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风险管理无处不在——这位投资奇才的成功不是偶然

风险月报 | 让风险管理无处不在——这位投资奇才的成功不是偶然

风险月报 | 让风险管理无处不在——这位投资奇才的成功不是偶然

风险月报 | 让风险管理无处不在——这位投资奇才的成功不是偶然

截至4月20日,中泰资管风险系统对各大的系统评分情况如下:

沪深300指数的中泰资管风险系统评分为31.08,本月略高于低风险区域的阀值,长期看权益资产的性价比依然较高。


沪深300估值回升到在18%分位数附近,股权风险溢价处于历史极低值,基本面整体风险分值在27分,基本面看依然是性价比极高。


随着市场的上涨,市场情绪有所修复,市场拥挤度和高风险股票溢价有所上升,隐含波动率快速下降。

风险月报 | 让风险管理无处不在——这位投资奇才的成功不是偶然

风险月报 | 让风险管理无处不在——这位投资奇才的成功不是偶然

数据来源:中泰资管;数据截至2020年4月20日

股市潜在风险提示:

风险月报 | 让风险管理无处不在——这位投资奇才的成功不是偶然

• 新冠疫情全球爆发继续发展,情绪层面释放后又开始修复,但疫情对经济的实质影响短期无法估量,我们仍然需要关注疫情的发展。


• 短期疫情的过度发展仍存可能性,仍然是只不可预计的黑天鹅,而疫情的长期影响则是不可忽视的灰犀牛。


• 地产风险又是国内不可忽视的灰犀牛,积累的越久风险越大,谨慎地产风险爆发引发的资产价格波动。


• 2020年是地缘政治的大年,重要国家的大选以及周边形势的敏感,事件的发生可能导致资产价格波动加大。


债市的中泰资管风险系统评分为50分,处于中性风险区间。

当前债市优质资产收益率及信用利差处于历史低位,低等级信用利差处于历史高位。10年国债收益率处于历史1.8%分位数;AAA、AA+评级中票短融的1年期信用利差分别处于14%、15%的历史分位数水平,3年期处于28%、30%的历史分位数水平;AA-评级中票短融的1、3年期信用利差分别处于90%、93%和28%的历史分位数水平。


因疫情冲击,2020 年一季度GDP 同比下降 6.8%,较 2019 年四季度降低 12.8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9.8%,环比折年率下降33.8%,增速创近 50 年的历史新低。


经济下行压力在2月疫情扩散期达到峰值,3月疫情转向控制期,但经济修复并未如市场预期出现全面回暖,而是分化为工业改善,但服务业疲软。第二产业用电量3月当月同比增速由-14.6%反弹至-3.1%,但第三产业用电量由2月的-10%下降至-20%。


当前外需因疫情扩散悬崖式下滑,疫情防控常态化令国内消费修复缓慢,财政刺激政策对总需求扩张的乘数效应下降,货币政策仍存在进一步宽松空间。中央政治局会议3月27日要求“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和实施力度”,4月17日进一步强调“形势严峻前所未有”,“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


尽管10年国债收益率处于2002年以来最低水平,但10-1年利差、中美10年利差、低评级信用利差依然处于历史高位,国债收益率曲线有望由牛陡转向牛平。

风险月报 | 让风险管理无处不在——这位投资奇才的成功不是偶然

数据来源:中泰资管;数据截至2020年4月20日

风险点:

风险月报 | 让风险管理无处不在——这位投资奇才的成功不是偶然

1. 疫情二次扩散,将加剧经济下行和通缩压力,货币政策有进一步放松空间。


2. 第三产业用电量大幅增长,表明消费需求显著改善,经济增长压力与通缩压力减轻,货币政策放松的必要性下降。


大宗商品黑色板块的中泰风险系统评分为65,处于在风险中性偏高区间,长期隐性风险依然偏大。


现实严峻的基本面得到缓解,短期需求恢复较快,去库存也较快,但产量恢复也较快,可能导致去库的放缓。


市场情绪较为平淡,波动率显著下降,成交平淡,不是市场关注的热点。


多头预期依然看短期需求的快速恢复以及政策的出台,空头则着眼于更长的需求下滑。

风险月报 | 让风险管理无处不在——这位投资奇才的成功不是偶然

风险月报 | 让风险管理无处不在——这位投资奇才的成功不是偶然

数据来源:中泰资管;数据截至2020年4月20日

黑色板块潜在风险提示:

