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企業入局短視頻,先弄清受眾,再掌握技巧

快消企業入局短視頻,先弄清受眾,再掌握技巧


都說2020年是短視頻提前走向成熟的第一年,在龐大的風口帶動下,加上抖音、快手、B站、西瓜視頻、皮皮蝦、小紅書等大量的平臺迅速崛起的龐大流量,全面刺激了短視頻市場的發展,甚至在互聯網圈層中,很多企業已經明確的指出短視頻功能,成為了互聯網產品的標配。

我最近幾年一直在踐行和摸索全媒體營銷,其中當然少不了短視頻,發現很多割韭菜的人群,通過營造是是而非的概念教別人搞短視頻,然後"忽悠"錢,卻沒有效果,我在實踐中至少發現了十幾個明顯的"忽悠"點。

最簡單的,從抖音養號開始,官方已經反覆發文發視頻說,沒有養號一說,但是無數的所謂專家,還在忽悠你養號?為什麼呢?因為這讓你覺得很專業,同時他自己也是從前面的"忽悠"那裡學來的根本沒去實踐。

其他還有一堆,我這裡就不展開講了,畢竟有些坑還是自己踩踩才有感覺。

快消企業入局短視頻,先弄清受眾,再掌握技巧


我身邊很多快消品企業,都在準備或者已經入局短視頻,但是多數效果都很差,為什麼?

我認為入局之前,最少你得看看受眾是誰,是否和你的受眾重疊。

以下數據,請務必劃重點!!!

抖音官方曾經發布過用戶畫像,其他平臺也都有類似的畫像,整理到一起,基本可以明確:

性別比:男多女少,55%:45%;

年齡比:24-35,佔比79%,35-40佔比14%,40歲以上只有7%;

城市比:一線城市只有10%,其餘都是二三四線城市的;

地域比:除了山東、河南、河北,其他70%人群都在南方省份;

產品比:快手、抖音佔短視頻80%份額,優勢明顯;

時間:晚上8點-10點,活躍度最高;

消費金額:50-200元的產品消費佔比80%;200-500元的佔比16%;

消費性別:三四線城市女性消費佔比65%;

消費構成: 鏈接到天貓等平臺佔比60%,短視頻平臺下單35%,打賞38%,只看不買30%;

消費頻次:每週1-2次的佔比61%;

購買邏輯:好奇-嘗試-分享,衝動消費明顯;

購買關鍵詞:便宜、真實、量大跟風;

帶貨排名:服裝鞋飾、日化美妝、快消食品、飲料排名靠前;


從數據來看,快消品還是大有可為的,但是酒類產品的需求極低,排名靠後。


快消企業入局短視頻,先弄清受眾,再掌握技巧


弄清楚了受眾,接下來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技巧1:不同平臺,算法、定位、邏輯不同;

為了方便大家識別,我嘗試用一句話描述每個平臺,供大家參考:

快手:更生活;帶貨達人,信息轉化;

B站:二次元;鬼畜自嗨,文化衝突;

視頻號:更專業;巨大流量,摸索前行;

好看視頻:大雜燴;追趕抖音,定位不清;

西瓜:影視;後期之秀,加速前行;

梨視頻:熱點事件;新聞資訊,目標精準;

皮皮蝦:三次元;新潮文化,互動達人;


快消企業入局短視頻,先弄清受眾,再掌握技巧

所有平臺都渴求優質原創,對優質原創作者的扶持力度還將進一步放大;我自己親自測試,大量的原創文章既可以有效吸粉,還會促進平臺為你加V,開放付費平臺,設置專欄,增加曝光率等好處。

1是傳統媒體轉化過來的,我發現身邊很多達人都是以前在報社等媒體工作的編輯,在學習平臺規則之後很快就能產生優質內容,獲得流量加持;

2是職業人士,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加上掌握一定寫作技巧,就可以大量產出優質內容,建立行業口碑與影響力;

3是年輕人,有一批年輕大學生能在很短時間掌握平臺規則,寫作技巧,從互聯網汲取能量,整理出優質內容,這裡要說明下,所有的平臺對整理與編輯過的內容也是承認原創的;

4是企業策劃人員,近年來很多企業也逐步培養出了一隻擅長寫互聯網文案的策劃人員,比如三隻松鼠等品牌,但是多數企業還是養不起和培養不出的。


快消企業入局短視頻,先弄清受眾,再掌握技巧


技巧3:全媒體運作,廣種薄收;

不寄希望於單一平臺是所有傳統企業必須清楚的事情,這和我們過去做線下渠道一樣,只有多渠道佈局才能產生最大化的效果,在多個短視頻平臺同時佈局可以有效的發揮一個原創視頻的全網效應。

同時全媒體運作,可以形成反覆曝光,加深品牌印象,這和傳統媒體投放廣告一樣的邏輯,只有廣種薄收思維才能讓企業在短視頻領域產生持續作用。

寄希望一個視頻火爆全網的,都是投機思維,沒有可複製性。


快消企業入局短視頻,先弄清受眾,再掌握技巧


技巧4:關注年輕人,用年輕人來運作新媒體;

新媒體終究是年輕人的天下,所有運營人員、策劃人員、寫手、攝影、製作、主播都應該是年輕人,不是說年齡大了做不了短視頻,而是對於企業而言,成本不一樣,相比年齡大的來講,年輕人一來他們天性上認可喜歡,二來他們有足夠精力,三來學習轉化能力強。

這樣企業的成本就會大幅降低。至於愛好者,不管大多年齡都可以做短視頻,但企業就算了,畢竟要算賬的。


快消企業入局短視頻,先弄清受眾,再掌握技巧


技巧5:熱點追蹤,一直幹模仿,一直有熱點;

在互聯網時代,原創總是很難的,但是模仿卻很容易,各個平臺也都清楚這一點,所以度鼓勵對熱點視頻進行模仿創新,形成矩陣話題,製造超級流量,所以你經常會在抖音看到全民潛水艇挑戰等活動。

無數的平臺都在幹一件事,那就是對熱點的追蹤,對熱點的模仿,只要企業願意幹,你就一直會有熱點,這樣的成功率是最高的。

當你有了基礎粉絲之後,再摸索創意,結合產品創意,就更簡單一點。


快消企業入局短視頻,先弄清受眾,再掌握技巧


技巧6:專業人幹專業事,承認不足交學費;

很多企業還沒關注短視頻,但是這個行業已經十分成熟,國內有上萬家企業或者工作室,可以承接短視頻的運營、製作與推廣,我做過測算從成本的角度,前期比企業自己請人更划算,風險更低,成功率也更高。

所以,我建議企業承認自己的不足,前期嘗試階段,找專業人做專業事,這個學費你早晚要交,看你是願意短時間幾十萬交完,還是長時間反覆交更多而已。

最怕企業,不承認自己在全媒體方面的不足,自己蠻幹,耗時耗力,最後成為雞肋。


快消企業入局短視頻,先弄清受眾,再掌握技巧


營銷諮詢師 曹慶兵 2020年4月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