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资源优势 振兴老子故里

涡北街道隶属安徽省涡阳县,地处淮北平原,沿涡河北岸,呈“一”字型,$202线和徐阜铁路穿境而过,1992年3月撤区并乡时由原闸北、河套、凡桥三乡合并而成,因与涡阳县城仅一闸之隔而得名。全镇所辖17个村(居)委会,126个自然村,总人口5.5万余人,区域面积7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1万亩。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4亿元,年人均收入2599元左右。闸北镇是皖北一个新型的农业大镇、旅游名镇、经济强镇和交通重镇,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涡北街道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资源丰富,乡风纯朴,美丽富绕。全街道人民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开拓进取。现已形成独特的三大资源优势:一是煤碳资源丰富。据业内人士称,我镇境内地下煤碳储量达上亿吨,经多方努力,被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由国家计委立项、国务院批准的,在我镇境内的煤矿有三个:涡北煤矿、徐广楼煤矿、张楼煤矿,其中总投资达8亿元、年产120万吨的涡北煤矿,今年将于年底正式出煤。二是旅游资源丰富。我街道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这是钟灵毓秀,具有浓厚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遗存。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就诞生在我镇的郑店村。他所著的《道德经》短短五千言被称为“万经之王”,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精辟论断被视为“自然法则”。世人为纪念他,从我国汉代起,在我镇境内就修建老子庙,又名天静宫。千余年来,老子庙的重修、重建工作断断续续,延至今日。如今高耸巍峨、规模宏大的老子庙及其园区,在海内外各界爱国人士的资助和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积极争取、共同努力下,已初具规模,构成皖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且拉动了我镇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旅游、饮食、住宿、运输、修理等服务业的效益逐年递增。让世界瞩目的涡阳,使涡阳走向世界的目标,正逐步实现。三是农业资源独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林、牧、果、蔬生产为主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喜人景象,广大农民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农业经济。

以农业为基础,以企业为骨干、以商业为龙头的城郊型农业发展格局已初见端倪。尤其近年来,我镇重视林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逐步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林业生态建设为主的生产方式转变。推广栽植优质树种“中涡一号杨”,逐年完善铁路、公路及农田林网建设,并向纵深推进,实现沟河堤坝绿化,不断提高我镇林木覆盖率。现有四旁树木200万株,高标准农田林网3.5万余亩,长势喜人。全镇大力推广种植皖麦38等优质高产小麦,平均亩产335公斤。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蔬菜面积达8000亩,其中河套反季节大棚蔬菜1000亩,年人均纯收入可达5000元,优质果林面积近2000亩。大力扶持面粉厂、挂面厂及粉丝厂等农产品加工业,鼓励发展畜牧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

当前,我街道正在掀起优化经济环境,开展全民创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我镇党委、政府决心依托资源优势,重点在招商引资、寻求合作伙伴上做文章,制定出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涡北街道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8万多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正在逐步呈现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民乐业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村村通柏油路,户户联信息网,人人创新农村的崭新时代已经到来。


依托资源优势 振兴老子故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