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舜禪讓”是禮讓還是篡位?

“堯舜禪讓”是禮讓還是篡位?

堯舜禪讓

堯是遠古時期有名的賢德君主,他大力舉薦有才幹的舜為自己的繼任者。於是有了有名的堯舜禪讓。關於堯舜之間權力交接的真相,後世的人們眾說紛紜,大部分人認可“舉賢說”,傳說中的舜心地善良,很受人愛戴,於是在86歲的堯讓大家推舉賢能的接班人時,大家一致推舉很有威望的舜。堯聽了人們的推舉後考驗了舜,發現他確實實至名歸。於是堯順應民心,把權杖交給了舜,這就是歷史書所說的堯舜禪讓,但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年老的堯當時並沒有想把皇權交給舜,而且當時堯的兒子丹朱也是繼承權利的熱門人選。

“堯舜禪讓”是禮讓還是篡位?

在堯死後為了避免衝突發生,舜就避開丹朱,到了南河之南,但那時天下的諸侯不到丹朱那裡去朝見,反而跑來朝見舜。因為得到了諸侯和民眾的擁戴,舜便接受了大家的好意,接替堯登上帝位。支持這一擁戴說的人包括荀子和孟子。荀子認為,舜之所以能登上帝位,靠的是他自身的道德。孟子也說過,順登上帝位是靠了上天的賜予和民眾的擁護。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堯舜禪讓根本就是一個騙局,真相是舜是篡奪了堯的大權。這就是比較流行的“篡奪說。

“堯舜禪讓”是禮讓還是篡位?

娥皇女英

持這一觀點的依據來自於史記。其中記載舜取得了行政管理大權後,曾經進行了一系列的人事改組。例如舜啟用了被堯長期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的八凱八元,而堯信用的混沌、窮奇等則被排除了權力中心。同時《擴地書》引用“竹書紀年說”,昔堯德表,為舜所回也。有說舜困堯使不與父相見。意思大約是堯先被順舜軟禁起來,不準其同兒子親友見面,以此來逼迫他讓位。

“堯舜禪讓”是禮讓還是篡位?

關於堯舜之間的權力交接,至今仍存在許多猜測,什麼才是真相?也許真像已隨歷史長流永遠地成為了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