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危急时刻:皇帝被俘,明朝国防部长如何挫败敌军进犯

文|过春天


紫荆关的厮杀

公元1449年九月二十九日的紫荆关阵地上,血流成河,杀声震天,此时,据守在这里的明朝军队已经伤亡殆尽,作为明王朝政治中心北京的外围重镇之一,紫荆关一直被视为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了阻击进犯这里的蒙古骑兵,明高层频繁向这里调拨主力,可是,却仍未能阻止敌军突破这里。原因很简单,因为紫荆关的分支隘口实在太多了,而数量刚刚过万的明军防御力量成分复杂,相互缺乏联系,所以守卫起来可以说是捉襟见肘。

大明王朝的危急时刻:皇帝被俘,明朝国防部长如何挫败敌军进犯

但是,即便如此,为了给身后北京城的防卫争取时间,把守此处的山东都指挥使韩青等仍然拼死应战,他们先用火铳和弓箭杀伤敌军骑兵,后又用砍刀长矛近距离交战,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韩青在杀伤数名冲到跟前的敌军后,身中数箭,为了避免被俘受辱,他一狠心,拔剑自刎。至于他的搭档孙祥,也在其殉国后不久死于乱军之中,紫荆关失守了,明朝的京师防御圈被打开了一个缺口,大量蒙古骑兵鱼贯而入。

作为京师防卫的主要谋划者,于谦,明廷兵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对于此事也是焦虑万分,早在这年的八月中旬,当他得知明英宗等在土木堡丧师后,他就预感到蒙古大军可能会乘胜攻打北京,所以他除了安抚城内官民外,连忙从山东沿海与南京等地区调集生力军前来救援。可是现在,援军还没有全部到达,蒙古人却轻易突破了自己的外围防线,无奈,于谦只能一面下令宣府、大同等地区的明军积极出击,扰乱蒙古大军的后方,一面命令京城内外的明军主力出城扎营,威慑进犯的蒙古敌军。

大明王朝的危急时刻:皇帝被俘,明朝国防部长如何挫败敌军进犯

瓦剌长驱直入,遭遇痛击

蒙古大军的统帅,是瓦剌部的首领也先,此时,他正挟持着明朝皇帝英宗朱祁镇,要利用他为人质,骗取明朝更多的物资与地盘。不料,于谦等早料到他会如此,于是另外拥立了新皇帝——英宗弟弟朱祁钰,以示同其势不两立,于谦等还不放心,干脆又告诫各地明军不可因为"英宗旨意"轻易出城,所以也先在宣府、大同一带转了一圈,除了损兵折将外,一无所获。后来,还是在间谍的引导下,他才得以渗透进入紫荆关地区,也先看了看疲惫不堪的己方人马,深知如果不再打一场胜仗,逼近的寒冬将会彻底摧毁自己的大军,顺便把自己长时间来建立起的草原权威也一并摧毁。

1449年10月11日,蒙古大军前锋发动了对德胜门的进攻,面对敌人骑兵黑压压扑来,守卫这里的明将武清伯石亨有些犯怵,早在之前的阳和之战中,他就曾亲身领教过对方骑兵的威力,因为此,他还建议于谦收缩兵力、坚壁清野作战,以回避敌人的锋芒,可是被国防部长一口拒绝。现在,他不得不硬着头皮来抵挡也先的第一轮冲锋。

大明王朝的危急时刻:皇帝被俘,明朝国防部长如何挫败敌军进犯

也先的骑兵也很聪明,他们担心明军在城外有埋伏,所以试图引诱,结果,明军故意示弱退却,反激起了他们进一步试探的野心。大量蒙古铁骑逼近德胜门外的明军营盘,结果快接近的时候,不少骑兵连人带马栽进了坑里,还有的被其他障碍物所绊倒,狼狈不堪。就在其乱作一团时,埋伏在两旁的明军神机营火铳手开火了,也先的骑兵死伤了一大片,石亨一看报仇的机会来了,奋勇上前冲杀,后因对方后援部队赶到不得不退却,双方就这样在德胜门外僵持了起来。

与德胜门的战斗一样激烈的,是西直门与宣武门等处的激战,蒙古骑兵并不把自己昔日的手下败将放在眼里,当他们看到明军以步兵为主,且分散布防后,立即发动闪电攻势,可是,城头上埋伏的明军炮手,已经发现了对方的阴谋,于是连忙发炮,客观的说,这些火器发展不成熟,明军训练有限,又是在匆忙之中发射,所以多半射空,可是,这顿扫射毕竟让也先的骑兵产生了心理上的恐惧,他们自相践踏,士气大跌,而城外的明军各部与石亨一样,都借助这个机会猛扑对手,京师城外喊杀声成一团,双方互有伤亡,呈僵持的局面。

大明王朝的危急时刻:皇帝被俘,明朝国防部长如何挫败敌军进犯

于谦看到自己的部队挡住了对手的进攻后,十分欣喜,因为此时,更多的勤王之师已经开始在京师外围汇集,如果自己能牵制住也先的主力,那么假以时日,就可以给瓦剌部一个反包围。

瓦剌部首领也先也多少觉察到了对方的计策,所以眼看攻打城池不顺利,只得分出一部分人马来偷袭居庸关等北京城外的关隘,试图将他们攥在手中,这样一方面可以作为要挟对手的筹码,一方面也可以给自己留作退身之计。

但是,此时的瓦剌骑兵疲惫不堪,根本不愿意再开辟新战场了,无论也先多么暴躁,他们在攻打这些明军外围阵地时都是三心二意,所以居庸关不仅没拿到手,反而又损失了一部分人马。

大明王朝的危急时刻:皇帝被俘,明朝国防部长如何挫败敌军进犯

损兵折将,也先狼狈撤退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也先苦恼万分之时,前方又传来了让他肝胆尽碎的消息,在德胜门等处的鏖战中,自己的亲信平章与亲弟弟都被明军炮火杀死,局势明显朝也先不利的一面发展。终于,在围绕北京城激战了近一周的时间后,也先匆忙下令拔营后撤,潜回大漠,而守城的明军此时也是精疲力竭,又担心追击中埋伏,所以仅仅稍作追击,便返回驻地,北京城保住了,于谦的运筹帷幄外加将士的拼死作战,让明廷避免了北宋靖康之耻的结局。

也先在攻打北京城之战中的失败,让他威望大跌,不仅如此,寒冬的到来又给了瓦剌部牛羊沉重一击,士卒冻饿难耐,而也先又刚愎自用,杀死了自己的拥立的傀儡脱脱不花。终于,自己也因贪敛权力,而死在内讧当中,由于失去了强人的统合,蒙古高原重新回到了四分五裂的状态当中。明朝北部边防转危为安。

不过,也先在逃回大漠之前,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把之前俘获的英宗送回了京城。英宗在当俘虏期间,虽未受到凌辱,但心中对于弟弟景泰帝和于谦的怀疑,却不断加重。匡扶社稷的于谦,是否能躲过旧君回归所产生的的政治漩涡呢?

大明王朝的危急时刻:皇帝被俘,明朝国防部长如何挫败敌军进犯

(被俘的经历对英宗影响不小)

参考文献:

《明实录·英宗实录》

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

李湖光《明帝国的新技术战争》,台海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