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詔國力強盛,多次進犯西川,為何被高駢輕易擊敗?

曾驅萬馬上天山,風去雲回頃刻間。

今日海門南面事,莫教還似鳳林關。

——唐·高駢《赴安南寄臺詞》

南詔屢屢進犯南疆

晚唐時期,朝廷對天下的控制十分虛弱,各地的藩鎮節度使紛紛擁兵自重。皇帝大多崇信宦官,導致朝政十分的混亂。

內有奸臣當道,外有武將割據,國力大不如前,導致周邊的異族紛紛對大唐虎視眈眈。在帝國的南方,威脅最大的外患是南詔國。

南詔國力強盛,多次進犯西川,為何被高駢輕易擊敗?

南詔都城

南詔本是唐玄宗時期扶持起來的藩屬國,雲南地區原本部落眾多,唐玄宗為了利用這些部落對抗強大的吐蕃,於是扶植其中的一個部落——南詔部,支持其兼併其他的部落,統一了洱海地區。

但是建立了國家之後的南詔卻並不願意繼續受到大唐的擺佈,從天寶年間開始,大唐就與南詔戰鬥不息。

由於南詔地處熱帶,森林密佈,北方的士兵難以忍受當地的氣候,戰鬥力大打折扣,所以幾次征伐之後,大唐損兵折將,但是卻奈何不了南詔國。

安史之亂之後,大唐國力大不如前,再也難以發動對南詔的征討,於是南詔國進一步做大,開始頻繁的入侵西川、安南地區。

唐軍在南方兵力有限,只能被動的防守,由於需要防守的區域廣大,只有敵軍集中兵力攻擊一點,很容易就可以突破唐軍的防線。

唐朝後期,南詔是南方最為主要的威脅,直到一位名將的出現,才改寫了戰爭的走向。

高駢出身名門

高駢是晚唐最為著名的將領,一生對朝廷十分的忠誠,多次被朝廷委以重任,奔赴最為危機的戰場,被視為朝廷的救火隊員。

南詔國力強盛,多次進犯西川,為何被高駢輕易擊敗?

名將高駢

他是唐憲宗時期名將高崇文的孫子,家世十分的顯赫,由於出身將軍世家,從小就受到良好的軍事教育。

高駢成年以後,先進入禁軍,擔任基層軍官,後來憑藉家族的廕庇,成為駐守西北的一名將領,率領一萬五千名士兵防禦吐蕃軍隊。

西北戰場出現過很多的名將,是因為這裡聚集了大唐最為優秀的將領與士兵,戰場局勢最為複雜,但凡可以在與吐蕃的戰爭中取得勝利的將領,都是身經百戰富有韜略的戰場老手。

擔任安南都護

公元859年,南詔軍隊大舉進攻安南地區,當地的唐軍實力十分的弱小,難以抵抗二十萬南詔軍隊的入侵。

唐朝的安南的統治迅速的土崩瓦解,南詔佔領了大部分的城池,如果坐視南詔完全佔領安南,則南詔將會在南方對大唐形成從東到西幾千裡的包圍圈,那個時候,嶺南與西川都將暴露在南詔的兵鋒之下。

為了抵禦南詔的入侵,唐懿宗任命高駢為安南都護,率領手下的一萬五千精兵前往安南收復失地。

擊敗南詔威名遠揚

南詔已經佔據了安南數年之久,在當地駐紮有一支兩萬人的軍隊,當地的土著也被南詔軍隊組織起來,成為一支偏師,約有一萬七千人。

南詔國力強盛,多次進犯西川,為何被高駢輕易擊敗?

唐軍攻破交州

高駢帶領的唐軍不過只有一萬五千人左右,兵力上處於劣勢,而且北方士兵不熟悉南方的氣候,也不善於在河網縱橫的南方地區作戰。

為了能夠一舉打垮南詔軍隊,高駢帶領大軍到達前線以後,並沒有立即發動進攻,而是先讓士卒熟悉新的作戰方式,經過半年多的訓練,他的士兵已經足以應付南方的戰場。

於是在公元869年,高駢渡海向駐守安南的南詔軍隊發動反擊。大軍一路所向披靡,迅速擊敗了南詔軍隊在沿海地區的抵抗。

唐軍首要的攻擊目標是安南的首府交州城,佔據交州以後,就控制了安南最為富庶的地區,軍隊可以得到補給,也可以依託堅固的城池得到休整。

南詔軍隊由於前期作戰十分的順利,所以並沒有防備唐軍的反擊,在安南的防守十分的鬆懈。交州城雖然有一萬名南詔守軍,但是他們卻沒有準備足夠的糧食,也沒有加固城防工事。

南詔國力強盛,多次進犯西川,為何被高駢輕易擊敗?

晚唐的形勢

所以在唐軍大舉進攻之下,南詔軍隊由於準備不足,反而希望速戰速決,儘快的打敗唐軍。

於是南詔軍隊選擇出城與唐軍進行決戰,唐軍都是來自西北戰場的老兵,各個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戰鬥力遠遠強於南詔的守軍。經過一天的戰鬥,南詔軍隊大敗,殘部倉皇逃亡,唐軍順利的收復了交州城。

其他城池的南詔守軍見唐軍如此強悍,也都不敢主動與唐軍作戰,高駢率領唐軍各個擊破,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收復了整個安南。

唐懿宗為了鞏固安南的防務,設置靜海軍節度使一職,負責管理安南的軍政事務,高駢成為了靜海軍的第一任節度使。

安南之戰的勝利不僅讓大唐朝野上下都知道了高駢是一位能征慣戰的良將,也讓高駢在敵國南詔贏得了威名,這也為後來他輕易的在西川擊敗南詔軍隊打下了基礎。

西川大捷改變戰局

安南之戰結束不久,南詔大軍於公元875年,再次向西川發起進攻。西川歷來是南詔的主要進攻方向,幾年之前南詔就曾經打敗西川唐軍,攻破了成都城,南詔軍隊大肆擄掠財物與人口,成都飽受蹂躪,城市破敗不堪。

此次南詔軍隊兵力雄厚,動用舉國之兵三十萬攻打大唐,主力進攻西川重鎮雅州,偏師攻打播州地區。

南詔國力強盛,多次進犯西川,為何被高駢輕易擊敗?

唐朝騎兵是取勝的關鍵

大唐軍民無不驚恐,幾年之前的慘狀依然歷歷在目,如今南詔再次大軍壓境,城池淪陷只是時間問題。

此時大唐皇帝已經是唐僖宗,他緊急命令高駢馳援西川,由於路途遙遠,步兵顯然難以奏效,高駢於是帶領五千精銳騎兵,星夜馳援西川,在南詔軍隊沒有預料的情況之下,進入西川戰局。

高駢大軍的突然出現令南詔軍隊十分的恐慌,安南之戰已經讓南詔人十分畏懼高駢的威名,南詔軍隊出現了信心動搖。

高駢抓住戰機突襲了正在圍困雅州的南詔軍隊主力,雖然唐軍兵少,但都是精銳的騎兵,行動迅速,南詔軍隊作戰失利,倉皇渡河逃亡,幾十名南詔酋長被唐軍俘虜。

南詔國王由於連續被高駢擊敗而鬱鬱而終,繼位的南詔國君大多沒有大的才能,南詔從此再也沒有發動過對大唐的進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