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上党区信访先解“疙瘩”后调和

4月8日,记者来到上党区信访局,在一楼接待大厅个案咨询评估室内看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华正在与一名前来上访的群众交谈着,陈华和声细语般地对诉访人员进行着心理抚慰。

人文关怀!上党区信访先解“疙瘩”后调和

人文关怀!上党区信访先解“疙瘩”后调和

个案咨询评估室

人文关怀!上党区信访先解“疙瘩”后调和

据了解,这是近年来上党区信访局为做好全区信访工作,主动创新信访工作模式,把心理咨询引入信访维稳调解服务,在全市率先创新设立的信访心理咨询室。该心理咨询室旨在创新基层矛盾信访纠纷调解模式,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使上访者“坐得下、听得进、解得开”,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进行信访接待,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用“访心”的方式更好地做好“信访”工作。

人文关怀!上党区信访先解“疙瘩”后调和

人文关怀!上党区信访先解“疙瘩”后调和

上党区信访心理咨询室共分为咨询接待室、个案咨询评估室、音乐放松室、沙盘游戏室、情绪宣泄室等五个功能室。专门聘请专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实行“坐诊式”接访调解服务工作,每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时间为前来上访的人员提供心扉倾诉、心理慰藉、动机转移、矛盾调解等服务;实行“包案式”调处化解服务,对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及重点信访人,通过长期跟踪回访或个案结对的形式,化解积案或者降低信访诉求、减少上访次数;对有心理障碍的信访人员帮助其转移关注点、降低诉求度、回归正常社会生活,促进案件化解,疏导信访群众心理困惑,达到信访人“事心双解”的效果。

人文关怀!上党区信访先解“疙瘩”后调和

“我们对前来上访的群众开展心理疏导,主要是缓解他们急躁、焦虑的情绪,以便他们更好地表述自己的诉求,找到最适合解决问题的方式。”陈华告诉记者,八义镇的胡某某几年前因为丈夫车祸死亡,对获赔事宜不满长年上访,可谓是上访“钉子户”。近半年来,她们采取专业的心理学技巧与胡某某建立了咨访关系,利用音乐、谈心等放松疗法帮助胡某某改善认知体系,让她以积极勇敢的心态接纳曾经的不幸。如今的胡某某已经息诉罢访,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人文关怀!上党区信访先解“疙瘩”后调和

年近七旬的老上访户郭某某是一位独居老人,与子女很少来往。每每提及上访缘由,郭某某的情绪都很激动。心理服务团队的老师针对老人行动不便,文化水平较低等特点,为其量身定制了一款心理咨询方案。心理咨询师主动定期走进郭某某的家里,耐心听取老人的表达和诉求,完善咨询过程,并劝说郭某某的子女放下曾经的恩怨,为老人的晚年生活考虑,给予更多的关怀。与此同时,信访局工作人员积极为老人的子女联系就近的企业安排就业。上党区信访局点点滴滴的用“心”服务,感化了老人僵化的思维,如今也息诉罢访。

人文关怀!上党区信访先解“疙瘩”后调和

信访心理咨询室不仅为上访者提供心理服务疏导服务,对信访工作人员也提供相关的心理疏导服务。通过开展心理专题培训,组织心灵成长小组活动,普及推广专业心理知识的实操技能等活动,提升信访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和业务水平。截至目前,上党区信访局共组织相关心理课程线下培训六场、受理访前咨询237宗,成功调解26宗,转法律途径17宗,危机干预42人,达到了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的社会维稳预期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