风险月报 | 让风险管理无处不在——这位投资奇才的成功不是偶然

• 长期需求端风险累积的巨大的泡沫依然存在,可能转变成巨大的下行风险。


• 现实和预期的博弈,疫情的影响是实质的,长期的基本面压力巨大,但政策和需求快速恢复的预期仍存在。


风险月报 | 让风险管理无处不在——这位投资奇才的成功不是偶然


让风险管理无处不在

——这位投资奇才的成功不是偶然

风险月报 | 让风险管理无处不在——这位投资奇才的成功不是偶然

2007年8月的一天,迈克尔·普拉特坐在他橙色基调的办公室里,盯着愈发疯狂的市场,他仍然持有90亿美元的股票市场头寸,这让他非常不安。突然, LIBOR毫无征兆的快速上涨了10个BP,在这他10多年的职业生涯未曾出现,这种感觉让他非常紧张和害怕。他迅速找人查看银行资产账户杠杆统计数据。数据显示,英国最大的一家银行是60倍杠杆,它的资产是世界GDP的7%,是英国GDP的150%。他猜测,因为它的敞口太大,所以银行不愿意相互借钱,他手心开始出汗,他认为整个金融系统大家都使用了过大的杠杆,这非常的危险,但火热的市场依旧在进行,他旗下产品刚刚赚取成立以来最大的单月收益,他并没有做任何的动作。


几个星期后,他受邀在一个投资者会议做了一次演讲,他从来都不做任何演讲准备,他总是喜欢即兴演讲,而这次他慷慨陈词地论述全球会进入信用危机,股市会崩盘,市场会走向毁灭。在他讲完之后,场馆一片死寂,每个人都用怪异的眼神来看他,会场200多个人都以为他不是失去了理智就是疯了。


在这次演讲之后,他才醒悟过来,他认为市场情绪过于的狂热,系统内到处都是过度的杠杆行为,但人们却不自知,“LIBOR突然上涨了10个BP”也许是第一条裂缝,后面可能出现极大的危机。他立即召集股票投资组合的负责人,将 90亿的股票头寸结清了,他不想持有这些垃圾。


后面的几天,他持续观察到LIBOR-OIS的利差的扩大,他认为市场出现了流动性的风险,系统内过度的杠杆行为可能无法维持,市场即将崩盘。


他迅速召集主要的头寸负责人,对公司所有产品的头寸进行调整,清除股票资产,清除杠杆交易,尽可能做多固定收益产品,不暴露敞口。


随后,市场开始崩盘,他旗下产品的产品顺利的躲过金融危机,并且赚到了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年度收益。


他在金融危机的故事,也许没有大空头的主角那么亮眼,但是他依靠对于风险敏锐的直觉,以及对于过度狂热的市场情绪的警惕,完成了一次完美的风险管理。

这个故事来自于《对冲基金奇才》第八章,主角是迈克尔·普拉特,他的标签是“风险管理的艺术与科学”。

8年前,在我刚踏入这个市场,有幸读到杰克·施瓦格的这本书——《对冲基金奇才》。这本书非常让我着迷,书里讲述了一个个关于对冲基金大佬的故事——一叶而知秋的科尔姆·奥谢,喜欢错误的雷·达里奥,量化的鼻祖和创新者爱德华·索普,创造神奇公式的乔尔·格林布拉特。


而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就是关于迈克尔·普拉特,一个着迷于风险管理的对冲基金奇才。

迈克尔·普拉特于2000年创立自己的对冲基金BuleCrest,12年的运行期间,他主导的交易策略费后回报接近14%,但最大回撤不到5%,收益回撤比超过3。更值得称赞的是,这个交易记录涵盖了2008年金融危机,5%的回撤是很多对冲基金当时单日的损失。BuleCrest产品的低风险特征并非偶然,迈克尔·普拉特在他的方方面面——交易、策略设计、公司整体构架,无一不是体现了科学而又严格的风险管理的特征。

