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良留学回国的岁月

潘玉良(1895-1977)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女性画家,有“一代画魂”“中国女梵高”之誉。

  潘玉良原籍安徽桐城,1895年6月14日出生于江苏扬州,原本姓张,名世秀。少年时代家境贫寒,父母早逝后不幸被卖入安徽相城的青楼为妓。1913年,潘玉良被皖籍革命党人潘赞化救赎为妾,后随潘赞化旅居沪上,此后随夫姓潘,潘赞化还为她取字玉良,以字行世,晚年自署“潘张玉良”。约1917年以后,潘玉良开始师从画家洪野学艺,1920年插班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研习西画,1921年考取公派赴欧留学生资格,先后在法国国立美术学校、意大利皇家美术学院攻研绘画和雕塑,一度与徐悲鸿成为同学。

潘玉良留学回国的岁月

油画《南京夫子庙》

  1928年7月,潘玉良留学归国,应刘海粟邀请担任上海美专西洋画系主任。当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潘玉良便在上海西藏路宁波同乡会首次举办个人“留欧回国纪念绘画展览会”,以表达国内同行对其绘画事业的关心,惜其旅欧时期不少画作因为遭遇火灾损失,未能一一展出。这次展览,也是现代中国首位女油画家的个人作品展,潘玉良遂开始在国内艺坛崭露头角,引起了多方关注。由于旧时代世俗偏见和个人早年命运等缘故,潘玉良留欧回国后遭到一些自命高贵的人士歧视,坊间难免还存在一些风言风语,因此在沪期间她感到立足此地颇为不易。另外,由于当时潘赞化在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任职,潘玉良遂在1929年初辞去上海美专教职。这年春天,潘玉良应徐悲鸿邀请兼职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教席,每周乘坐三等火车厢往返于上海、南京两地,用其话来说“我是老三等乘客”。

  1929年10月,潘玉良应邀赴日本东京举办第二次个人画展,这亦是首位中国女画家赴日办展,令观者刮目相看。1931年7月,潘玉良继续受聘为国立中大兼职副教授,1932年又同时兼职上海美专,教授西画。

  1932年12月,潘玉良担任中央大学专职讲师,主要教授学生风景油画、静物写生等,直至1935年7月。据昔人回忆,豪爽、开朗而随和的潘玉良寓居南京时衣着简朴,平时就“穿着一双旧平鞋、布衣服”,提着篮子和潘先生上街买东西;执教时“人如其画”,亦较爽快利落,对学生要求严格,批评起人来有时难免言辞偏重,然而“因为完全出于善意”,故学生们都较服气。潘玉良还经常带领大家到南京城内外的风景名胜,以及天津、北平、泰山、曲阜、苏州、无锡、杭州等地,观摩美术馆、拜访名家、观察写生等,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因此她在中央大学任教期间,“极为学生爱戴”。教学之余,秉性好游的潘玉良还抽空游历华山、太行山、九华山、黄山、普陀山等地,不断汲取创作素养,勤奋创作了不少作品。如《倦马》《牛场》《虎丘塔》《钱塘江畔》《北平团城》《九华朝阳》等。1935年5月1至5日,潘玉良第三次个人画展在南京中山北路华侨招待所举办。林森、张继、陈树人、张道藩、蔡元培、罗家伦、徐悲鸿、高剑父等各界名人到会参观。《中央日报》等国内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徐悲鸿、张道藩等纷纷在报端撰文,予以介绍。

  在金陵任教期间,尽管潘玉良追求的西画印象派等风格与徐悲鸿所崇尚的古典写实画风理念有别,但她始终秉持艺术创作的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表现出应有的执着与真诚之心。据吴作人回忆:当初中央大学仅有徐悲鸿和潘玉良画室,任教之初“学生选潘玉良的课比较少,徐先生很着急,动员学生去潘玉良教室”,从中可见彼此间之友情。1936年,潘玉良应刘海粟之邀再任上海美专绘画研究所主任,同年6月2至8日又在上海法租界中华学艺社举行第四次个人画展。但她除了积极参与沪上一些美术交流活动外,与南京仍有艺事交往。

  1936年底,潘玉良受聘为国民政府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展筹备委员,辞去上海美专教职后流寓南京筹备个人画展,并为不久的将来赴法考察做准备,她仍积极参加首都的艺术交流活动,参与发起组织成立中华全国美术会等。1937年6月10至13日,潘玉良第五次个人画展在南京华侨招待所举办,现场“参观者络绎不绝”,再次引起媒介躁动。此后不久,潘玉良便赴欧考察,因“二战”爆发以及后来国内政局变化、潘赞化去世等缘故,潘玉良定居法国,未能重返祖国。1977年6月13日,潘玉良在巴黎去世。根据生前遗愿,所存4000余件画作捐赠给安徽博物馆(今安徽博物院)典藏。

  潘玉良在留学回国期间,创作了不少绘画作品,题材涉及人物、景物以及山水、城市风光等,可谓艺术功力不菲、令人赏心悦目。人们从中可以窥探她在这一时期的作品画格。以其1937年创作反映南京新春元宵节前后繁盛景象的油画《南京夫子庙》为例,整幅画作构图布局饱满,笔触潇洒粗犷,赋彩鲜艳脱俗,着力渲染气氛,明暗冷暖对比呼应,远近聚散虚实处理皆恰到好处。客观物象的阴阳向背,光色灵动跳跃,层次变化丰富,富有绘画的韵律感,暗涌着潘玉良内心炽热的审美情趣。(周安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