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金庸二月河皆推崇备至的历史作家,你读过吗?

■星眼读书/温星(资深文化记者,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张爱玲金庸二月河皆推崇备至的历史作家,你读过吗?

高阳作品(四部)

《风尘三侠》《铁面御史》《紫玉钗》《杨门忠烈传》

著者:高阳

出版:华文天下·河南文艺出版社


在中国众多的历史小说作家中,高阳是一座无法回避、乃至难以逾越的高峰。许多读者盛赞“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张爱玲、二月河等大家也都对高阳推崇不已。

张爱玲金庸二月河皆推崇备至的历史作家,你读过吗?

由华文天下策划出品、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铁面御史》、《风尘三侠》、《紫玉钗》及《杨门忠烈传》等四部高阳历史小说,近期已发行上市。这套文集,将陆续推出共21种高阳作品。

高阳(1922-1992),本名许晏骈,谱名儒鸿,字雁冰,浙江杭州人,出身于钱塘望族。抗战后考入杭州笕桥空军军官学校,1948年随校迁至台湾。1959年起,投身报界。

1962年,高阳发表历史小说处女作《李娃》,一鸣惊人,此后著述不断,写下数十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历史小说。代表作有《李娃》、《乾隆韵事》、《红楼梦断》、《慈禧全传》及《胡雪岩》系列,等。

高阳熟知历史掌故,凡笔记、野史、杂著、诗文及民间传说都烂熟于心,信手拈来,很自然地融入小说之中,读来有很浓的临场感。他对历史兴亡、政治成败、宦海浮沉、社会万象、商业竞争等洞察幽微,写故事、写人情、写斗争,很少有人堪与比肩。著作问世几十年来风靡全球华人世界,不断再版。


《风尘三侠》:“中国武侠小说鼻祖”全新演绎

张爱玲金庸二月河皆推崇备至的历史作家,你读过吗?

隋朝末年,炀帝荒淫无道,奸臣专权朝政,天下大乱。

侠士李靖欲投身报国,来到长安拜见杨素却险遭杨素毒手,幸得杨府歌妓红拂女冒险搭救,亦有反隋义军首领虬髯客鼎力相助,三人一见如故。虬髯客本意在天下,直到结识了气度不凡的李世民……

风尘中自有侠义豪情,患难中当见肝胆相照。李靖、红拂、虬髯客三人,在乱世中施展才华,成就一番霸业,后世敬称其为“风尘三侠”。

《风尘三侠》脱胎于被金庸誉为“中国武侠小说鼻祖”的《虬髯客传》。在《风尘三侠》中,有郎情妾意的爱恋,有一见如故的友谊,有虽非亲人胜似亲人的亲情,有谋略不凡计智过人的旷世奇才,有心怀天下平定乱世的豪迈胸怀……一位是慧眼识人的奇女子,一位是智谋出众的布衣侠士,一位是豪爽慷慨的义军首领,红拂、李靖、虬髯客三位乱世豪杰,联合心胸宽广气度出众的李世民,施展才华、成就霸业,共同谱写了一曲旷世传奇。

作为历史小说大师,高阳结合多方考据、梳理,并通过其以文字塑造历史的能力,令这部作品大放异彩。同时结合当时朝纲不振、藩镇割据的史实,通过对反隋义士们的描写,侧面刻画了乱世中百姓们对圣主明君与安定社会的渴望。


《铁面御史》:明朝版包公案之上错花轿杀错郎

张爱玲金庸二月河皆推崇备至的历史作家,你读过吗?

