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疫情日记30:不信印度砒霜神药 自然也不信中药(续上篇)

关于上一篇中医治疗新冠的话题,在网友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其实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一下。

首先,德国这边的医生,或者说整个欧洲的医生,确实没有用中医来治疗新冠病毒,即便连辅助治疗的也非常少,但这并不是说中医完全被排斥了。从总体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医在德国的地位还是越来越高,各地的中医研究所、研究院都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在德国的邻国瑞士,中医已经被纳入了瑞士的医保体系。

德国虽然并未采用中医作为治疗新冠病毒的主要方式,但并不表示中医的治疗方法不被德国人研究。世卫组织最初在其官方网站上明确表示说,“患有新冠疾病的人应避免采用草药疗法”,但后来这一说法被删除,也证明了中医中药确实有疗效。在德国国际中医协会SMS的官方网站上,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湖北省中医院和武汉协和医院的全套治疗方案,包括对疑似、轻症、重症患者的治疗以及恢复治疗,所有的药方都被翻译成了德文。

德国疫情日记30:不信印度砒霜神药 自然也不信中药(续上篇)


德国疫情日记30:不信印度砒霜神药 自然也不信中药(续上篇)

恢复阶段的处方


德国疫情日记30:不信印度砒霜神药 自然也不信中药(续上篇)

轻症患者的处方


德国疫情日记30:不信印度砒霜神药 自然也不信中药(续上篇)

重症患者的处方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虽然我已经在德国生活了超过20年,但其中好些专业名称还是看得瞠目结舌。即便有这些药方,让德国人去按照中医的手法去煎药也是不现实的,德国人会按照严格的药物配比去煮汤,完全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文献资料,或许德国人目前还认识不到其价值,但总有一天中国的传统医学会让世人刮目相看。但让德国人立刻接受中医中药却很难,其实这一切都可以理解,在不甚了解的情况下,你会用印度的阿育吠陀、顺势疗法去治病吗?印度顺势疗法,是空腹服下“白砷-30”溶剂连续3日,一个月后如不见好转再服3日。所谓的“白砷-30”,就是超稀释的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砒霜也是中药的成分之一。

德国疫情日记30:不信印度砒霜神药 自然也不信中药(续上篇)

这个其实就是稀释的砒霜,提醒诸位,不要尝试

其次,中医的很多植物药剂,其安全性得不到认证,即便在中国也是如此。中国几乎所有的中药产品都没经过西方现代医学严格的审核,这也是为何西方世界不相信中医和中药的重要原因,而且中医还有一个“看人下药”的问题——同样的一款药,同样的剂量,对不同体质的病人,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药效,完全不像西药那样“每日三次,每次一片”。这对中医的推广都是不利的因素。

国人也存在一种偏见,认为欧洲人只会用西药,其实并非如此,根据中国驻德国大使馆2003年的官方资料,德国市场上被批准的植物药剂有800多种。我们举个例子来说,其实中国很多孩子家长都知道一种叫做“小绿叶”的德国止咳神药,这就是一种由常春藤叶子提取的纯植物药。所以说,不是德国人不认可植物药剂,而是中药的植物药在这方面做的的确不够。

德国疫情日记30:不信印度砒霜神药 自然也不信中药(续上篇)

这就是德国止咳神药“小绿叶”,常青藤叶提取的纯植物药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提到过,那就是中医有很多动物药。中药总计有接近13000种,其中植物药大概有11146种,动物药1581种,剩下的是少量矿物药。中国的一级保护动物中,药用动物有48种,这其中大家听过名字的就有豹骨、虎鞭、海马、玳瑁、犀牛角、熊胆等等,这其中犀牛角1公斤售价6万美元,1983年,瑞士罗氏医药公司发表文章《Yemen acts to halt rhino horn daggers; scientific tests fail to show rhino horn effective as medicine》,就是为了强调一点:实验表明犀牛角对退烧、镇痛、消炎、解除痉挛、利尿和杀菌均无效,但就是这样的犀牛角,却是中药的重要成分之一;至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入药的有113种,很多药名让人听起来都不寒而栗,比如说眼镜王蛇肉、鳄鱼肉、黄羊角、蜂猴脑、猴骨等,动物药也遭到了动物保护组织的明确反对。相对于中药,中医的针灸、气功等方法,可能更容易得到西方人的认可。

德国疫情日记30:不信印度砒霜神药 自然也不信中药(续上篇)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很多读者在留言中说,中医不需要外国人的认可,中国人用就足够了,这种观念当然可以理解,但我在这里想说的是,中医和中药大可不必因为不被承认而妄自菲薄,当屠呦呦因为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同时,中医和中药的国际价值其实已经没有什么争议了,如今的青蒿素,属于全世界。其实诺贝尔奖委员会在颁奖时候的表态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深回味:“我们不是把本届诺奖颁给传统中医,而是颁给受传统医学启发而创造出新药的研究者。”在新冠疫情全球泛滥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这种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