

一岁宝宝“抓周”,看到孩子抓的东西奶奶变黑脸,宝妈:没眼看

第二次的时候绒绒终于如奶奶所愿抓了一本书,这下奶奶的脸色才又好了起来,抱着孙女说了好几次要让绒绒以后当一个才女。其实这个毛绒绒的东西是一个大馒头,这个寓意是以后会成为一个美食家还是个吃货?to be or not to be你们咋看?作为宝爸宝妈应该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呢?

1. 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导和观察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跟孩子孩子交流和引导,了解到孩子究竟喜欢什么并且对于那几个方面感兴趣。

比如孩子在平时非常喜欢画画,或者是非常喜欢唱歌表演,而有些孩子可能对于数字特别敏感,或者是学习不同的语言比较快,这些都是孩子的天赋和爱好,而家长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培养孩子。

一岁宝宝“抓周”,看到孩子抓的东西奶奶变黑脸,宝妈:没眼看

2. 可以让孩子进行尝试,自己选择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现如今的父母大多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所以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被送去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可是家长却没有想到自己让孩子学得这些技能究竟是不是孩子真正所喜欢的,当一个人对东西没有兴趣的时候,其实是非常难学进去的。

作为家长其实可以让孩子多进行尝试,让他们做出自己的选择,这样可以让孩子对这些东西有一些深入的了解,让他们找到什么是真正适合自己的,什么是自己突发奇想三分钟热度的。

一岁宝宝“抓周”,看到孩子抓的东西奶奶变黑脸,宝妈:没眼看

在给孩子选择故事的时候,要选择押韵的打油诗、适龄的儿歌、传统文化历史故事,性格培养等。

一岁宝宝“抓周”,看到孩子抓的东西奶奶变黑脸,宝妈:没眼看

我之前给孩子买了一套数量十分惊人的睡前故事书,一共有100本!每一本都有1-2个小故事,专为0-6岁的宝宝精选编写的,里面都有着精致的彩图,

大字注音还能保护宝宝的视力,每天读一本,阅读不再重复枯燥。

一岁宝宝“抓周”,看到孩子抓的东西奶奶变黑脸,宝妈:没眼看

这100本故事,几乎涵盖了中西方的所有儿童故事,有成语篇、励志篇、美德篇、寓言篇、童话篇、民间传说,6种类型,想要给孩子讲故事,这一套书就十分足够了。

一岁宝宝“抓周”,看到孩子抓的东西奶奶变黑脸,宝妈:没眼看

这套故事书很符合低幼宝宝,毕竟故事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越早读故事书看绘本的宝宝,智力发育得越好,而这套故事书画风非常温暖,充满梦幻色彩,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还能培养宝宝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记忆力、情商启蒙,还能增进亲子关系。

一岁宝宝“抓周”,看到孩子抓的东西奶奶变黑脸,宝妈:没眼看

不过这套书最大的亮点还在于它的有声伴读,无需下载APP,直接用微信或者浏览器扫一扫,就能获取同步的温情阅读,标准的普通话和甜美的声音,可以让宝宝更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岁宝宝“抓周”,看到孩子抓的东西奶奶变黑脸,宝妈:没眼看

但是更让人惊喜的是,这100本书的价格并不贵,只需要58元,就能买到质量非常好的百本睡前故事,不管多调皮的孩子,在每晚听过故事之后,会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律。

各种小故事,丰富你孩子的见识,OMG,买他,买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