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性文化”不是“打雞血”,用領導力驅動員工

內容來自問答中的一個問題:

公司宣傳狼性文化,員工議論:狼吃肉才有狼性。老闆不割肉,我們怎麼有狼性?你怎麼看?

以下是我的回答:


基本上現在主流的觀點已經不站在公司一邊了,而是站在員工一方,認為許多公司就是偽狼性。說公司想的是“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真是的,一會是馬兒,一會是狼,反正不能是人對吧?

所以漸漸的,題目中員工的看法就出現了,認為狼吃肉才有狼性,老闆要割肉才行。

是嗎?

最近的《脫口秀大會》第二季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過,其中有一期中的一段是講動物園經歷的,講到動物園裡的狼已經毫無狼性了,管理員進去打掃衛生,用掃帚推著狼兒到處跑;扔一隻雞進去,雞比狼興奮多了,因為生怕會被吃掉!所以說,學什麼狼性啊,應該學雞性啊!打雞血!打了雞血就有狼性了!(好像有點不對勁……)

“狼性文化”不是“打雞血”,用領導力驅動員工

這裡的狼還有你們要的狼性嗎?沒有。他們吃到肉了嘛?吃撐了都。所以員工的訴求合理嘛?合理,但是跟狼性沒什麼關係。

為什麼?

狼性文化的目的是什麼?

理想中的狼性文化是啥?狼群有什麼好處啊?分工協作明確、行動服從統一安排,執行力超強且高效,同時卻又很嗜血,不拿下獵物不罷休。

說來說去,其實就是要,執行力、團隊協作和對待業務的企圖心。這些本身跟肉不肉的沒什麼關係,而且包含的要素非常多,可惜的是,許多企業老闆到最後啥都要,卻只知道幹一件事:逼你服從。

服從統一安排是結果不是過程啊老闆們。像狼群一樣服從和狼群服從安排、行動整齊一致,看起來都是服從,實際完全不是一回事啊,懂嗎?一個是手段,一個是結果,狼群願意服從,是因為做到了目標一致、分工明確、頭狼有力、分配合理等等諸多因素啊!跟人沒什麼區別的。

所以我有點不太理解狼性文化的典型形象為什麼會演變為“高強度快節奏的加班”?加班就是狼了?你見過狼加班到奄奄一息的?

“狼性文化”不是“打雞血”,用領導力驅動員工

還真有,就是被人類通過疲勞戰術拖死的狼群。如果喜歡這種結局,那倒也行。

狼性文化本質上是員工的驅動問題

好,不提什麼協作啊之類的事,就談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或者執行力。想讓員工更積極更主動,更有企圖心,對業務更兇悍,這個要求不過分吧?不過分,非常合理。

但是,員工不積極,提倡狼性就積極了?員工不主動,強迫加班就能主動了?員工執行力不足,強迫加班就足了?!!!天吶,這該有多幼稚?當員工是小孩嗎?就算是小孩,咱們也都經歷過青少年階段,該知道什麼叫叛逆,什麼叫逆反吧。

回到文首的質疑,那給了肉也不代表就有狼性啊。為什麼?

因為本質上狼性文化所希望解決的是員工的驅動力問題,而驅動力問題要怎麼解決?或者這麼說,什麼樣的員工驅動力最強?

這個問題從員工角度永遠也說不完,但是從領導角度就很容易回答:那些擁有高超領導力的管理者的下屬,驅動力一定是很強的(否則就不叫有領導力)。

領導力的本質是權力(詳見我的其他回答及相關文章),權力有一個來源是強制,所以確實可以通過強制來驅動員工,但強制的核心是恐懼,如果你不知道員工怕什麼,就無法有效驅動員工;權力還有個來源是獎勵,其中物質獎勵就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所以錢給夠了員工確實會更積極更努力,獎勵的核心是需求,有的人對錢的需求並不那麼高,就算給我1000萬一年,我也不會把命賣給誰,也許有人可以,但每個人的價碼不一樣。就好像文首說的那些狼一樣,對肉的需求是有限的啊!再吃就沒感覺了!還記得悔創阿里的馬雲嗎?!!

所以去發現員工的其他需求,或者去尋找其他權力來源,增強領導力,這樣才可能讓員工更有驅動力,讓員工更像一頭狼。

“狼性文化”不是“打雞血”,用領導力驅動員工

管理者最常見的兩種無能表現

在領導力匱乏的時候,無能的管理者特別喜歡幹兩件事:

1、訴諸考核;2、訴諸文化(目的是洗腦或欺騙,而不是真正的文化塑造),最後仍然是變成制度或命令來落地。

按照權力視角的領導力框架,就很容易理解,這是在試圖加強法定權力,法定權力就是由制度賦予的權力。然而法定權力在不合理的情況下,其真正的落地非常需要強制、獎勵和其他手段去支撐,如果支撐不足,就會導致合法性危機,即讓人質疑領導或老闆的能力,導致員工對領導和企業的認同一落千丈,這樣能激勵起員工驅動力來,就見鬼了。

“狼性文化”不是“打雞血”,用領導力驅動員工

而只會通過這兩種方式管理員工的管理者,權力基礎會極為薄弱,一個沒有權力的頭狼,還叫頭狼嗎?不被咬死就不錯了。

孤島思維導致操控失敗

為什麼以往提狼性文化下屬多少還有點正面反應,而現在提起來則基本上只有負面情緒?因為現實環境發生了變化。

在市場化早期,跳槽換工作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所以一個人在企業裡除非實在活不下去,輕易不會願意跳槽,民企尚且如此,更別說鐵飯碗的國企。害怕跳槽,害怕跳槽之後找不到更好的工作,這是一個非常切實的畏懼點。當大家普遍存在這種畏懼的時候,企業實際上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敢於流動的人員很少。而在這種孤島的環境下,不論是激勵還是懲罰員工,都能起到比較明顯的效果,因為人們逃不掉。

“狼性文化”不是“打雞血”,用領導力驅動員工

但時代變了,信息化、經濟條件的改善、創業精神等等讓這種孤島越來越無法存在,“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這種理念越來越被人們接受,人們已經不那麼畏懼企業的恐嚇了。

在這種條件下,還用管控思維去對待員工,已經不只是不合時宜的,而是浪費精神。

在已經越來越缺少讓員工“畏懼”的武器的這個時代,再提什麼狼性,我們只能判定,這種管理者,確實是條狼,大尾巴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