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返校在即,優質父母都做到了這3點

隨著疫情在全國得到控制,家裡的神獸們即將陸續返校上課了。經過漫長等待到來的開學季,也就是新冠疫情後的校園生活,相比從前,一定會有很大不同。


一個小視頻道出了疫情之下的國人狀態:全民成了廚子,醫護成了戰士,機關幹部成了門衛,老師成了主播,家長成了班主任,只有孩子們依然是神獸。


不久前,中國少年報微博刊登了一個少兒萌寶社區視頻,畫面裡隨機採訪了開學第一天的學生和家長,大家喜悅的心情溢於言表。網友評論:這是讓所有人都興奮的一次開學。


孩子返校在即,優質父母都做到了這3點


兩位學生面向話筒快言快語,表達心情:喜歡開學,因為在家裡待得實在是太久了。


一位爸爸在孩子關上車門走向校園那一刻,坐在駕駛室裡搖頭晃腦,舞動雙拳,隔著屏幕你都會感受到他心裡的得(dei)勁兒;


還有一對寶貝爸媽,走在上學的孩子身後,在六親不認的舞步裡,走著走著竟默契地擊臀相慶,儘管留給人們兩個背影,一種爽歪歪的心境卻不自覺地流出畫面……


這真是:大路通天,各走兩邊,不再糾纏,各自成全。


春去春又歸,愛心永相隨。雖然曾經整日與神獸為伍,鬥智鬥勇,老母親們為孩子的開學還是傾盡心血。


01

超長假期 孩子難免會有惰性


在這個前所未有的超長假期,禁足在家的孩子們難免會產生惰性。


退出“江湖”已好久,同事小李家的孩子告別了上學時的早出晚歸,省去了老師的耳提面命,常常連網課打卡也是在被窩裡進行,精神狀態沒調整好,學習效果難免打折扣。


有個網友這樣自嘲:家裡亂得沒處下腳,放眼一望,堪比案發現場。出門不是她在溜娃,而是娃們在溜她,平衡車上的兩個娃高喊著衝啊,剩下老母親在風中奔跑……


一位寶媽在娃們的大呼小叫中,偷得片刻寧靜,剛剛坐在馬桶上看看手機,廁所門被一陣緊拍:“媽媽,媽媽,快出來,你看我新做的手工像啥?”


同樣還是由於超長假期,帥帥小朋友的作業寫完了,開學前,沒有別的活動時,手機成了他的玩伴兒,擔心看壞眼睛,爸媽看到就提醒他,每天說好幾遍,可帥帥就是控制不住,一會一看,常常導致爸媽脾氣爆發。

孩子返校在即,優質父母都做到了這3點

還有的網友,在抖音上一臉壞笑地發問:今年的假期比往年稍長了一些,各位親朋好友,你們的血壓還好麼?你們家又雞飛狗跳了麼?你們家還母慈子孝麼?


哈哈哈,不同的家庭,相似的畫風。


進入4月份,各地學校陸續準備開學,看著孩子從臉蛋到身體都瀰漫著久違的嬰兒肥,小李從物質到精神,全方位地在幫助孩子做著開學準備。


非常時期,不同以往。校園生活如何重啟?怎樣幫助孩子恢復學習秩序、養成良好習慣呢?寶爸寶媽們自然十分關注。


02

開學在即,一定要幫助孩子保護好自己


盼望著,盼望著,開學的日子近了……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好像普天之下的爸媽都有同一個夢想,那就是,該幫助孩子克服惰性、收心返校了。


孩子返校在即,優質父母都做到了這3點

在開學前一週,小李就循序漸進地施行起他的“收心計劃”。時不時地和孩子回憶在學校時獲得的表揚,講起寶貝和同學們一起上體育課的風采,以及校園花壇裡那些美麗的花樹,說到返校上課時,孩子總是心馳神往。


如果你的孩子“假期綜合症”即便是在開學後依然存在,也不用著急。


臺灣教育家劉墉介紹了這樣一個經驗:參與孩子學校的活動,跟其他家長保持聯繫,會讓你更瞭解“孩子們”,因此更諒解同齡孩子的毛病。也會使老師更注意你的孩子,並激發你孩子的榮譽感。


孩子返校在即,優質父母都做到了這3點

在這個特殊時期,有的家長已接到來自學校的《告家長書》,希望家校配合,共同做好防疫,保護好孩子的安全。


這正是參與學校活動的好契機,家長一定要做好示範,帶動孩子自覺自律,戴口罩、勤洗手,同學們交往要保持安全距離。


另外,還要更加科學地防疫,一個加拿大視頻刷新了很多人的控制病毒和細菌傳播的技能。


孩子返校在即,優質父母都做到了這3點

畫面中的女子告訴我們,在沒帶口罩的情況下,打噴嚏要以臂彎掩口,而不是用手捂嘴,這樣就可避免再將病毒和細菌傳到手摸的地方,既保護別人,也是保護自己。


03

重拾學習狀態,一定要記住這3招


開學準備,最重要的是進入學習狀態。那麼做哪些具體的小事,可以幫孩子提前進入狀態呢?


