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醫學+”推動跨學科交叉融合

以“醫學+”推動跨學科交叉融合

4月21日,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解除隔離休整的醫療隊隊員相互擁抱。新華社發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醫科新思考】

在新冠肺炎治療和防控阻擊戰中,四川大學積極行動,為戰疫貢獻了自己的力量。這場大考帶給我們哪些思考?未來我們該怎樣加強醫學學科建設?如何優化醫學人才培養?本報記者專訪了四川大學副校長張林教授。

記者:疫情大考給我國醫學發展和醫學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課題?

張林:作為醫療衛生人才輸送源泉的醫學高等教育,在疫情中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面臨著新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醫學生的人文素養仍有待進一步加強。隨著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醫學生除了掌握紮實的專業基礎和醫療技術,也要有更高的道德責任和精神追求。在疫情期間,學校延遲開學,醫學研究生紛紛退出了臨床,但主動請戰的學生卻屈指可數。雖然有醫療資源緊缺、臨床保障不充分的客觀因素存在,但醫學生是否以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為己任,是否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醫學職業素養,需要反思。二是要關注醫學生的心理健康。醫學生從本科學習開始就面臨繁重的專業學習任務,進入臨床工作後,學習、臨床、科研之間的協調也成為壓力來源。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除了普遍存在的焦慮、恐慌和害怕自己被傳染等負面情緒,還有延遲開學、畢業帶來的一系列心理問題,突顯了醫學生心理教育的短板。三是要優化醫學教育課程和體系。疫情發生後,眾多課程被迫採取線上教學方式開展,傳統以線下教育為主的課程設置和體系需要重新優化和調整。

記者:經過疫情的考驗,未來在學科建設、醫科生教育方面是否會做出一些調整?在未來的醫科建設中,應該如何進行有益的學科交叉、學科融合探索?

張林: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是現代醫學的三大支柱,而對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課程的比重明顯偏多,設置門類、學時數較多,預防醫學課程設置顯得比較單薄。在臨床實踐中,由於醫院規模的逐漸壯大,臨床學科越分越細,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專科的學習中。除了傳染學科外,預防醫學在臨床中的應用也更多集中在對慢性病的預防中,對於應對突發的急性傳染病,很難積累到相關的經驗。因此在醫學教育後續課程整合中,需要積極推動基礎與臨床融合、臨床與預防融合,這對醫學教育改革尤為重要。

此外,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為代表的科技發展,應該主動培養“醫學+”的複合型人才,讓他們成為醫學和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紐帶,未來提供醫療服務的人員中除了醫生、護士、醫學技術人員外,將還需要新型的“醫學+”複合型人才,依靠大數據、人工智能進行疾病預測、診斷、治療、康復的決策支持技術人員。

記者:在戰疫中,各地整合醫療資源,形成了合力。在您看來,該如何為醫學教育資源和信息的共享、人才流動、臨床研究的互動合作提供有利的環境?

張林:應積極響應“新醫科”建設,推動建設開放、實質的區域醫學教育協同網絡,構建和制定醫學教育標準體系,通過課程共享、師資互聘等形式,促進區域醫學創新人才同質化、一體化培養。同時,探索完善前瞻性、多中心臨床研究和“互聯網+區域醫聯體”模式,進一步深化區域醫療衛生合作,聯合打造區域醫學教育、臨床研究一體化高地。

記者:在醫學人才的培養中,如何加強創新性研究?

張林:在醫學人才的培養中加強創新性研究,應從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面加以考慮。一是學校層面提供平臺。實行本科生創新學分制度,或設立學科競賽類獎學金、科研創新類獎學金;開設一些創新能力訓練和工具課程,如《醫學科研方法》等;適當給予科研創新經費支持,孵化優秀項目。二是教師層面積極引導。積極開展本科生導師制,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規劃;大力改革實驗教學,教師輔助、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並加以實施;積極創造條件,支持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使學生早進課題、早進實驗室、早進團隊。三是學生層面掌握方法。學生只有掌握學習方法,才能更好地掌握各學科專業知識,才能更敏銳地發現醫學科研方向,在此基礎上也更容易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

記者:預防醫學,是“新醫科”建設中的新興專業。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為預防醫學的教學和發展提供了哪些有益經驗和啟示?

張林:在“新醫科”建設中應該更重視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一是促進人工智能、大數據與預防醫學結合,催生“新預防醫學”。這次疫情防控已充分體現了大數據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在今後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人才培養中,應增加大數據、人工智能知識融入,這一點,正好是川大這樣綜合性大學的優勢。二是促進臨床和預防的融合。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應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知識的學習,而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則應增加傳染病學學習和實踐學時。三是促進公共衛生學院與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融合。要探索建立疾控、醫院、高校人員互通機制,讓疾控專家到高校當老師,公衛老師則到疾控工作一段時間,並與職稱晉升掛鉤等。此外,也要加大對公共衛生學院投入,給予政策傾斜。

記者: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世界同此涼熱。在您看來,中國醫學發展和醫學生培養,該如何提高國際化水平?

張林:疫情沒有國界。我校先後派出3名專家、7名專家分別赴意大利、埃塞俄比亞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分享中國抗疫經驗,結合當地疫情實際提供防控和診療建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贏得了國際社會廣泛讚譽。

在提高醫學生國際化水平方面,一是要引進世界一流大學優質教育資源,構建高質量全英文授課專業體系,與世界一流大學共建創新創業平臺和實驗實習基地。二是實施高水平國際化教育行動計劃。拓展選派渠道,加大資助力度,鼓勵優秀學生出國學習交流;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暑期課程。三是積極拓展醫學領域中外合作辦學。

(本報記者 李曉東 周洪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