明朝弘治、正德年间,南直隶巡按御史刘天鸣代天子巡狩,携尚方宝剑,先斩后奏,所到之处,青天之声不绝于耳。宿迁县令与捕头卫虎狼狈为奸,鱼肉乡里,刘天鸣欲惩治这班贪官污吏,却苦于无法一网打尽。就在这时,一件离奇古怪、闻所未闻的命案发生了,而这命案竟同时牵扯到刘天鸣和卫虎……

当铁面御史欲借机除恶时,谁知尚方宝剑被盗,宫中太监来查,才知道这场斗争已经成了他与京中宦官的角力……

巡按御史刘天鸣为民请命、刚正不阿,堪称明朝的包青天。家将林鼎和李壮图,有勇有谋,恰如包公手下的王朝、马汉。

两场同天举办的喜事,一起闻所未闻的命案,原来竟是上错花轿杀错郎。是什么让新娘子对新郎官痛下杀手?又是什么让刘天鸣牵扯其中?且看铁面御史如何明辨是非,与贪官污吏斗智取巧,还百姓一个公道。


《紫玉钗》:唐明清三朝渣男图鉴

张爱玲金庸二月河皆推崇备至的历史作家,你读过吗?

四个感人至深又恼人至极的爱情故事,四对人人歆羡的才子佳人:霍小玉与李益;李香君与侯方域;柳青青与韩翃;王一姐与郑板桥。可奈何佳人情深,才子薄幸。欢聚时,愿作鸳鸯不羡仙;离别后,郎心如铁,而美人枯等,只守着一支钗、一把扇,空留念想。小说改编自唐人传奇《霍小玉传》《章台柳传》以及明清传奇《桃花扇》。比起前人旧作,此书情节更丰富,人物更饱满。

渣男古已有之,劈腿、玩失踪、婚外情、背叛誓言,样样精通。美人情深恩重,自己却受之无愧,还时不时搞大男子主义,动不动就心生怀疑。叹佳人独守空闺,看千帆皆不是;恨才子横生妒意,疑花折他人手。


《杨门忠烈传》:讲述众口相传的杨家将故事

张爱玲金庸二月河皆推崇备至的历史作家,你读过吗?

北宋初年,宋太宗御驾亲征,欲灭北汉,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北汉外结辽国,内恃名将杨业,苦苦抵抗。一番激战之后,辽军败退,北汉灭亡,杨业归降。宋太宗一鼓作气,远征被辽国侵占的燕云十六州。高梁河一役,宋军溃败,太宗仓皇南逃,亏得杨业救主。次年,辽国发兵攻雁门关。杨业奉命镇守,大破辽军。自此,辽军称杨业为“杨无敌”,见杨家军旗号或避或逃。兵精将猛,宋太宗又动了伐辽念想……

杨家杨业与其八子在北汉,抗辽御宋,就已立下赫赫战功。在宋灭北汉之战中,竭力抵御却独木难支。宋太宗赵光义爱惜名将,迫使北汉依附,终于如愿以偿,招降杨业。

宋太宗踌躇满志,欲一鼓作气收复被辽国占领的燕云十六州。在两次宋辽战争中,杨家将立下汗马功劳,令辽军闻风丧胆,留得满门忠烈的美名。

小说讲述了宋灭北汉之战以及两次宋辽战争。作战时的行军布阵、战术策略、短戈相接等均被十分细致地描述了。高阳对战争描述的节奏把握尤其独到,有松有紧,时而高潮迭起,时而横生妙笔。


【各界力荐】

在高阳笔下,河山大好,人心难测,万事古难全。——鹦鹉史航

高阳的小说我一直看。——张爱玲

高阳是一流的历史小说家。——金庸

高阳的书,我是见一本买一本,买一本读一本。——二月河

历史小说至高阳,正如武侠小说至金庸,再不会有人逾越了。——金庸江湖网刘国重

高阳的文风温和细腻,徐徐道来,有贵族气象。——豆瓣阅读作者和菜头

高阳尤其擅长的是清史,在他所有的历史小说中,写清代的几乎篇篇精彩绝伦,与历史的真实面目贴近。——《新京报》

写人情,高阳写出了怨而不怒,冷静客观的气质;写斗争,高阳切中了权力欲望对人性的腐蚀;写风格,高阳更为读者勾绘出一幅绚丽壮阔、气质非凡的景致,堪称一部民俗变迁史。然而,高阳的作品不仅在质上获得了肯定,产量更是惊人。——杨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