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3岁女儿打了怎么办?打回去啊

01

晚上带女儿出门散步时路过一家母婴店,女儿看到门口挂着的“汪汪队”的模型玩具便哭闹着要买。这时候我抱起她快速的往家走,她在我的怀抱中开始反抗,不停的扭打着我还抓伤我的脸。

类似这样被3岁女儿打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几次了,我的心理从最初的震惊、愤怒、伤心、失望已经演变成了如今的波澜不惊。但是今天,我就准备好好的反击一下了!想我也是经历了30多年社会加职场的重重考验,再加上100来斤体重的个子,还能被你欺负了去不成!

于是回到家我将她抱进卧室,关上门开始了“作案”。“刚刚是哪只手打的妈妈?”拉过她的小手一边说一边朝她的手心拍下去。她刚开始还企图反抗,尝试了两次反抗无效后便放弃了,乖乖待宰,还在我的“要挟”下放缓了哭声,开始配合我的说教。

“知道妈妈为什么打你吗?”

“因为我不听话,我要玩具”

“不,你要玩具妈妈并不会打你,你想要任何东西都可以告诉妈妈,只是买不买又是另一个问题了。妈妈打你是因为你打了妈妈,妈妈会痛、会伤心,所以我会反击,那我也会打你,这很公平,对不对?”

没过一会,我们亲亲热热的牵着手出了房间,还达成了过年给她买“汪汪队”的一致意见。

被3岁女儿打了怎么办?打回去啊

02

可能有人会问:孩子还这么小,你打她不怕给她造成心理阴影吗?

其实,孩子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

“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不打不成器”的教育理念在我国已流传了几千年。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挨揍的经历,我们熟悉的很多明星,如范冰冰、赵薇、张曼玉、胡可、王俊凯等小时候都被父母打过。

不只中国,在国外“打屁股”教育也应用极广。《圣经》里说:“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法国畅销亲子杂志《父母》的作家克里斯汀·赫尔南德兹就表示“打屁股”是法国传统育儿方式的一部分,许多父母认为这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做人”的好方法。《法国妈妈育儿经》一书的作者帕梅拉·德拉克曼表示,法国育儿方式比英国和美国更重视传统和权威,在法国父母眼中,体罚是被允许的行为。

适度的体罚只是众多惩罚方式的一种。通常造成孩子心理阴影的并不直接取决于我们选择的惩罚方式,而是在执行这种处罚时带给孩子的心理感受

。只要我们注意一定的方法,让孩子明白他受到惩罚是因为做错事而不是因为我们不再爱他,避免使孩子体会到无助和被抛弃、被厌恶的感觉,也是可以避免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的。就如美国密歇根州大学心理学教授马乔里•古诺所说:“打屁股是一种危险方式,不过有时候要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也会用到危险工具,只要我们能很好地使用,就不会造成伤害。”

被3岁女儿打了怎么办?打回去啊

03

也许有人会问:孩子现在已经习得了打人这样的坏习惯,是否是家长带给她的生长环境有问题?

其实,一个孩子长到3岁所接触的环境已不仅仅是家庭了,如果家长坚持不打孩子,孩子的世界里是不是就一定没有暴力出现呢?

带着孩子出门转一圈,冷不丁就会有个熊孩子冲出来推你家孩子一把再抢走她的玩具。但凡有孩子的地方就有可能出现争斗,“江湖”已经在她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不管你多么想把她保护在一个万全的童话世界(也可能是金丝笼)中

孩子有权利知道她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一味地粉饰太平,可能让孩子养成骄纵的脾性,也可能养成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适当的体罚可以让孩子体验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孩子的世界不该只有赞美和鼓励一种声音,各种滋味都应体会过才不枉此生。就如吃多了甜食也会嫌腻,偶尔来点麻辣才过瘾。

一项调查显示:上海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中国儿童自杀率为世界第一!自杀原因最多的三项分别是:成绩下滑或不理想、作业没完成、被家长批评。这些都是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小挫折,竟将我们亲爱的孩子推上不归路,不禁让人心痛和惋惜。

任何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适当的让孩子受挫,教会孩子面对挫折和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提高孩子逆商,真的比一味的保护孩子,避免孩子出现负面情绪要重要得多。

被3岁女儿打了怎么办?打回去啊

04

还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是典型的“以暴制暴”,是要教她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吗?”

我们不可否认,在某些场合下,暴力还真是解决问题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我们小区有一个淘气的小男孩涛涛,总是喜欢欺负小女孩,他家大人还不予制止。某天小区里面经常被他欺负的4个小女孩联合起来收拾了他一顿,从此他看见她们就绕道走。

之前宝马车主坐引擎盖上撒泼维权的事件出现后,网络上出现了一句话叫“愿你能当文明人,也能做泼妇”,深以为然。

被3岁女儿打了怎么办?打回去啊

既然我们不可否认暴力在这个世界中的存在,我们是否应该尝试着教孩子认识暴力,引导他们如何应对暴力,而不只是回避

事实就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不乏流氓和无赖,面对他们,你的善良很可能被当做懦弱。有的侵犯,整个司法体系也没法帮你主持公道。孔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而我的“以暴制暴”并非以大欺小,而是将孩子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对待,将孩子当做一个与己相当的独立个体。告诉他“如果你选择以暴力来解决问题,那么你将得到的也将是相同的对待”。如果孩子已经对你使用暴力了,你的不予还击就是一种纵容,将来他面对其他人使用同样方法时,别人是否会如你一样宽恕他呢?自己的孩子自己教,千万不要留到社会来帮你教。

05

虽说如此,体罚仍然要慎用,千万不要随意打孩子。判断什么时候应该使用什么处罚方式,建议遵循平等的方式,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孩子面对的不是自己,而是社会上的其他“无关人”,他会得到什么样的对待。

一定要打孩子的时候切记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能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而打孩子。被自己的坏情绪控制的父母,犹如化身为一只怪兽,只能让孩子害怕。且情绪激动的父母实施体罚更容易失手而给孩子的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任何方式的教育都应该是在冷静和理智的情况下进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