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總比問題多!這位山大教授直播戶外寫生?

方法總比問題多!這位山大教授直播戶外寫生?

不知不覺,網課已經進行了快2個月,在對“網課日常”的愛恨參半與一片熱烈討論中,有這樣一位山大的老師,別出心裁,不僅將戶外寫生課堂開到了足不出戶的同學們家裡,還通過抖音、中國文旅客戶端等平臺將戶外寫生課程展示在大眾眼前,讓宅在家中的師生網友在專業課程中欣賞春日美景。他,就是山東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李平。


方法總比問題多!這位山大教授直播戶外寫生?


直播課的“前世今生”

在疫情期間,藝術學科教學開展難度陡然增加,沒有了面對面進行技法傳授的條件,如何完成藝術實踐教學,給學生們上好技能課?藝術學院教研會上,老師們久久沉思,這是難題也是考驗。本著一切為了學生學習的目標,美術系組織各教研室分別召開視頻教學研討會,制定出了滿足不同繪畫方向的教學要求的線上教學實施方案。美術系教師採用多種方法為學生授課,課前的細緻推敲,課上的觀摩互動,到課後的答疑解惑等環節使每堂課生動而高效。線上教學得到了學生的肯定,背後是學院不斷研究優化、調整教學模式,教師迅速改善教學觀念,提升教學水平的結果。


擔任《油畫風景寫生》課程的李平老師意識到,必須調整策略,開動想象力和創造力,才能在疫情下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絕對不能糊弄過去,作為老師要帶好頭,為學生做出表率。”

在這樣的信念下,他創新性地提出了“教師科學引導+學生積極響應,線上授課+直播寫生”的授課思路,並把這種想法付諸實踐,獲得了學生的一致好評。同時,他也通過此舉響應了山東省文聯、中國志願者協會及中國文旅客戶端的號召,以藝術之美啟迪公眾,以平臺直播正面引導社會共同抗“疫”。


李平老師說:“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我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怎樣實施以戶外場景為教學實踐內容的寫生課程,成為教師與學生共同面臨的難題。如何解決難題,辦法總比問題多。”他有效利用多方面網絡平臺,示範臨摹大師風景畫的方法步驟,進行反轉課堂式教學,學生相互評析作品,同時,組織學生在本地防疫政策完全允許並能確保防疫完備、安全的前提下,在居家附近進行油畫寫生。


方法總比問題多!這位山大教授直播戶外寫生?


3月24日,李平老師在洪樓校區校園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風景寫生線上示範課。在寫生示範過程中他講授風景油畫的原理與技法,並藉助中國文旅客戶端為本院學生及社會公眾進行了公益服務。傳統繪畫、新媒體與校園春色相融合的上課方式,不僅使專業學生大為受益,同時也推動了大眾美育,這是藝術學院線上藝術實踐課特色教學中的新收穫。


在戶外寫生直播課程的準備過程中,李平老師自費購買了麥克風、聲卡等器材,提前做好了教學日曆,與其他課程合理協調,切實關懷每一位學生。“作為老師,要考慮學生的感受。”李平老師反覆強調道,也正是這樣的責任心與愛心,驅使著他不斷學習探索各種網絡授課方式,找到最合適的方法。


“雲”上課的日常


在他眼中,直播戶外寫生的授課方式避免了線下學生圍觀的熙攘,音畫同步下學生們能夠直觀地看見老師的每一筆畫作、清楚地聽到老師的每一句講解。儘管疲勞辛苦,儘管鏡頭專注於畫布無法直接實時回答學生的提問,但“方法總比困難多”,在直播課程結束之後,李平老師接著利用騰訊會議為授課平臺,將每一位學生當天的作業製作成ppt,用教師講評分析加學生翻轉課堂討論等方式開展教學。在翻轉課堂上,同學們在他引導下互評作品,打破以往學生各自創作的隔閡,帶動大家深入思考。以往也許只能點評幾位同學的作品,在翻轉課堂上,卻能讓大家的問題都得到解決。“和學生這樣交流是一種精神享受,”李平老師坦言,“更增加了我上課的幸福指數。”


