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鋼鐵俠”胡正寰:科研成果轉化之路多辛苦都值得

​20世紀40年代,蘇聯發明了斜軋技術並將之運用於軸承和球磨鋼球的生產。斜軋技術的生產效率是原來鍛壓生產效率的5倍以上,設備成本也有大幅度下降。1958年,胡正寰與同事試製斜軋機成功。

經過60多年的發展,我國軸類零件軋製技術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乃至世界領先地位。

90後“鋼鐵俠”胡正寰:科研成果轉化之路多辛苦都值得

胡正寰,零件軋製成形專家,中國軸類零件軋製技術主要開創人。

他從事軸類零件軋製技術研究、開發與推廣工作六十餘年,取得了一系列標誌性的成果。他的團隊在全國 27 個省市推廣了 281 條生產線,開發投產的零件達 500 多種,已累計生產 500 多萬噸零件,產值 400 多億元。

顛沛流離時代下的有志少年

1934年7月18日,胡正寰出生於哈爾濱市的一戶書香之家。1935年,尚在襁褓中的胡正寰便隨著父母輾轉南北,最終定居成都。

戰火紛飛的年代,胡正寰一家顛沛流離。他在戰亂中度過了小學和中學時代,這磨鍊了他的意志。回憶起這段時光,胡正寰並沒有覺得多苦。

1950年2月,胡正寰通過湖北省武昌高級中學校辦的考試,如願以償地進入湖北省立武昌高級中學(現為武漢第十四中學),繼續學習生涯。

湖北省立武昌高級中學是一座擁有濃厚革命精神的校園,曾經湧現出董必武、陳潭秋、婁敏修等一批又一批革命志士。冼星海也曾在此創作了著名歌曲 《在太行山上》。

在這裡,胡正寰不僅學習成績優異,還跟隨老師、同學們一同參加了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三反、五反以及抗美援朝的學習和運動。正是這些活動使他繼承了革命偉人愛國與奉獻的傳統,也逐漸將自己的前途與國家和人民的前途緊密聯繫起來。

1952年高考結束後,面對百廢待興的新中國,面對國家嚴重缺少鋼鐵的現狀,胡正寰立志“鋼鐵報國”,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北京鋼鐵工業學院——新中國鋼鐵工業的最高學府。

90後“鋼鐵俠”胡正寰:科研成果轉化之路多辛苦都值得

1952年,中學時代的胡正寰

從“斜軋鋼球”獻禮到“大型斜軋球磨鋼球軋機”誕生

1957年,胡正寰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

彼時,中國生產鋼球的辦法還比較傳統,大多是通過鍛壓的方法獲得鋼球,不僅工人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噪音大,而且存在原料利用率不高,生產效率低下等各種問題。

1958年,胡正寰開始斜軋鋼球的研究工作。與鍛造方法相比較,用軋製方法生產鋼球,具有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好,生產環境改善等優點,但設備、工藝、軋輥孔型特殊又複雜。

儘管如此,胡正寰並沒有放棄,他和施東成、瞿文吉三人帶著學生用40天時間完成了實驗軋機的圖紙設計。接下來,在學校的實習工廠組織工人加班加點依據圖紙趕製機器,終於利用60多天的時間製造出兩臺軋機。

一百多天,斜軋機的試製就成功了,這不僅預示著鋼球軋製新工藝實施推廣的希望,更代表了中國邁出零件軋製技術研發的第一步。

1958年9月13日,新研製出的軋機在國慶節前成功軋製出了幾顆預期的鋼球,圓滿完成了國慶獻禮。

完成了技術研製,下一步就是將其轉換為生產力,但這一過程不是一帆風順。1959 年,在與遼寧撫順一家機床廠合作安裝軋機設備並進行工業試驗時,技術不完善的問題逐漸凸顯出來。軋輥的壽命過短,產品合格率無法滿足生產要求,生產被迫停止。

從1959年開始,胡正寰一方面堅持鑽研斜軋球磨機鋼球軋機,另一方面通過與企業的合作不斷積累經驗。

1960年,胡正寰與瓦房店軸承廠合作,歷時三年時間,利用斜軋技術製作軸承錐面滾子並實現投產。同年,他與北京412軍工廠合作研發斜軋軍用馬蹄防滑釘產品,併成功投產使用。1966 年底,胡正寰與福建三明鋼鐵廠合作軋製球面滾子與錐面滾子,設計的一臺球磨鋼球軋機成功軋出鋼球。

90後“鋼鐵俠”胡正寰:科研成果轉化之路多辛苦都值得

馬蹄防滑釘模型

1973-1975年,課題組與工廠合作將快速加熱、精密熱斜軋一次成形應用於穿甲彈的鋼芯生產。與原切削工藝相比,工序減少3/4,節材達23%等優點。此技術在國際上是首創,受到兵器部門的高度評價。

胡正寰和同事及學生們堅持探索和積累經驗,不斷地改進國慶獻禮時的樣機和軋輥的設計。經過十五年的研究和沉澱,終於在1974年成功研製出直徑為50 -75毫米的大型球磨鋼球斜軋機並在包頭鋼鐵廠正式投產。

