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編程的教學目標和兩個階段是什麼?

學習少兒編程的理由有很多,“編程將會被引入高考”、“孩子再不開始學習就會輸在起跑線上”、“未來職業需要”……但是作為在這個領域摸爬滾打了一段時間的人,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談談對少兒編程的理解。

編程作為一種工具,是為了讓孩子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最終的目的是讓每一個孩子能夠更加主動、高效的學習。所以任何脫離了這個目標的編程教學,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欠缺的。我覺得對待編程學習,應該有的態度是:編程教學最終的目標應該聚焦在如何通過編程的方式,去幫助學生表達創意,而不是聚焦在教會學生編程的基本技巧。


少兒編程的教學目標和兩個階段是什麼?


當然,掌握這些編程的技巧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可逾越的一個階段。

這個觀點似乎有點老生常談,但我認為從心裡面真正理解這條教學目標非常重要,因為這條“綱”指引著課程的設計方向。

為了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從教學設計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應該分成“學”和“啟”兩個階段。

1

“學”即編程基礎知識的學習,這個階段最終的目標是幫助孩子掌握編程的基本技巧。以Scratch的學習為例,一些小遊戲的設計、Makey Makey音樂的創作、Minecraft的結合等等,大多數孩子都很感興趣,都可以納入進來。但是比較重要的一點,是讓孩子覺得“編程有意義”,所以孩子課本上學到的、生活中見到的現象是比較合適的主題,而且學習這樣的主題也更容易引起共鳴。

比如,將小學數學課上學到的加減乘除運算融合到下面的賽跑遊戲中,一方面數學知識有了實際的應用場景,另一方面遊戲的設計也能激發孩子的創作熱情。


少兒編程的教學目標和兩個階段是什麼?


再比如,在講解與座標相關的指令時,引入笛卡爾發明平面直角座標系的小故事,讓孩子知道創作一個蜘蛛結網的程序是有意義的。


少兒編程的教學目標和兩個階段是什麼?


另外,諸如Minecraft等遊戲都是孩子比較喜歡的,與其單純地讓他們沉迷於這些遊戲中,不如通過編程的方式對這些遊戲進行再創作,讓孩子覺得學習是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從而增強對學習的興趣。


少兒編程的教學目標和兩個階段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