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新農業”,保護農業“野底子”

種子是農業科技進步的基礎和重要載體,種業是提升農業競爭力的關鍵。種業的健康快速發展,與我國現代農業進步、農民增收與糧食安全緊密相連,意義重大。種子法修訂草案無論是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時,還是在公開徵求意見時,都引起了高度關注,其中種質資源保護、育種創新、品種審定和登記、植物新品種保護等問題受到熱議。從即日起,本報圍繞熱點問題開設專欄,聚焦種子法修訂。

大力發展“新農業”,保護農業“野底子”

豐富的原生種質資源

農民日報記者 劉強

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自2000年施行以來,在提高品種選育水平,培育種子 生產經營多元主體,規範種子市場秩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我國種子生產經營出現了不少新情況,種子法的一些規定已不適應。為此,2015年4月,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提請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修訂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作為育種基礎的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問題也因其“基礎”、“戰略”等特質而引起廣泛關注。

種質資源,是由親代遺傳給子代的遺傳物質,它是培育新品種的物質基礎,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戰略資源。地球上約有30萬種植物,蘊藏著豐富的種質資源,只要挖掘和利用其中的一小部分,就足以為作物育種開闢廣闊天地。迄今為止,全世界已經建成各類種質庫1400餘座,收藏種質資源700多萬份(含各國重複保存部分),其中,我國長期保存的種質資源總量達45萬份,位居世界第二。

“野底子”到底有多重要?

保護好“野底子”對農林業的發展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旭以“第一次綠色革命”為例做了說明:上世紀60-80年代,國際上利用雜交育種技術將水稻和小麥種質資源中的矮稈基因導入到其他品種中,從而掀起了“第一次綠色革命”的浪潮。這次革命使得全球主要農作物的“身高”都矮了一截,但抗病性、抗倒伏能力以及產量均有所提升。時至今日,全球主要農作物中占主導地位的依然是矮稈類型,具有矮稈基因的種質資源在其中功不可沒。

我國著名雜交水稻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之所以能在雜交水稻領域取得巨大成就,關鍵是其發現並應用了野生稻雄性不育系。

大力發展“新農業”,保護農業“野底子”

袁隆平潛心水稻育種

上世紀50年代,我國小麥條鏽病大流行,這種被稱為“小麥癌症”的流行性病害,具有發生區域廣、流行頻率高、危害損失重的特點,會造成小麥產量的巨大損失。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李振聲發現,長穗偃麥草對條鏽病具有很好的抗性。經過20年的努力,他帶領課題組成功將偃麥草的抗病和抗逆基因轉移到小麥當中,育成小偃4號、5號、6號、54號、81號等小偃系列小麥新品種,其中僅小偃6號就累計推廣1.5億畝,增產糧食40億公斤。

這在我國的農業育種史上被稱為“牧草和小麥的婚配”。

大力發展“新農業”,保護農業“野底子”

李振聲從事小麥抗性育種

著名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洪德元一直致力於牡丹花的研究,他說:“野生牡丹只有紫、白、黃三色,牡丹九大色系中的粉色、紅色、綠色、藍色、黑色、複色以前並不存在。”

曾經素面朝天,今日五彩斑斕,牡丹究竟經歷了怎樣的變遷,成為“花中之王”?洪德元通過對數十個傳統牡丹品種進行基因組學研究,發現它們大都源自河南、陝西、四川、甘肅等地區幾個野生品種之間的雜交。

所以,種質資源不光關聯著農林業新品種的選育,還關聯著我國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糧食安全,在當下,則還是贏得生物經濟時代主動權的重要保障基礎。

我國種質資源的“家底”如何?

大力發展“新農業”,保護農業“野底子”

豐富的獼猴桃種植資源庫

據劉旭院士介紹,我國是世界八大作物起源中心之一,其中最為著名的作物包括水稻、大豆、茶樹等等。

自種子法實施以來,我國大力推動農業種質資源庫(圃)建設,長期保存各類農作物種質資源45萬份,數量居世界第二位,收集野生植物種質資源5萬餘份,從國外引進種質資源2.3萬多份,保護瀕危物種59個;建成26種作物的100個國家農作物改良中心、4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59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啟動實施分子育種專項和36種作物產業技術體系創建,創制了1萬多份具有應用價值的育種材料。

