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廣告忽悠了,孩子不吃飯,就要趕快補鋅嗎?不一定!

鋅,是寶寶生長髮育不可或缺的物質。它不僅能夠促進寶寶骨骼、大腦、中樞神經等發育,還可以改善寶寶的嗅覺和味覺,增強其免疫力,促進傷口癒合等好處。

生活中充斥著各種關於孩子需要補鋅的廣告,例如寶寶不吃飯,就是缺鋅了等等。身邊有很多媽媽平時也會給孩子吃鋅的補充劑,認為這樣可以使孩子身體好、發育得更好。

別被廣告忽悠了,孩子不吃飯,就要趕快補鋅嗎?不一定!

孩子缺鋅時有哪些表現?

孩子缺鋅嚴重時可引起皮膚損害和免疫功能損傷,具體表現為生長緩慢、皮膚傷口癒合不良、味覺障礙、胃腸道疾病、免疫功能減退等。

例如一向吃飯很香的孩子突然沒有胃口,出現挑食、偏食的症狀;比如孩子突然開始咬指甲、吃頭髮、紙屑等;與同齡的人相比,孩子的體格偏向瘦弱矮小,或是青春期的性發育遲緩;同時伴隨多動、反應慢、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

雖然這是寶寶缺鋅的症狀,但若有人以單一症狀來斷定寶寶缺鋅了,讓你立即給寶寶補鋅,可千萬不要輕易照做。

因為引發這些症狀不單單隻有缺鋅才會出現,像寶寶心理焦慮、口欲期、口腔衛生不潔、消毒不到位、飲食搭配不合理等原因同樣會引起這些症狀的出現。

懷疑寶寶缺鋅了,該怎麼判斷?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年)數據顯示,我國兒童每日鋅的推薦攝入量為:

別被廣告忽悠了,孩子不吃飯,就要趕快補鋅嗎?不一定!

0~6個月: 2mg

7~12個月: 3.5mg

1~3歲: 4mg

4~7歲: 5.5mg

所以只要寶寶飲食搭配合理,每日攝入足量的奶和輔食,咱們中國寶寶一般沒那麼容易缺鋅,更不需要額外補鋅!

影響鋅檢測的因素:

目前來說,在臨床診斷過程中,一般是通過靜脈血、指血以及頭髮鋅檢查鋅的營養狀況進行評價。其實這些常規的檢測方法是不可靠的,例如發鋅會受到頭髮清潔程度、髮質、個體生長髮育程度和環境汙染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不能很好地反映鋅的營養狀況;

而指血檢查鋅也不準確,因為血液中含鋅量本來就極少,而且大部分是儲存在紅細胞內,在工作人員採血過程中會混有組織液,使原本含量極低的血鋅測試出來的結果會更低。

哪幾類寶寶最易缺鋅?

正常且飲食均衡的寶寶一般不需要擔心缺鋅的問題,可患有某些疾病的寶寶就不一樣了…

比如:特定的早產兒、患有先天性鋅缺乏症、腹瀉患兒以及經過飲食、血液、生長髮育評估後,被醫生確診缺鋅的寶寶,才需要遵醫囑補鋅。

寶寶缺鋅了該怎麼補充?

一般來說,輕度缺鋅以食補為主。嚴重缺鋅以藥補為主,食補為輔。

母乳餵養:母乳中含有促進嬰兒生長髮育的鋅,所以有條件的寶媽一定要儘可能的母乳餵養,尤其是初乳中的鋅含量尤為豐富。

別被廣告忽悠了,孩子不吃飯,就要趕快補鋅嗎?不一定!

食物補充:動物性食物的含鋅量高於植物性食物,且動物蛋白質分解後所產生的氨基酸能促進鋅的吸收,吸收率一般在50%左右。

(補鋅食物:如牛肉、羊肉、豬瘦肉、雞心、魚、牡蠣、蛋黃、花生、小米、小麥胚芽、黃豆、芝麻、核桃、胡蘿蔔、土豆等。)

藥補:目前常見的鋅製劑有賴氨葡鋅、葡萄糖酸鋅、硫酸鋅、甘草鋅、酵母鋅等。

如果寶寶食補效果不理想,或嚴重缺鋅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以上鋅製劑改善缺鋅現狀。

過量補鋅可中毒:

過多補充鋅不但不會吸收還會降低鐵和其他二價元素,如銅、錳、鈣等的吸收,造成這些營養素吸收障礙。而且過量補充鋅也會造成胃腸道不適、腹瀉、噁心、嘔吐。一般膳食中的含鋅量不會引起中毒,但是如果通過藥物補充就有可能出現鋅中毒。急性鋅中毒可以引起驚厥、昏迷、脫水和休克,以致死亡。慢性鋅中毒則表現為食慾不振、精神萎靡、血清鐵和血清銅下降以及頑固性貧血。

補鋅時忌做這幾件事:

❶ 進食大量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亞鐵離子以及鈣製劑;

❷ 牛奶不利於鋅的吸收,所以補鋅時不宜與牛奶同服;

別被廣告忽悠了,孩子不吃飯,就要趕快補鋅嗎?不一定!

❸ 鋅製劑不宜空腹服用,應在餐後服;

❹ 二手菸會妨礙寶寶鋅的吸收,所以不管缺鋅與否,都要讓寶寶遠離二手菸。

關注卓健小微,獲取更多育兒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