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福是由于嫉妒的囚禁!


不幸福是由于嫉妒的囚禁!

我所知道的有关嫉妒的故事中,最具有戏剧性的是俄国的一个故事。

有个农民,上帝愿意满足他的任何愿望,但是有个条件——不论他想要什么,上帝给他一份,就会给他的邻居两份。想到不论自己得到什么,邻居所得到的都会超过自己,农民就觉得很难受。农民仔细考虑之后,最终对上帝说:“拿走我的一只眼睛吧。”

小说家戈尔·维达尔也深谙这一点:“光自己成功是不够的,别人还得败。”

不幸福是由于嫉妒的囚禁!


有时,嫉妒被包装成道德上的愤怒。我们习惯把自己当作正义的化身,批评那些我们认为违反了某种道德规范的人。但是,这种正义感往往掩盖着一种羡慕(比如,希望自己也能过上奢华张扬的生活)。当人们为别人的“卑劣行径”所困扰时,也许梦想着自己也能做出这种“卑劣行径”。

他们的愤怒所指向的,也许是自己身上的某样东西,自身的这样东西最让他们害怕。通常这种东西与性有关。例如,一个憎恨同性恋的人,也许是因为他担心自己的性取向,于是企图通过抨击同性恋来摆脱这种困扰

美国很多电视布道者行为不检点,就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宣扬远离罪恶和贪婪,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光顾妓院、滥用信徒的捐款。

美国作家辛克莱· 刘易斯的书《孽海痴魂》(后来被改编成电影,由伯特兰·卡斯特主演)讲述了一个神棍的故事。他叫埃尔默·甘特利,身材肥胖,非常贪婪,很会忽悠,专门坑蒙善良无知的人。他利用机会混进了一个基督教堂,爬上了主神父的位子。这个“神都敬畏”的男人,白天布道,讲述罪与罚,晚上则干着他白天唾弃的勾当。道德上的愤怒是萦绕着光环的嫉妒。

安布鲁斯·比尔斯在《魔鬼词典》中,将幸福定义为“想到另一个人的悲惨遭遇而涌上心头的愉快感”,用诙谐的语气道破了嫉妒的破坏性。

不幸福是由于嫉妒的囚禁!


德语里有个词语“Schadenfreude”,意思是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快乐。但是,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享受他人的痛苦之上,这说明他/ 她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尽管他人的痛苦能带来短暂的愉快感,但是真正的幸福是不可能和嫉妒、怨恨及复仇心态共存的。如果一个人被嫉妒囚禁了,那么他/ 她就难以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别人建立连接,最终的结果就是不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