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崇禎自縊殉國入手,探析明朝覆亡的歷史必然

引言

公元1644年,闖王攻入北京,由朱明皇室統治了二百七十六年(1368年~1644年)之久的大明王朝覆滅,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帝自縊殉國,自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稱帝,明初歷經、、等盛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百姓也都安居樂業,但到了明朝末期,國家早已不復當初的光輝景象,瘟疫頻發,外敵不斷侵擾,內憂外患致使民不聊生,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大明王朝走到了她的盡頭。

從崇禎自縊殉國入手,探析明朝覆亡的歷史必然

崇禎自縊殉國

也許很多人會想,亡國之君崇禎帝定是一位昏君,這才覆滅了明朝,但其實,從很多不同的層面上來看,崇禎帝都算是一個賢君。也許他的治國能力不是那麼的強大,但他應是已盡了自己所能去治理國家,不過晚明時期的複雜時局加上他的性格缺陷最終還是沒能阻止明朝的滅亡,而他。

據史書記載,崇禎帝是古代歷史上少見的非常勤奮的皇帝,不但勤於政務,生活上也很節儉,完全沒有很多皇室的奢靡做派。是難得的清流皇帝。很多史書對其稱讚有加,明朝末期閹黨專權崇禎帝即位後,決心剷除閹黨,改革朝政,取得了很大成效,到此我們可以看到,崇禎是一個有能力,也有手段的君王,這也是他雖然是亡國之君,卻並未招致罵名的原因。

不過,崇禎帝也有很多的性格缺點,這些缺點為他的治國強國之路增添了很多的阻礙。他性格多疑,剛愎自用,不相信手下官員,很多事只能自己親力親為,但憑其一人之力實在難以挽救當時的局面,非常多的治國政策根本無法推行下去,復興大明王朝之路非常的艱難,崇禎帝眼看帝國走向沒落與滅亡,無力迴天。

今天,我們就從崇禎自縊殉國入手,探析一下,什麼說明朝覆亡是歷史的必然。

從崇禎自縊殉國入手,探析明朝覆亡的歷史必然

崇禎帝非常的勤政

明王朝遺留問題多,積重難返

崇禎成為亡國之君,其本身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歷代明朝君王留下的問題,也間接或者直接導致了明朝的滅亡,明朝皇帝有很多荒淫無道之君,到明朝後期更是嚴重,有迷信道教的嘉靖皇帝,尋仙問道已至痴迷;有28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還有深色犬馬的朱常洛,如此種種,留給崇禎的帝國,已經是一塊燙手的山芋。

明朝的祖制也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崇禎的困境,明太祖時期,其體恤百姓,賦稅極低,此後的明王朝也一直在奉行低稅收政策,農業稅不高,商業稅更低,所以直接導致了明朝的國庫並不充盈,這種情況平時是很利於經濟發展的,但一旦打仗,就需要軍費,朝廷沒錢出軍費就得增加稅收,這就會讓百姓的生活壓力增大。

《明史》記載:崇禎時,遂括古錢以供爐冶焉。關市之徵,宋、元頗繁瑣。明初務簡約,其後增置漸多,行齎居鬻,所過所止各有稅。其名物件析榜於官署,按而徵之,惟農具、書籍及他不鬻於市者勿算,應徵而藏匿者沒其半。

從崇禎自縊殉國入手,探析明朝覆亡的歷史必然

李自成起義

而且明末時期,文官集團勢力強大,文官們把持朝政,壓抑皇權,國家制定的很多政策此時變得不是從全局考慮,而是從文官集團的利益考慮,明末的很多國家政策讓商業發展迅速,農業發展受到抑制,糧食減產,百姓吃不飽,還得繳納重稅,無法生存,只能起義造反。

此時的明王朝像極了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急需神醫出手相救,可是崇禎並不是那個神醫,他想盡了辦法,卻根本找不到對症的藥方,他做了各種的嘗試,可是卻絲毫不見成效,反而病情更加嚴重,在他的統治之下,清王朝越來越虛弱,病倒是早晚的事情了。

朝廷無人可用,處境尷尬

崇禎帝即位之初,在文官集團的幫助下剷除了為首的閹黨,但與此同時文官集團的權利卻大了起來。崇禎無奈只能再想盡辦法去削弱文官集團的權利,君臣離心,崇禎陷入無人可用的尷尬境地,還要去鎮壓農民起義軍和抵擋後金的侵擾,這無疑讓他分身乏術。

由於不相信文武百官,他頻繁地更換朝廷官吏,崇禎一朝的官吏更迭的頻繁程度堪稱歷史之最,崇禎在位17年間,輔臣更換50餘人,可見崇禎對文官的信任程度極低,皇帝的不信任讓很多有志之士不敢挺身而出為國效命,人才匱乏,無奈之下,崇禎帝竟然開始培養宦官為其所用,使局勢更加糜爛,這樣的局面反映出崇禎在對人才的知人善用這方面是有所欠缺的。