師長之愛,不僅閃耀在課堂上,更關懷著學子的心情。有感於學生對學校的思念,加上自己也十分想念校園,李平老師選擇在山東大學洪家樓校區進行戶外寫生的直播授課,讓同學們通過自己的直播看到校園風物,紓解思念,師生共鳴。從專業視角看,將取景地放在洪家樓校區也有李平老師自己的獨特用意——“創作對象是同學們熟悉的校園,所以接下來一系列的教學工作,不在於繪畫,而在於啟發學生的藝術靈感和發現美的銳利眼光,學會對熟悉的事物進行藝術構思。

課上課下,同學們的學習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放假伊始,許多同學以為不久後就會返校,在放假時只帶了書本,較為沉重的油畫工具大都沒有帶回家;有的同學在條件有限、信號微弱的農村;還有的同學在傳來線上授戶外寫生課的消息時直言“不靠譜”……


然而所有的困難都在與老師的溝通與幫助下逐漸解決:哪怕信號時斷時續,也還有李平老師全天候開放的溝通渠道做後盾;王金波和老師商議過畫具標準問題後通過網購採買了基本的畫具;幾周的高質量的課程之後,他開始思考:“也許線上教育是社會進步在教育方面的一個體現。”班長王程曦坦言:“一開始多少有一點‘摸魚’的心態。”但是,看到李平老師以身作則,在身體處於亞健康的狀態下,於不到四平米的陽臺上接連創作出四十多幅作品,同學們也克服了惰性,努力達到甚至超越老師的標準。同學們的努力與進步,老師看在眼裡,喜在心頭。


方法總比問題多!這位山大教授直播戶外寫生?


談起自己的學生們,李平老師的讚許之情溢於言表。無論課上課下,同學們都及時而積極地反饋、提問,和老師互相配合、互相理解。“學生素質高,課堂的幸福指數高,我們之間的合作非常好,這十分具有紀念意義。”


“作為老師,愛專業、愛職業、愛學生。”李平老師如是說道,亦是如此去實踐。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沒有環境就營造環境。”疫情期間,李平老師每次都以整潔的家居環境、向上的創作心態向學生們做出示範。同時,李平老師創新教學思路,鼓勵同學們圍繞“窗內·窗外”為題,對生活了十幾年的家與熟悉的窗外環境從不同角度進行藝術寫生,生髮出無限藝術可能。“不在於畫什麼,而在於怎麼畫。”其實你的窗外就是風景,疫情困住了我們的身體,困不住我們去發現美和創造美的心靈。


創作者的永恆命題:“愛與責任”


“作為學生,要明確自己在疫情期間肩負的責任。”對廣大學子,李平老師也有許多期冀與真摯建議。“前線的那些醫護人員,那些一線的戰士為我們撐起了這片安全的土壤,我們怎麼能懈怠?怎麼能虛度光陰?”我們沒有停課也沒有停學,在這樣特殊的時期裡,我們要加倍地努力上課與工作。這就是我們能為國家做的最大的貢獻。“見面時,我們要辦一次別開生面的作品展覽。”李平老師深切期許著,“在那之前,我也會一直陪伴大家。”


提及這場戰“疫”中奔赴前線的山大齊魯醫院、山大二院等醫護人員凱旋時,李平老師說:“其實在疫情期間,每個人身上都有責任,包括我們這些創作者。”課程結束後,他放下了手頭的創作,主動請纓,不計回報,開始了山東大學抗“疫”主題大型油畫作品的創作工作。他認為自己所做的“是一位老山大人的奉獻”。當我們站在新展出的作品前,在一幅幅色彩動人的畫作中細細品味,也許從中能感受到李平老師所說的“責任與愛”,細細體會我們一同走過的這個寒冬與春天。


文|張涵絮 薛曉萍

圖|資料 藝術學院

方法總比問題多!這位山大教授直播戶外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