1.制定計劃 胸有目標


柏拉圖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學期開始,幫助孩子制定一個可行的學習計劃是非常必要的。


廣西文科高考狀元林麗淵的經驗是牢抓今天,她在最佳時間內安排最重點的科目,乘勝追擊,牢記住今天的事今天完成,不要總安慰自己明天一定完成,更不能養成拖拉的習慣。


“別人家的孩子”黃文帝介紹說,學習時間的安排不宜太長,也不宜規定得太細,因為在執行過程中,很可能被一些外部變量打亂安排。


他對一週內每一天做什麼,給出一個大致的時間分配。比如,這一週數學方面要做幾道類型題;語文方面,要看若干篇現代文;英語方面,要做幾份試卷等。


孩子返校在即,優質父母都做到了這3點

一個學習計劃,彷彿是一條線索,可以將各門課程穿插起來,讓學習變得井井有條。


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特點,制定出向知識堡壘進攻的作戰規劃,在仰望星空的同時,又需腳踏實地。回望來時路,這就是孩子成長的軌跡。


2.預習新課 積極跟進


如果說制定計劃,是在戰略上做好謀劃,那麼,預先學習,就是戰術上的積極跟進。


掌握知識需要一個由不會到會,並加以鞏固的週期,積極預習,提前感知,並在課堂上再進一步瞭解,符合人類大腦的學習曲線。


廣西學霸何燕,入高中時處於中游狀態,後來考入北京大學,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預習。她在寒暑假時,就先預習下一學期的課本,特別是英語課。


課堂上,何燕不僅把已經掌握的知識複習一次,又在課堂老師講課時,解決了不懂的問題,這樣學習起來,就比較輕鬆自如。


孩子返校在即,優質父母都做到了這3點

長沙市學生黃雨桐以七門滿分的成績被劍橋大學錄取,她覺得,預習新知識、自主學習在自己的成功經驗中應該排在首位。


她嘗試著每天寫完作業以後,就抓緊時間預習,然後發現,上課時,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重點上,學習起來就事半功倍,順利主動,因此,學習效果顯著。


3.查缺補漏 尤為重要


學習方法比一味地勤奮刻苦更為重要,只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才會有理想的成績。


一個個知識盲點,就是在學習中沒有掌握好的部分,如果不及時消滅,很容易形成更大的漏洞,那麼,這些不會的知識點集合起來,就可產生潰堤效應。


因此,為了更好地完善所學知識,查缺補漏,尤為重要。


孩子返校在即,優質父母都做到了這3點

說到查缺補漏,大多數孩子都只能做到摘抄重做錯題,僅有很少數的學生能夠有耐力和魄力,系統地完成一整套糾錯訓練。


“90後國民學長”李柘遠憑全額獎學金在耶魯讀完本科,又在哈佛讀商學院。暑假來到小姨家,看了表妹的錯題本後,他發現表妹只是一味地輸入,沒有總結、思考、反饋。


他跟表妹說,一定要正確地建立屬於自己的錯題本:


a.弄明白錯的根本原因

b.分析題目的思維突破點

c.把課本和習題上的相同題型都做一遍

d.看懂老師的心思,自己改編錯題


雖有畏難情緒,表妹還是力盡所能地照做,結果高考時,竟在全校墊底的成績上提高了100分。


孩子返校在即,優質父母都做到了這3點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有句名言:“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也許好成績並不是我們惟一的目的。幫助孩子通過行動養成習慣,進而培養性格以至於掌握自己的命運,是每一位家長的終生命題。


龍應臺在《致即將開學的孩子們》一文裡,提出了這樣的勉勵: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會給你快樂。”


祝願每位家長都實現希望:健康與學習共榮,孩子的未來不是夢!


-end-


作者簡介:和煦,以鍵盤為鋤,屏幕為田,播種希望,收穫夢想,以此感嘆造物的神奇;感悟生命的寶貴;感恩覺者的開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