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高效殺滅紅蜘蛛?一款好用的農藥,沒那麼簡單!

平時種地種果子,最害怕的​應該就要算紅蜘蛛了!

紅蜘蛛(鏽壁蝨等害蟎)個頭都不大,但是繁殖極快,一年繁殖二三十代一點問題都沒有。柑橘、青棗這些賺錢的品種,一遇到紅蜘蛛,能一點錢都賺不到!

這不是平時管理勤快不勤快的問題,紅蜘蛛這些害蟎繁殖極快,平時噴藥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出現越噴越多的情況。

這就造成了市面上對於高效殺蟎藥的強烈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場,也就會催生一些肥料包裝成藥品的情況出現。

三分鐘高效殺滅紅蜘蛛?一款好用的農藥,沒那麼簡單!

上圖的這產品,號稱富含多種營養微量元素,還有很多生物活性菌,而且能當農藥用,不僅蟲卵雙殺,還三分鐘見效……

這些功能特點,就跟市面上保健品的宣傳如出一轍——不僅補充各種身體有益元素,還能延年益壽百病不侵……任誰看了,都很難不心動。

一時間,就有不少種植戶躍躍欲試。

三分鐘高效殺滅紅蜘蛛?一款好用的農藥,沒那麼簡單!

就像那些把效果誇得神乎其神的保健品一樣,這種把肥當藥來用的產品,真正的效果可能並不是來自於什麼細菌,而是其中隱形成分,如果稍不注意,可能損害到的就是作物本身了!

農藥上市前的八十一難

平時在農業生產中,我們會發現來來回回用的都是那幾款舊農藥,雖然一開始好用,但用著用著效果就會越來越差。

小農在跟農戶交流的時候,就有聊過新農藥的問題。為什麼總是好幾年沒見有一款新農藥?難道都沒有人研究農藥嗎?

三分鐘高效殺滅紅蜘蛛?一款好用的農藥,沒那麼簡單!

其實,不是沒有人研究,而是發現一款合格的新農藥實在是太麻煩了!

1.找農藥就像大海撈針

其實,我們儲備的農藥資源並不少,以上面截圖裡面提到的拜耳為例,這家公司從 1863 年成立,從 1878 年開始研究化合物農藥,經過這將近 140 年的研究,現在已經累積起了超過 400 萬種化合物。

但這 400 萬種化合物的效果其實並不明晰,用在哪、怎麼用、有什麼副作用、有哪些禁忌……都需要一個個進行測試,而這還只是農藥創制的第一步。

三分鐘高效殺滅紅蜘蛛?一款好用的農藥,沒那麼簡單!

這一步叫做生物測定,只是需要把化合物噴灑到相應的病菌、害蟲或者雜草上,來觀察藥物效果,如果有效就可以進下一步測試,如果無效就說明這個化合物作廢。

整個過程是農藥創制都要經歷的,過程不難,但卻猶如大海撈針,需要不斷地試錯。

2.需要小白鼠的獨立測試

第一輪測試有效之後,就可以開始進行化合物對環境、動物的影響實驗。

首先是測試直接毒性,將藥為給實驗用小白鼠,如果小白鼠吃了之後死亡就證明這個藥毒性高,就必須放棄。

如果小白鼠直接吃沒有異常,就需要進入第二輪慢性毒藥實驗。看看服藥白鼠會不會致癌,繁殖三代之後會不會產生變異或者其它不良反應。

三分鐘高效殺滅紅蜘蛛?一款好用的農藥,沒那麼簡單!

這一步會產生大量的數據,需要花費的時間也很長,但正是因為這一步驟,才能保證農藥對我們的身體沒有危害。

3.下地,田間試驗

如果藥劑過了小白鼠這一關,就需要進行環境安全測試了。

把藥劑用於田間操作,看看這個藥在土壤中、環境中會產生什麼樣的情況,來判斷這個藥劑是否符合國內的土壤、環境情況。

4.創制農藥整個過程太難了

總而言之,農藥的創制過程涵蓋了工藝研究、製劑研究、田間實驗、毒理學試驗、安全風險評估以及產業化等多個階段,各種實驗加起來至少能有幾十萬次,只有這幾十萬次的實驗指標合格,才能夠獲得農藥管理部門的登記,隨後才能進入市場。

三分鐘高效殺滅紅蜘蛛?一款好用的農藥,沒那麼簡單!

華東理工大學藥物化工研究所所長李忠就直言“這是一條不歸路”,因為過程中哪怕是一個環節除了問題,之前幾十年、數千萬的投資都將打水漂。

也因此,只有少數國家和企業會將精力投入到農藥創制上。

農業藥劑來之不易

我國的第一個獲得自主知識產權登記的農藥單嘧磺隆,從研製到成功,就花了將近 40 年時光才完成。

而後面陸陸續續上市的其它藥劑,耗時也比較長。

我們再回到開頭說的那個產品,資料顯示這家成立於2001年,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想要研發出一款高效除蟎的農藥顯然不太可能,再加上產品始終不以農藥進行登記,其安全性實在令人擔憂。

總而言之,在農業生產上一定要相信正規的藥劑,對於那些掛羊頭賣狗肉的產品,一定要敬而遠之!​

你買農藥的時候被坑過嗎?

在留言區一起聊一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