这次,我们就来分享一下这位依靠风险管理出名的对冲基金奇才,当我们较为充分的认识他,我们会发现他的成功不仅仅来自于敏锐的嗅觉,他无处不在的风险管理体系才是他成功最关键的因素。


风险月报 | 让风险管理无处不在——这位投资奇才的成功不是偶然


迈克尔·普拉特的职业生涯

风险月报 | 让风险管理无处不在——这位投资奇才的成功不是偶然

迈克尔·普拉特从小就接触金融市场,而这一切的启蒙人是他的祖母——一位股票长期投资者。祖母从小感兴趣的不是为他烤蛋糕,而是关心他想交易哪只股票。在这种氛围下,普拉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交易股票。在他十二三岁的时候,他每周都看《Investors Chronicle》的杂志,到了14岁,他就对每个公司的数据了如指掌,而那时他就已经赚了2万-3万英镑。


在那之后,一直到大学期间,他的交易生涯非常的顺利,直到1987年10月19号的股市崩盘。当天,他损失了账户的50%,他也卖掉了所有的头寸,承担了损失,那是他生涯唯一一次巨额损失。


普拉特和达里奥一样,在巨大损失之后就开始思考风险管理的问题。

1991年从伦敦经济学院毕业后,他加入J.P.摩根交易固定收益衍生品,在公司八年,他做得很成功,一路晋升为伦敦的董事总经理,在2000年他离开J.P.摩根,创办了BuleCrest,这家对冲基金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

BuleCrest的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月报 | 让风险管理无处不在——这位投资奇才的成功不是偶然

这个故事最让人称道的就是普拉特构建的无处不在的风险管理体系。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名投资经理,但和其他对冲基金“独挑大梁”式管理模式不同的是,他旗下有非常多的投资经理,并且都分配了头寸。


所以,与其说他是一名投资经理,不如说他是一名组合配置经理。他对于风险的认识以及对于投资的理解,帮助他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配置和风险管理框架,这套框架用来管理他旗下投资方向各异的投资经理。


这些投资经理首先是提供了丰富的收益来源,风险被充分的分散掉;然后,每个经理被赋予极少的止损额和风险度,于是每个投资经理潜在的损失都很小,于是形成损失有限、收益无限的期权式机构。


因此,独特的管理模式和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帮助普拉特创造了非常稳健的业绩。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探讨下他无处不在的风险管理体系。

1. 选择投资经理环节——身经百战、懂得认错

迈克尔·普拉特的风险管理在招聘投资经理上面就已经开始了。他说,他需要的,是知道会发生什么、身经百战的人,而不需要从未做过交易的分析师和经济学家。


在他的职业生涯,他招聘过很多分析师和经济学家,他用这些人的观点赚过很多钱,但是分析师自己却很难赚到钱,他发现分析师和经济学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视甚高、过于自负,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而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导致出现过大的单笔亏损。

普拉特喜欢那些身经百战的人,这些人知道市场一直是对的,不管你什么原因亏钱,都是自己错了。他举了一个例子,他聘用了这么一个投资经理,这家伙通常在每个周日早餐前,从玩扑克牌的醉汉手里赢钱,因为这些醉汉不擅长玩扑克牌,但酒精的作用让他们自信心膨胀。这就是普拉特喜欢的投资经理,了解什么是优势。


风险月报 | 让风险管理无处不在——这位投资奇才的成功不是偶然


2. 头寸分配的分散化机制和强制止损机制

普拉特非常重视分散化的工作,他们在150多个市场进行交易,另外他在源头上做足了分散化的功课,这个源头就是他的头寸分配。他把头寸分配到七个不同的小组,这七个小组采用不同的策略、交易不同的行业,7个小组有短期利率的专家,有波动率曲线的专家,有外汇交易的专家,有通货膨胀的专家。通过头寸分配的分散化,让他们各自的策略在源头上就做到了不相关。

另外,他对每一个小组内的投资经理都采用非常严格的强制止损机制:每一个投资经理都会分配到一笔初始资金;如果一个投资经理亏损了初始资金的3%,就需要归还初始资金的一半,如果他又损失另外的3%,那他就需要全部归还资金,他的账户需要拍卖。


另外,如果一个投资经理有盈利,那他的止损点就会上调。比如,一个投资经理分配了1亿美元的配置,初始的止损额的300万美元,如果他赚了2000万美元,他的止损点就是2300万。


