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金玉良言: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似精明,长大后基本没出息

北大校长接受采访就针对幼童培养时讲过:聪明的孩子辨别方式有很多,小聪明的孩子主要是看三个点,习惯刷小聪明,长大多数没出息!

北大校长金玉良言: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似精明,长大后基本没出息

有的人富有,有的人贫穷。这都是靠努力才能够达成的,但诱导人不努力的方式远比努力的多。因此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家长把自己的无能转接到孩子身上,让孩子代替自己继续努力。

当家长发现孩子并没有按照要求达到一定的期望值时,家长就会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孩子的身上,时常会对孩子说出"你怎么这么没出息"、"你太让我失望了"这些话来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家长在本身并没有反思过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北大校长金玉良言: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似精明,长大后基本没出息

大家来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样的情况会导致孩子"没出息",而作为家长该怎么样引导好自己的孩子。

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似很精明,长大后基本没出息,家长先别瞎高兴

1:孩子“手脚不干净”喜欢顺手牵羊

孩子在小的时候没有“物权”的意识,觉得只要喜欢就是自己的,记得上次带孩子在小区里玩,门口有一个摆摊卖小玩具的,一个小小的摊子就吸引了十几个小孩,小朋友拿着这个玩具问老板怎么玩,那个玩具怎么玩,老板看起来挺忙的样子,我也站在旁边,后来我看到一个小朋友趁老板不注意拿走了一个小弹弓,就是那种发光的弹一下能飞上天的那种小玩具,虽然没有多少钱,但是站了很久也没见那个小朋友把玩具还回来。

北大校长金玉良言: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似精明,长大后基本没出息

2: 犯错死活不承认,爱找借口

有些孩子犯了错却死活不承认,还找各种理由和说辞就为了证明自己没有犯错,甚至嫁祸给其他人,这样的孩子,他们的父母自以为孩子“聪明”,实则却让孩子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因为在父母眼里只要孩子没有吃亏就觉得孩子是对的,甚至还纵容孩子这样犯错,殊不知这是害了孩子,在一个小的错误面前父母没有及时帮助孩子改掉错误,今后孩子就会犯更大的错误,也会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生活中父母不要被这种表面的现象给误导了,也不要觉得孩子这样是聪明的表现,这样是害孩子不是爱孩子,孩子犯错应该告诉孩子知错就改,而不是找借口推脱,不然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没有出息。

北大校长金玉良言: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似精明,长大后基本没出息

3:爱耍小聪明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很小就懂得耍小聪明以后长大也会了不得,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孩子思维会比较活跃,鬼点子也更多,应变能力也更强,但是家长们要知道往往这种孩子更爱投机取巧,一旦变成了一种习惯,用力过度了反而会遭人反感的,而且如果孩子走偏了,就会想利用自己的小聪明让自己不劳而获,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很懒惰,总喜欢干些投机取巧的事情,这样的孩子今后也不会有多大的出息,也是很难成大事的。

但凡事都是有两面性的,如果家长教育的好引导好,让孩子走上正途,把这种小聪明用到恰当的地方的话,今后不管是对自己孩子家人都是更好的。

北大校长金玉良言: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似精明,长大后基本没出息

父母赋予孩子生命,成为了孩子的父母,也就意味着我们身上多了一份责任,教育好孩子也是我们的责任所在,所以,我们作为父母的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样,父母正确的引导是孩子误入歧途的“良药

我们要知道,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他们背后一定都有开阔眼界和学识的父母。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意识到小编说的问题了。想要做一个开明,有智慧的父母,那我们就要从细节上抓住孩子的问题和优点。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取其糟粕。孩子小时候家长多给孩子看一些绘本,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这套书一共有十个主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诚实守信、不乱发脾气、自我保护、克服恐惧、团结友爱、知书达礼、分享快乐、我能行、形成好习惯

孩子可以借由绘本可以进入自身的内心世界。绘本作为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它的生动趣味满足了孩子好奇的天性,为孩子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

北大校长金玉良言: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似精明,长大后基本没出息

3-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准备一些认知类、行为习惯类、情绪处理、入园小故事类的绘本,还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北大校长金玉良言: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似精明,长大后基本没出息

在3岁之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北大校长金玉良言: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似精明,长大后基本没出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孩子小时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

有一个公式:好的学习习惯+一公斤的气力=培训班+一吨的气力。说明了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感兴趣的家长朋友点击下方“小卡片”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