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秦漢時期農業及水利工程,如何看出國家興盛與發展的關係?

關於農業

秦漢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前期。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仍在黃河流域。秦漢400年間,農民開闢耕地,改進耕作技術,發明和推廣農業生產工具,興修農田水利,提高了農業生產水平。邊遠地區還發展了畜牧業。

漢武帝晚期,在全國推廣普及鐵犁和牛耕法,東漢時期又有了進一步發展,為後世犁耕技術奠定了基礎。在陝西出土的漢代犁壁,有向一側翻土的菱形壁、板瓦型壁;也有向兩側翻土的馬鞍型壁。漢代農具,種類齊備,從整地播種、中耕除草、灌溉、收穫、脫粒直到農產品加工所用的石制、鐵製和木製農業機械已有30多種。

漢武帝推行了兩種增產的耕作法,其一是開溝作壟的"代田法";其二是《汜勝之書》中記載的開荒抗旱的"區種法"。秦始皇時在驪山山谷中冬季栽培瓜類,種植"蔥韭菜菇",並從西域引種葡萄、苜蓿,創造了"溫室栽培法"。

秦王朝在邊郡設立牧師苑,在西北、西南和四川開闢了許多國家養馬場,養殖了許多良種馬及許多牛、羊、驢、騾和駱駝等,成為歷代王朝建立大規模養馬場的開端。漢代,已有了較高水平的家畜鑑定和選種技術。在家畜外形學方面已有了《相馬經》。東漢名將馬援約於公元45年,鑄銅馬於洛陽宮中,這是馬匹外形學研究上的良馬標準模型。1969年在甘肅武威雷臺東流墓出土的銅奔馬(即著名的"馬踏飛燕"),就是這種良馬模型之一。

東漢時栽桑、養蠶、繅絲、織素在全國推廣,已成為農民的家庭事業之一。

從中國秦漢時期農業及水利工程,如何看出國家興盛與發展的關係?

關於水利

秦漢時期,水利工程比春秋戰國有了重大發展。公元前219年在廣西興安縣開鑿了連結湘江和灕江的靈渠,溝通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在寧夏平原開鑿了許多引黃灌溉水利工程,使荒涼的寧夏平原變成了塞外江南。漢武帝時,在陝西關東平原開鑿了白渠等一系列渠道,使關中地區農業得以增產。還在陝西大荔修築了龍首渠,創造了開鑿豎井,令"井下相通行水"的"井渠法",使龍首渠從地下穿過七里寬的商顏山。這種減少渠水蒸發的井渠法,後來在乾旱的甘肅、新疆等地推廣,修建了許多"坎兒井",成為維吾爾等族人民利用地下渠道灌溉農田的水利設施。新疆的"坎兒井"長達3000多公里,至今仍發揮著重要作用。漢代還在浙江杭州附近修築了著名的錢塘江海塘,長約200餘公里,是中國古代的偉大工程之一。現介紹秦漢時期的幾個的水利工程:

一、秦朝時期的水利工程

1.鄭白渠

鄭白渠是古代關中地區的大型引涇灌區,秦代(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鄭國渠和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白渠的合稱,近代陝西省涇惠渠的前身。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韓國水工鄭國主持興建鄭國渠,十幾年後完工。乾渠西起涇陽,引涇水向東,下游進入洛水,全長300 餘里,灌溉面積號稱4萬頃。由於涇水含有大量肥沃的淤泥,灌溉時還可改良鹽鹼地,故使產量提高到每畝一鍾(六石四鬥)。鄭國渠的建成直接支持了秦國統一六國的戰爭。

從中國秦漢時期農業及水利工程,如何看出國家興盛與發展的關係?

西漢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趙中大夫白公建議增建新渠,弓|涇水向東,至櫟陽(今臨潼縣東北)注於渭水,名叫白渠。乾渠長200裡,灌溉面積4500頃,此後灌區稱鄭白渠。前秦苻堅時期(公元357年~公元384年)曾發動3萬民工整修鄭白渠。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的鄭白渠有三條幹渠,即太白渠、中白渠和南白渠,又稱三白渠。灌區範圍主要分佈在現在石川河以西,只有中白渠穿過石川河,在下縣(今渭南縣東北50裡)注入金氏陂。

唐代初期鄭白渠灌田1萬多頃,後來由於大量建造水磨,灌溉面積減少到6200頃。當時鄭白渠的管理制度在《水部式》中有專門]條款,後來歷經各個朝代,不斷得到修復和發展。

2、靈渠

靈渠是中國溝通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古運河。又名陡河、興安運河,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靈渠是世界最早的有閘運河。

秦國統一六國後, 向嶺南用兵,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 ,派監郡御史祿鑿靈渠運糧。它溝通了湘江和灕江,由於歷代不斷增修改進,技術逐步完善,作用日益增大,是2000餘年來嶺南(今中國南部廣東廣西)與中原地區的主要交通線路,直至粵漢鐵路和湘桂鐵路通車。靈渠渠首處用攔河壩壅高湘江水位,將其-股(今稱南渠)通過穿越分水嶺的人工渠道引入灕江上源支流,並對天然河道進行擴挖和整治後,入灕江;將另一股(今稱北渠)另開新渠屈曲於湘江右岸再入湘江,綜合地實現了分水、引水和洩洪等項功能。