這一事件標誌著我國斜軋技術由軋製簡單零件到複雜產品、由實現小規模生產到大宗生產的技術性轉變,這是我國斜軋技術研發與推廣歷程上的一座里程碑。

90後“鋼鐵俠”胡正寰:科研成果轉化之路多辛苦都值得

1973年,胡正寰(中)在北方機械廠測量斜軋機導板裝置

楔橫軋技術領域的開拓創新

在斜軋技術研發屢創佳績之時,胡正寰將目光投向了能夠生產更多、更長軸類零件的楔橫軋技術。

90後“鋼鐵俠”胡正寰:科研成果轉化之路多辛苦都值得

90後“鋼鐵俠”胡正寰:科研成果轉化之路多辛苦都值得

斜軋(左)與楔橫軋(右)工藝原理

1975 年,胡正寰踏入楔橫軋領域之初,他的團隊與西安華山機械廠等機構合作,開展楔橫軋滑膛彈體的研製工作。通過改造學校實驗室原有的斜軋機,楔橫軋滑膛彈體的研製工作試驗成功。

與此同時,胡正寰與北京齒輪廠合作,展開楔橫軋成形汽車變速箱中的傳動軸研發工作,在實驗室層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和結果。

這兩次試驗為接下來楔橫軋工藝的研究積累了很多經驗和教訓,為以後的成功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90後“鋼鐵俠”胡正寰:科研成果轉化之路多辛苦都值得

1976年,胡正寰(左一)在北方機械廠檢測斜軋穿甲彈鋼芯零件

1979年,胡正寰團隊在北京鋼鐵學院研製出H700二輥式楔橫軋機。這是我國自行研製成功的第一臺中型楔橫軋機,性能優良,生產效率高,極具推廣價值,在國內外楔橫軋工藝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隨後,胡正寰團隊和首鋼冶金機械廠合作研製了H630 軋機,為楔橫軋工藝的進一步推廣創造了有利條件。

90後“鋼鐵俠”胡正寰:科研成果轉化之路多辛苦都值得

北京鋼鐵學院研製的中國第一臺中型楔橫軋機

1977年,胡正寰開始與江蘇無錫紅雷工具廠合作,在我國首先將輥式楔橫軋木鑿毛坯應用於生產。這次成功促成了胡正寰與第二汽車製造廠的合作,成為胡正寰進軍汽車軸類零件研發領域的重要契機。

20世紀80年代,胡正寰與第二汽車製造廠合作開展“六五”攻關項目。1983年,經過近兩年的生產準備和軋製試驗,雙方終於軋製出一批經加工可裝車的產品。第二汽車製造廠訂購了兩臺新的大型軋機(輥徑Ф1000 和Ф750 各一臺),安裝後進行大批量試生產,並逐步建成完整的生產線。這成為胡正寰在汽車軸類零件研發中的一個里程碑。

20世紀90年代之後,胡正寰主要致力於汽車軸類零件楔橫軋工藝的開發。他在汽車變速箱軸、發動機凸輪軸、高精度轎車軸、汽車後橋空心軸等零件的工藝研發上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尤其是在2005年之後,他逐步研發出長棒料-感應加熱-斜軋成球-熱處理的高效綠色生產線、長棒料-室溫-斜軋磷銅球生產線,以及自動進料—感應快速加熱—變頻驅動軋機軋製—出料全自動楔橫軋生產線,進一步推動了國內斜軋與楔橫軋技術的升級和產業發展。

“三有”機制推進科研成果快速轉化

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斜軋與楔橫軋技術日趨完善,在生產實際中開始得到廣泛應用,胡正寰開始帶領團隊將工作的重心進一步放到了如何推進科技成果快速轉化這一問題上。

在他的幫助下,北京順義的一家鄉鎮企業楊鎮軋鋼廠實現轉型,成為國內第一家零件軋製專業化楔橫軋零件生產廠。這不僅意味著斜軋和楔橫軋工藝技術能夠更加快速高效地推廣,也是胡正寰加速零件軋製科技成果轉化的一個新起點。

在之後的幾十年中,胡正寰逐漸琢磨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三有”機制,走出了一條特別的科技成果推廣道路。

其一,要有一支高效的精英團隊。研究人員、工程人員、技術工人和研究生,四種人才各司其職、分工明確,每一種人都是高效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這一整體鏈條上不可或缺的環節。

其二,要有零件軋製研發基地。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胡正寰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建設實驗基地,同時還進行了模具製造中心的建設。1991年 12月27日,“高效零件軋製研究與推廣中心”正式成立,胡正寰擔任中心主任。經過多年的建設,該中心在軋製理論、設備設計、模具設計與製造等方面已經取得了一批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科研成果。

其三,合作建立軋機定點製造廠家。在多年技術研發的基礎上,胡正寰和團隊與定點企業長期合作,為用戶提供性能優良的軋機。企業的需求、反饋和支持成為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90後“鋼鐵俠”胡正寰:科研成果轉化之路多辛苦都值得

2014年,高效零件軋製研究推廣中心師生合影

正是因為多年來摸索出這一套“三有”機制,使得胡正寰團隊的零件軋製技術轉化工作十分成功和高效。

胡正寰表示,科研成果轉化之路雖然艱辛,但每一次進步都會創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多辛苦都值得。

帶著對於零件軋製技術的滿腔熱情,胡正寰六十年如一日地奮戰在第一線。如今的胡正寰已經86歲高齡了,但是他每天掛在嘴邊、放在心上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是如何將零件軋製技術應用推廣到我國的高鐵領域。

當清晨的陽光灑向北京科技大學校園的時候,一位滿頭銀髮卻依舊身材挺拔的老者都會迎著晨光,步履穩健地走進零件軋製中心,走向他熱愛的科技事業。



文:採集工程項目辦公室/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

1.《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胡正寰傳》,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

2. 本文圖片來源於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