这种强制止损机制,每年1月1日就会重新开始,也就是每个投资经理每年都是从3%开始的。


按照连续3%的损失削减交易员资金结构的方式,相当于每一个投资经理都是一个期权,这让BuleCrest整体策略的收益特征呈现损失有限,收益无限的不对称结构。

而普拉特只负责配置头寸和风险管理,他不会干预投资经理的头寸,他说如果他干预了投资经理的头寸,那么这个头寸就应该是我的,而不是这个投资经理的。他认为,投资经理要么独立,要么就不存在。


分散化的工作,以及通过强制止损构建的非对称结构,让他的组合表现的非常稳健。

3. 风险管理小组

另外,BuleCrest还有一个7人组成的风险管理小组在做具体的风险管理工作。


风险管理小组的一项工作是关注相关性的变化,他们认为控制相关性是风险管理的管理,他们通过一系列的不同方法来关注相关性的变化。


虽然7个不同小组采用不同策略进行交易,但仍然存在7个小组都在表达一个方向交易的可能性,这个时候,分散化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组合潜在风险会上升,所以,风险管理小组会更多是关注整体组合的相关性问题,避免过大的单方面的风险暴露。


风险管理小组的另一个工作是对检查投资组合,以便于找出影响组合表现的漏洞。他们会询问交易员,让他们描述投资组合潜在的损失会出现在哪些头寸上,这样风险管理小组基本上就能知道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状况。


风险管理小组还会根据组合情况做相关的压力测试情况。


风险月报 | 让风险管理无处不在——这位投资奇才的成功不是偶然


4. 普拉特的最小化损失原则

普拉特自己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投资经理,他自己的头寸也实行3%的原则,但他从来没有碰过3%的红线,最小化损失的原则已经深入骨髓。从他交易的那一刻起,风险管理就开始了。普拉特如果想要表达一个观点,他会思考多种交易工具和模式来实现这个观点,并采用相同回报下损失更小的那个交易模式。另外,他会实行严格的止损机制,普拉特每天都评估他的头寸,反复问自己今天是否会做同样的交易,如果不是,他就会结清头寸。

而他旗下的投资经理也实行这种严格的风险控制,他们在表达观点的时候,尽可能选择风险更小更可控的方式。所以,在他们的投资思维里面,首先想到的是风险,然后是交易方式的实现,最后才是收益。

而讲到什么原因会实行这么严格的风控措施,他认为巨大的损失需要更大的收益来回本是显而易见的,但损失会给投资经理造成心理障碍,以至于丧失正确的思维习惯而错失赢钱的机会,这一点是更为重要的。普拉特也形象的描述了一个投资经理损失之后的心态,“你感觉自己是个傻瓜,无心做任何事情,接着在你的枪里没有子弹的时候,巨大的猎物从你身边经过”。


所以,BuleCrest的低风险特征不是偶然的,首先普拉特自己是个极度风险厌恶且极度着迷于风险管理的人,然后普拉特从风险管理出发设计了自己公司的整体投资框架,并根据自己的认知创造了一套风险管理体系来管理他的对冲基金,他在人员招聘、头寸分配、交易实施等等方方面面都体现出风险管理为第一原则的特征。


本文大量摘选《对冲基金奇才》第八章,这是本书我最喜欢的一章。对于风险管理,笔者一直在研究和实践,我们公司也把“风险管理创造价值”作为我们的slogan,并形成我们自己的风险管理文化。


永远警惕风险,永远追求风险收益比,风险管理创造价值,我想我们和普拉特至少在价值观上是一致的。

本书之后,BuleCrest也经历重重变迁,公司重要合伙人Braga在2015年离开BuleCrest创立Systematica Investments, 同年BuleCrest退还外部投资转为私人合伙企业,只管理内部资金。公开可查的数据显示,在2012年之后BuleCrest依然保持了理想的表现。

当我们少犯错误,其实我们就离成功很近了。

风险月报 | 让风险管理无处不在——这位投资奇才的成功不是偶然

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材料仅供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资者阅读,不得视为要约,不得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复制、转发或其它扩散行为,管理人对未经许可的扩散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