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上第一輛國產汽車,最高時速可達25公里!

20世紀20年代中期,由於資本主義興起,民國的汽車行業持續發展。

截至1929年東北已有30縣市有了民辦汽車企業,但仍然沒有人試圖嘗試自行製造汽車,可能很多人猜不到,第一次吃螃蟹的人竟是赫赫有名的張學良。

當時的國民政府十分重視國產汽車行業的發展,這給國產汽車的萌芽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在這樣的條件下,張學良所管轄的東北奉天迫擊炮廠的廠長李宜春響應政府號召,建議製造汽車。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輛國產汽車,最高時速可達25公里!

張學良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汽車迷。

他曾買回一輛別克牌轎車當做御用座駕,常常讓司機坐後排,自己開車,可真是當做老婆一樣地寵著。

一聽說要響應政府號召製造汽車,他是最積極的一個,他將撥款4萬元給民生工廠作為研製汽車的材料試驗費。

擔心不夠錢,又撥了70萬元作為試驗和生產費用,前後撥款將近今天的千萬人民幣。

人力方面更是捨得,他從美國聘請技師任總工程師,其他工程崗位都只要大學、專科畢業的高材生,207人的陣容,30名技術人員、177名工人,陣容在當時算得上相當豪華。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輛國產汽車,最高時速可達25公里!

為了迎合國內需求,他們先從美國溝回“Republic”牌載貨汽車,通過拆解研究樣式和原理,又大量派技術人員去國外大廠如福特、通用學習。

很快,低難度的結構件他們都有能力自己仿製生產了,一些核心如發動機、電氣系統、輪胎還只能從美國買原配件。

1931年6月,民生工廠宣佈民生牌55型汽車研製成功,載重量超過預期的2噸,達到了2.5噸。因為載重提高,名字從原來的55型改成了75型。民生牌75型載重貨車採用六缸水冷汽油發動機,最大輸出65馬力,時速25公里。

1931年9月12日,上海舉辦了全國道路建設協會10週年幾年展覽會。

民生牌汽車作為展覽的重頭戲被放置在展廳的中央,在福特、別克、奧茲莫比爾、雷諾等眾多外國品牌車輛中顯得格外亮眼,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大家談論的焦點。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輛國產汽車,最高時速可達25公里!

只是沒多久,悲劇就發生了。

1931年的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包括遼寧迫擊炮廠在內的眾多軍工民企被強佔。

民生工廠內還沒來得及出廠的民生牌汽車被日軍全部據為己有。

當時民生工廠計劃來年生產100輛75型、50輛100型,甚至已經生產和採購了能組裝50輛左右的零部件。

向美國訂購的46臺汽油機已經運抵牛莊(今營口市),不得不緊急轉運至天津。

民生牌汽車的傳奇就此結束,民國汽車工業設計上短暫的春天也就此結束。

自那以後,汽車國產之事已鮮有人談起。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輛國產汽車,最高時速可達25公里!

直到四分之一世紀之後,國產汽車才再一次成為人們茶餘飯後共論的熱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