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渡鄉埡口村:一頭小母豬“脫殼”又脫貧

隆陽區瓦渡鄉埡口村原來是個‘空殼村’,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自從保山學院給埡口村送來能繁母豬‘扶貧豬’後,埡口村逐步的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村集體經濟壯大的好勢頭。

瓦渡鄉埡口村:一頭小母豬“脫殼”又脫貧

保山學院作為瓦渡鄉埡口村的掛包幫單位,在如何幫助埡口村民脫貧上花了不少心思,經駐村扶貧工作隊多方調研,學院最終決定利用學校專項扶貧資金27.2萬元購買保山的本地豬與杜洛克雜交的二元能繁母豬170頭,把豬分散寄養給17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寄養。


保山學院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長 李文高:“埡口這個地方資源貧乏,其它產業很難發展,與校領導、村兩委商議後,計劃由保山學院投入30多萬元,為每一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購買一頭母豬寄養,然後村裡面成立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加貧困戶的模式,生產的每頭小豬收30元歸合作社壯大集體經濟。”

瓦渡鄉埡口村:一頭小母豬“脫殼”又脫貧

瓦渡鄉埡口村:一頭小母豬“脫殼”又脫貧

在保山學院的扶持下,2018年1月埡口村成立了隆陽區順暢養殖專業合作社,將170戶願意發展生豬養殖且有養殖條件的建檔立卡戶吸納為社員。建檔立卡貧困戶張以文寄養了兩頭能繁母豬,其中1頭已產幼仔10頭,死去1頭,剩下9頭,按現在市場價來算,每頭1000多元,預計目前就有9000多元的收入,每頭小豬隻需交給合作社30元,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算著這筆賬老張開心得樂了。


埡口村村民 張以文:“保山學院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和幫助,我們也要把它管理好、養好。”


瓦渡鄉埡口村:一頭小母豬“脫殼”又脫貧

瓦渡鄉埡口村:一頭小母豬“脫殼”又脫貧

張以文說,按每年產2窩幼仔,每窩8頭來算,今年他家預計可增收3.2萬元,家裡4口人,人均達8000元,脫貧完全沒問題。


採用“合作社+養殖戶+企業”的母豬寄養經營模式,不僅節省了合作社規模養殖需要建設場地、聘請養殖人員等費用,還能增加村集體經濟,解決農戶前期養殖缺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而且,養殖能繁母豬第一年所要花費的保險、配種費、疫苗費都由專項扶貧資金補貼支付。日常管理中,合作社把“為民服務、教農學技、帶農入市、助農增收”工作做細做實,建立了人工配種服務站,用專項扶貧資金購買了種豬1頭、人工配種設備,並選拔1名養豬大戶負責服務站經營,實行規範化管理,對貧困戶社員定期走訪,提供技術服務,解決養殖難題。

瓦渡鄉埡口村:一頭小母豬“脫殼”又脫貧

目前為止,埡口村已收到39戶能繁母豬寄養費8670元,預計村集體經濟收入一年能達到5萬元左右。埡口村能繁母豬寄養項目激發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養殖的內生動力,變原來的輸血扶貧為“造血”扶貧,為貧困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保山學院送來的“扶貧豬”讓埡口走上了“脫殼”又脫貧的良性發展之路。


瓦渡鄉埡口村:一頭小母豬“脫殼”又脫貧

記者:宋延齡 田迎麗(通訊員)

製作:張鑫瑞|編審:莽紅升 郭巾菱

電話:0875-2160649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瓦渡鄉埡口村:一頭小母豬“脫殼”又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