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的"躺赢家长",真是无为而治吗?功夫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最近流行的

最近"躺赢父母"上了热搜榜,也引起了闺蜜群里妈妈们的热烈讨论。闺蜜小眉说:"我现在算是明白了,孩子真的是越管越皮,而且会反弹,我家儿子让贴身管了两个月,我刚一上班在家里就无法无天了,一点自制力也没有,真不如躺赢,不管不问!"

另外一位妈妈提出了质疑"现在这个竞争环境,佛系带娃真的能赢吗?"

最近流行的

其实在我身边,真的有两位这样"躺赢"的父母,不知道你发现这样的事情了吗?以前大家更多在感慨"别人家孩子"的优秀自觉,却忽略了父母教育上的智慧,今天我就借用两位妈妈的例子,给大家分析一下她们的"神操作"。

最近流行的

故事一:懒妈妈带出"独立娃"

朋友的儿子今年7岁了,第一次见面只觉得是一个很调皮的小男孩。我们一起徒步的十五天里,我才见识了什么叫作真正的"独立":

  • 自己搭帐篷;
  • 每天十几公里自己走下来;
  • 给妈妈取水;
  • 出发时自己打包行李,准备路上用品(还包括给当地小朋友的礼物)。
最近流行的

和朋友聊天时问她:怎么能把孩子养得这么优秀独立?

朋友说:"优秀不敢当,独立的原因,可能是我作为妈妈太懒了。"

原来,朋友上研究生时怀孕,生完娃就开始准备考博士,不但学习任务繁重,还要给导师打工顺便带孩子。夫妻两个在异国他乡,又没有老人协助。起初只能借助各种现代手段照顾宝宝,等孩子大一点了,就开始培养他自己管理自己了。

最近流行的

朋友回忆,孩子刚刚会走路,她就开始"使唤"他去给自己拿报纸、拿饼干。还没有水池高,就踩着凳子帮妈妈洗菜。姥姥来探亲时,看到外孙在院子里拿着铲子"除草",还斥责过他们两口子"虐待"

孩子。

但结果却是,别的家长还在为了孩子去幼儿园会哭烦恼时,儿子已经在自己清点要带去的物品,还一脸宠溺的嘱咐她:"我不在家,你别忘了关冰箱门。"

最近流行的

故事二:"除了学习,他们什么都管!"

先生的一位朋友是麻省理工的高材生,有一次我们聊到孩子教育的问题。我向他感叹:现在想要辅导好孩子,家长自己都得成半个专家。如果想让孩子像你这样出类拔萃,估计家长得花一半精力来应对吧!

没想到他却说:"我爸妈恰恰相反,除了学习什么都管。"学霸会有这种家长?

最近流行的

他说,比如自己在家复习,爸爸会过来屡次提醒:"该运动啦,你看你身材都走样了!"。

再比如自己第一次考试失败后,别的家长都会积极的想办法如何复习,他的爸妈却拉着他去塞尔维亚度假;他有段时间被失眠困扰,妈妈第一时间就发现了他的颓丧,

带他出去散步开导他。

朋友回想,说来也奇怪,他们越是不管我,我越是对自己要求高,后来都有点偏执了。别人在父母面前夸我懂事儿,他们两个还说:学生不就是该自己搞定学习的事儿吗?

最近流行的

躺赢父母的智慧,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上文中的两组家长,在我们看来是"无为而治"

的典范,疏于照顾孩子却得到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娃,不管学习却养出了学霸。然而,如果仔细分析他们的养育策略,我们不难发现:躺赢的父母绝对不仅仅是"无为"而已,他们的教育智慧,都用在了那些被我们忽略,却非常关键的细节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最近流行的

1、 关注孩子的习惯养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因为我们不可能永远陪在孩子身边,告诉他们挺胸抬头离桌子一拳,饭前便后洗手饭后刷牙。所以帮孩子将这些内化为行为习惯显得更加重要,爸妈的关注点应该在这里。然而有些爸妈总是会纠结于一时的状况。比如那位"懒妈妈"虽然总是在孩子生活上偷懒,让他自己睡觉自己洗澡,但是每天早上都会雷打不动的带娃跑步,在她眼里建立运动习惯对孩子更加重要。

2、 重视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拿着不理想的成绩单回家,我们大多会质问孩子:"你怎么搞砸了?""你看你,让你不好好学习!""以后每天晚上给我学习三小时!"但是聪明的爸妈,会更关注孩子面对失败时的情绪和态度,并且引导他自己找到问题,激发孩子的自驱力,这样才是事半功倍的好办法。

最近流行的

3、 对孩子"多听少说"

"教育"孩子,并不代表要一直不断地向他灌输理念。我曾经在送娃上学的路上,遇到过一对母女,相伴而行的十几分钟里,妈妈嘴不停地跟女儿讲着在学校应该如何认真听讲,作业笔记怎么记,如果不会怎么标记。我心里想:"为什么你就不能听女儿说说呢?"

作为家长,我们往往陷入这样的误区,觉得自己磨破了嘴操碎了心,但孩子却根本听不进去。在我看来,家长忘了听孩子怎么说,才让教育成了"单向沟通",自然没有效果。

如果能好好听孩子说出心声,多问几句:你怎么想?你打算怎么办?或许就能获得"一句顶一万句"的效果。

最近流行的

4、 不如授人以渔

曾经有一位老师说,当代家长辅导作业一般有两种,一种只盯进度,一种只盯状态。盯进度的家长一会儿推门进来问:"语文写完了没?"盯状态的家长则贴身放手,孩子一有异动,就马上说:"写作业,别走神儿!"。

老师问:"你们当了十几年学生,就不能把自己的学习方法,传授点给孩子吗?"我们每晚耗费好几个小时,或许真的不如和孩子好好沟通,妈妈当年是这样做的,你可以试试,或者用爸爸的方法再试试。辅导孩子学习,我们应该是"导游",却莫名其妙成了"监工"。

凌晨妈妈有话说:

与其说"躺赢"是一种父母偷懒的方法,不如说是一种新的教养思路。帮助我们化繁为简,找出那些在孩子成长中,真正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让我们共勉,做"该放手时就放手,该出手时就出手"

的父母吧!

一位凌晨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我手写我心,点滴都是我带俩孩子的育儿经验。希望我的育儿经验能带给您一点帮助!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