從崇禎自縊殉國入手,探析明朝覆亡的歷史必然

東林黨人眾多

崇禎在位期間,也不是沒有得力大臣,袁崇煥便是其中最有名的將軍,可以說是明朝的依仗,可是己巳之變以後,崇禎聽信了袁崇煥已經叛國的謠言,將袁崇煥下獄,崇禎聽信魏忠賢餘黨以及袁崇煥曾經得罪過的人的挑撥,將袁崇煥凌遲處死。

《明史》記載:六月癸丑,流賊王嘉胤陷府谷,米脂賊張獻忠聚眾應之。己未,授宋儒邵雍後裔《五經》博士。辛酉,禮部尚書溫體仁、吳宗達併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秋八月癸亥,殺袁崇煥。

君臣離心,互不信任,崇禎有力挽狂瀾之心,卻無力挽狂瀾的實力,在大臣眼裡,王朝是他崇禎的,與我何干,在崇禎眼裡,他需要得力的人才,可以幫他分憂,卻無人可用,在崇禎這裡,這是一個無解的死循環,而且愈演愈烈,直到王朝崩潰,才告一段落。

內憂外患,明朝風雨飄搖

除了遺留下來的爛攤子和朝中君臣關係需要處理之外,崇禎在位期間,民間天災不斷,先是大旱,乾旱持續了兩年,這期間餓殍遍野,之後瘟疫肆虐,而這種瘟疫很可能是天花,此外鼠疫,蝗災接連發生,本就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更是雪上加霜。

《明史》記載:時內殿奏章房多鼠盜食,與人相觸而不畏,亦鼠妖也。至甲申元旦後,鼠始屏跡。又秦州關山中鼠化鵪鶉者以數千計。十五年二月,群鼠渡江,晝夜不絕。十月,榆林、定邊諸堡鼠生蝦蟆腹中,一生數十,食苗如割。

更可怕的是此時的朝廷根本拿不出應對措施,只能眼睜睜看著災情肆虐,自然災害的威力何其巨大,直接導致了明朝國力持續衰退,連年的饑荒,有些地方已經出現了人吃人的情況,可見災情何其嚴重,百姓能活下來已經十分困難,根本沒有餘力承擔賦稅。

從崇禎自縊殉國入手,探析明朝覆亡的歷史必然

明末鼠疫肆虐

比起內憂,外患也讓崇禎憂心,滿清的虎視眈眈,使得崇禎到處要用兵,用兵就需要籌集大量的軍費,而崇禎也是真窮,只能想辦法增加農民的賦稅,惡性循環,雪上加霜,重稅之下,民心不在,為了活下去,農民起義就必然的爆發了,內外夾擊,至此明朝的覆滅就這樣成為了必然。

至此的大明王朝似乎有了定數,天災之下,任你有十八般武藝,卻無用武之地,打仗其實他的財力和人力,天災之下,財力凋敝,百姓生存艱難,既無人又無錢的明王朝沒有了翻身的籌碼,農民起義不斷,滿清虎視眈眈,似乎崇禎真的變成了眾矢之的,他想強國,但是他不能,他也沒有條件強國。

結語

在與幾方勢力鬥爭的過程中,明軍接連潰敗,終於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兵開始包圍北京,三月十七日,農民起義軍圍攻京城。十八日晚,崇禎帝與貼身太監登上煤山(今北京景山),在一顆歪脖樹上自縊身亡,結束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時年33歲。

崇禎帝自縊之前,在其藍色袍服上寫上:"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可見他對百姓還是存有深切的憐憫與關愛,無力拯救國家與子民,他應該也是含恨而終吧,縱觀其一生,他也曾努力的爭取過,縱然失敗了,但崇禎帝也可算是一個不是亡國之君的亡國悲劇人物了。

從崇禎自縊殉國入手,探析明朝覆亡的歷史必然

崇禎帝自縊處實景

儘管做了亡國之君,崇禎帝仍是一位引起很多後人同情的皇帝,這其中還包括他的對手闖王李自成。從明朝整個歷史上來看,較之前任的神宗、熹宗,甚至明朝中後期的多數皇帝,崇禎帝治國救國的責任感與雄心更強,但無奈他生不逢時,有時一代明君的塑成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吧。

明王朝的滅亡是多方因素促成的,崇禎帝在這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是很複雜的一個角色,但可以明確的是,國家的滅亡並不是崇禎帝一人造成的,經過多方面的分析,我們對那一段歷史已有了一個更深的理解和更加客觀的看法。正如那句話所說:"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當我們對一段歷史分析的更透徹,我們離真相就更近了一步。

參考史料:《明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