從中國秦漢時期農業及水利工程,如何看出國家興盛與發展的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對靈渠全面整修,基本保留了傳統工程面貌,使其成為灌溉、城市供水和風景遊覽綜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已無通航作用,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二、漢朝時期的水利工程

三大渠系的建立

西漢定都長安,關中是京師官吏、軍隊、百姓等以糧食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主要供給地。西漢重視開拓西北邊疆,關中又是拓邊的基地,肩負著提供糧秣的重任。因此,西漢一代,特別是漢武帝在位期間(公元前140- - 前87年) ,為了滿足各方面對糧耕等的需求,除鑿漕渠60000212_ 0123_ 0, 從東方運糧入關外,更主要的是在關中增建灌溉工程,以擴大水澆地面積,增加當地的糧食產量。這就在關中形成了一個史無前例的興建水利的高潮,在短短的幾十年中,穿鑿了龍首渠、六輔渠、白渠、成國渠等大批農田水利工程。

西漢關中灌渠的穿鑿,以龍首渠為較早,約在漢武帝元狩到元鼎年間(公元前122- 前111年)。當時有一位名叫莊熊羆的人,向皇帝上書,反映臨晉(今大荔一 帶)人民的要求,希望開一條渠道,引洛水灌溉重泉(今蒲城東南)以東10000多頃鹽鹼地。武帝採納這一意見,發兵卒萬餘人擔任鑿渠任務。他們自徵縣(治所在今澄城縣西南)向南開渠,到商顏山(今鐵鐮山)麓,由於土質疏鬆,穿鑿的明渠渠岸極易崩塌,改用井渠結構。井渠由地下渠道和豎井兩部分組成。前者為行水路線,後者便於挖渠時人員上下、出土和採光。最深的豎井達40多丈。由於鑿渠時挖出許多骨骼化石,當作龍骨,所以稱為龍首渠。渠道挖通後,由於解決不了塌方問題,溉田效果並不顯著。但卻創造了先進的井渠技術。

從中國秦漢時期農業及水利工程,如何看出國家興盛與發展的關係?

六輔渠是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由左內史倪寬主持興建。規模不大,為六條輔助性渠道的總稱。後人認為它是引治峪、清峪、濁峪等小水,灌溉鄭國渠.上游北面的農田。這些農田地勢較高,鄭國渠灌溉不到。六輔渠建成後,為了更好地發揮這一工程的作用,據《漢書倪寬傳》載,他又規定了“水令”。這是見於記載的我國最早的用水制度。

六輔渠建成後第16年,即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動工穿鑿白渠。這一工程由趙中大夫白公建議和主持。渠首也在谷口,渠道在鄭國渠南面,向東南流,經池陽(治所在今涇陽縣西北)、高陵、櫟陽(治所在今臨潼縣東北) ,注入渭水。長200裡,灌溉鄭國渠所不及的4500餘頃農田。白渠建成以後,谷口、池陽等縣因為有鄭、白兩渠的灌溉,便成為不知早澇的高產區。當時當地,曾流行著這樣一首民歌,歌頌兩渠的作用:

田於何所,池陽穀口。

鄭國在前,白渠起後。

舉臿為雲,決渠為雨。

涇水一石,其泥數鬥。

且溉且糞,長我禾粟。

衣食京師,億萬之口。( 《漢書.溝洫志》)

白渠的溉田面積雖然遠比鄭國渠小,但是由於它的比降較大,遠比鄭國渠合理,因而不像鄭國渠那樣易被泥沙堵塞,在歷史上白渠長期發揮作用,並在唐、宋時還有所發展,而鄭渠的下游很快就報廢了。“涇水一石, 其泥數鬥“。 含泥量高,可以壓鹼肥田,在短期內確實效果顯著。但不能只見優點不見缺點,從長遠看,年長月久後,容易淤高渠道和農田,導致田高於渠,渠高於涇,勢必破壞整個灌溉系統。

從中國秦漢時期農業及水利工程,如何看出國家興盛與發展的關係?

西漢時新建的關中地區另一重要農田水利工程是成國渠。它建於何年,何人主持這一工程,史書沒有明文記載,只說建於武帝在位期間。這是一條以渭水為水源的大型灌渠,位於渭水北面,渠首在都縣境內,傍渭水向東,經[離] (治所在今扶風縣東南)、槐裡(治所在今興平縣東南)等縣,渠尾接上林苑的蒙蘢渠。成國渠的長度略小於白渠,溉田面積約萬頃左右,是白渠的一倍以上。後來還一度發展成關中最主要的灌溉渠道。上林苑在咸陽西面,周300裡,跨渭水南北,是秦漢時帝王射獵遊樂之所。蒙蘢渠屬皇家園林中水道,供澆園、盪舟等用途。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關中水利一直由三大渠系組成,即以涇水為水源的引涇渠系,以渭水為水源的引渭渠系,以洛水為水源的引入洛渠系。可以說西漢時期這三大渠系已經基本形成了。

除上面所舉一批著名的灌溉工程外,武帝時,還在渭水南面建成一批小型的灌渠,如靈軹[紙]渠、[違 ]渠等。它們以發源於南山的山溪水為水源,灌溉渭南的農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