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孝文化影響近千年,愛親重孝蔚然成風!


貴港的孝文化源遠流長

而關於本土的孝道事蹟

又以東湖梁孝子典故流傳最廣

後人感之學之,成就一段段孝親佳話

愛親重孝蔚然成風

新時代文明實踐 | 東湖孝文化影響近千年,愛親重孝蔚然成風!

梁詔 孝文化傳承近千年

據光緒《貴縣誌》記載,貴縣人梁詔時任廣東提刑司幹官,官至三品,母親去世後毅然辭官回鄉守墓誌孝,有一天其母墓旁松樹上有甘露著其上,時人稱這是為梁詔的孝思所感召。大文豪蘇軾貶謫海南,特地繞道到貴縣訪梁詔,並將墓園那片松柏林稱之為瑞林,親筆署其齋額曰甘露,讀書處曰薰風。


新時代文明實踐 | 東湖孝文化影響近千年,愛親重孝蔚然成風!

梁詔,少孤,事母孝舉孝廉,元豐中任廣東提刑司幹官,母卒,廬墓建罔極亭,手蒔松柏久之成林,有甘露降於樹,芝草生庭側。蘇軾自海外歸,聞其孝行枉道,見之名林曰瑞林, 改題亭曰甘露, 詔命二子謁軾, 軾勉以力學, 以薰風二字署其讀書處。

——光緒《貴縣誌》


光緒《貴縣誌》還有“登龍橋即孝子裡”的記載。登龍橋即孝子裡,亦指孝子裡在今天登龍橋這片區域。後來雖然甘露、薰風舊址廢,但是孝文化卻在本地代代流傳。

新時代文明實踐 | 東湖孝文化影響近千年,愛親重孝蔚然成風!

晚清時代貴港籍陳璚,清代九位最高官職的封疆大吏之一,感於梁孝子的故事遂為其刻碑,即“梁孝子裡石碑”由“邑人陳璚謹書”。如今的梁孝子裡石碑,立於登龍橋三界廟對面,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潤物細無聲地影響著後人。

新時代文明實踐 | 東湖孝文化影響近千年,愛親重孝蔚然成風!

梁孝子的故事雖已遠去近千年,但是“孝文化”卻一直在傳承,有關“孝”的故事代代延續在港北人身上。


新時代文明實踐 | 東湖孝文化影響近千年,愛親重孝蔚然成風!

陸少良 久病床前有孝女

陸少良,港北區中裡鄉陳軒村婦聯主席,其母已去世多年,其父癱瘓在床10餘年,她便十年如一日的照顧老人,每天除了要做好村委工作和家裡的農活,還要給5公里外的老父送去一日三餐,風裡來,雨裡去,從沒讓父親餓過肚子。除了送飯,她還堅持為老人洗衣、洗澡、拆洗被褥,每天扶父親翻身、給父親燙腳和按摩。陸少良不僅要照顧父親,還悉心照顧80多歲的家婆,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華孝道。

新時代文明實踐 | 東湖孝文化影響近千年,愛親重孝蔚然成風!

陸少良成了遠近聞名的孝女,她也因為感人的事蹟被評為2019年度貴港市“百孝之子”。組委會給她的頒獎詞是這樣的:“在一段5公里長的路上,她一走就是10多年,每天給癱瘓在床的老父親做飯、送飯、餵飯,嚴寒酷暑,風雨無阻。她盡心侍奉老人,用她的擔當與善良向我們展示了最樸實的農民子女的情懷。”短短一段話,卻是對陸少良身體力行“孝文化”的高度評價。


新時代文明實踐 | 東湖孝文化影響近千年,愛親重孝蔚然成風!

韋善倉 照料雙親成就孝親佳話

韋善倉,港北區奇石鄉紅江村村民,因為多年來毫無怨言的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雙親,得到了很多村民的稱讚,他因此被評為2019年度貴港市“百孝之子”。

新時代文明實踐 | 東湖孝文化影響近千年,愛親重孝蔚然成風!

早在八、九年前,韋善倉的雙親先後因病不能自理,照顧老人的重任便被他扛了起來,他迅速從廣東辭職回鄉,守在父母身邊,端水端飯、端屎倒尿、擦洗身體...他也因此錯過了結婚最佳時機,至今未婚。

"人世間最長情的告白是陪伴。80後的他,為了照顧年邁的雙親,錯過了人生最美好的年華,至今未婚。他頂住壓力,忍辱負重,為家人樹立榜樣,成就了一段孝親佳話。"

聽著這段頒獎詞,不禁肅然起敬。


新時代文明實踐 | 東湖孝文化影響近千年,愛親重孝蔚然成風!

馮保英 引領孝老愛親社會風尚

馮保英,港北區武樂鎮勝嶺村新塘屯人,丈夫遭遇不幸去世,留下3個年邁的老人和4個年幼的孩子,悲劇並沒有讓她懦弱或逃避,她成了家裡的頂樑柱,細心照顧患病癱瘓的公婆和五保戶的大伯,供養孩子上學。看似柔弱的雙肩,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真諦,引領了社會新風尚。她也因此被評為2018年度貴港市“百孝之子”。

新時代文明實踐 | 東湖孝文化影響近千年,愛親重孝蔚然成風!

“滄海橫流方顯母愛無疆,她隱藏起人生最沉重的悲痛,在最苦難的時候擔起家裡的大梁,春去冬來,時光流逝,她守護著最微弱的希望,她的心和泥土一樣質樸,她灑下辛苦的種子,終長成春天大樹,大愛無疆,大愛有聲。”這段頒獎詞裡,道出了馮保英上孝長輩,下教孩子的正能量。


新時代文明實踐 | 東湖孝文化影響近千年,愛親重孝蔚然成風!


古往今來,百善孝為先

前人的影響,後人的學習

孝文化代代流傳

港北區亦湧現出許許多多感人的事蹟

數不完,道不盡

你身邊都有什麼樣的“孝”故事?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