據統計,相關科研單位利用這些優異種質資源,共培育出糧、棉、油、茶、蔬菜、水果等新品種350多個,推廣面積1.98億畝,產生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直接產值達100多億元。

林業建立自然保護區2126處,面積18.4億畝,約佔國土面積的12.8%;建立森林公園2583處、面積2.52億畝,對285萬株珍稀古樹名木進行掛牌保護;建立13個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專項保護庫和22個綜合保護庫,保存樹種2000多種,保存林木種質資源5萬餘份。

2014年下半年,《全國林木種質資源調查收集與保存利用規劃(2014-2025年)》出臺,這個規劃被稱為林木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路線圖。

國家林業局場圃總站站長楊超介紹說,《規劃》確定分兩步走,以實現林木種質資源安全保存和可持續利用兩大目標。也就是說,第一步是要摸清家底、保存資源,第二步則是科學利用、共享資源。

山東省自2011年5月開始,歷時3年,對野生樹種、栽培樹種、古樹名木、引進樹種等林業種質資源進行了全面調查。這是該省自建國以來第一次全面的林木種質資源調查工作。

山東省林業廳副廳長亓文輝用幾個例子來說明“種質資源利用成效顯著”:以107楊為代表的楊樹新品種推廣到大半個中國,山東省栽培面積超過1000萬畝,帶動了山東省板材產業的快速發展,綜合效益數百億元。冬棗品種從無到有迅速發展到200多萬畝,2014年,僅沾化縣就實現銷售收入27億元。平邑縣推廣蒙花II號、九豐一號等高綠原酸金銀花新品種,年產值超過30億元。

今年6月,從北京市海淀區農委傳來消息:從今年開始,海淀區將適度恢復京西稻的種植。其目的是傳承農耕文化,保護種質資源,建設稻田溼地。

京西稻,曾經的皇家貢米,千年的種植歷史,但如今已瀕臨絕跡。它的逐步迴歸,不僅能讓老北京尋找到兒時的記憶,同時也讓保護種質資源這一比較專業生僻的名詞,以一種更貼近的形式進入百姓的生活當中。

種質資源保護制度該如何完善?

大力發展“新農業”,保護農業“野底子”

從種子法制定以來,保護種質資源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內容。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社會的不斷變遷,種質資源保護制度也應該不斷完善,同時這也是當下正在進行中的,種子法修訂的一個重要內容。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振偉認為:近年來,受城鎮化快速推進、大規模開發建設、氣候變化異常、生態環境惡化等影響,我國的種質資源保護形勢比較嚴峻。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傳統的保護方式已難以適應。

比如種質資源被砍伐和破壞問題。

我國木本植物物種特有程度高,登記在冊的珍稀瀕危樹種有380種。但目前90%的天然林已遭到砍伐。如原生在長白山、完達山、小興安嶺地區的紅松天然林幾乎蕩然無存,與紅松相伴的水曲柳、椴樹、黃波羅等珍貴樹種母樹僅存5%左右。一些地方大量種植人工林,造成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大面積下降。

再比如種質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和有效利用問題。目前,我國80%以上的種質資源集中在科研和教學單位,一些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對其掌握的種質資源封鎖壟斷和控制,不願對企業和社會開放,導致種質資源不能得到及時、方便、充分的開發利用。

為保護好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種子法修訂草案規定,佔用種質資源庫、種質資源保護區或者種質資源保護地的,需經原設立機關同意。

國家對種質資源擁有主權,為防止優異種質資源流失,種子法修訂草案規定,與外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外國其他組織開展合作研究利用種質資源的,應當經國務院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而如何才能兼顧保護和利用的積極性,業內專家也給出了相關建議:

明確使用財政資金收集保存的種質資源的公共資源屬性,建立公共種質資源研究成果的轉化機制,依法向社會開放,推動商業性應用。

建立與從事種質資源基礎性、公益性研究相適應的科學合理的考核、績效評價機制,調動科研人員從事種質資源研究的積極性。

鼓勵和支持國內種子企業引進國際優良種質資源,提高種質資源有效利用水平。

同時,加快探索建立種質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機制,鼓勵和調動全社會對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保護和創新的積極性。

種質資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基礎,保護種質資源,就是保護我們自己。而有效利用好種質資源,是社會發展之需,是我國由種質資源持有大國向利用大國轉變的必然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