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肉、小籠包·,從《清平樂》看北宋飲食文化

煎、炒、烹、炸、熘、爆、蒸……五花八門的烹飪技藝在當代日漸完善。在美食生活上,宋代“吃貨”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也讓我們重新審視那個偉大的時代。

最近最火熱的電視劇,無疑是《清平樂》了。劇中高度還原歷史的服化道(“服”,即服裝設計,“化”,即化妝,“道”,即道具與佈景)廣受大眾好評。這部劇主要是展現宋代上層統治者的生活,那麼當時民間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吃很重要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可能是最能反映宋代百姓生活的畫作了。在長達五米的畫卷上,展現了北宋東京(現開封市)一百餘棟樓宇,人們經過仔細觀察,發現這些樓宇間幾乎有半數都是餐館小店,可見宋代民間飲食文化的繁盛。

東坡肉、小籠包·,從《清平樂》看北宋飲食文化

北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宋人愛吃,不僅在國內畫作、古籍得到佐證,其盛名更早已傳播至國際社會。1998年,美國《生活雜誌》(《LIFE》)曾評選一千年來影響人類生活最深遠的一百件大事,宋朝的飯館和小吃入選第56位。

在絕大多數人的心中,世界上最愛“吃”的國家恐怕非中國莫屬。人們也經常調侃道,德國小龍蝦成災,不要緊,可以請中國川菜廚師去教他們怎麼解決;比利時大閘蟹太多,不要緊,可以考慮出口中國……那麼宋人對美食有著怎樣別緻的追求?究竟如何超越各朝各代,成為中國“吃貨”的代言人呢?

吃的資本

吃,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飲食文化的發展程度往往能體現一個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水平。

一直以來,宋朝給人們的印象總是離不開“積貧積弱”這個詞。大宋所在的時代是宋、遼、金、西夏並存的時代,它與幾個北方民族的紛爭從未停歇。我們能在史書上看到,它不停地在遼、金的鐵戈下退縮、求和、貢獻財物,直至徽欽二帝被俘,大宋子民被迫南遷,最終宋懷宗在廣東崖山墜海,大宋王朝就此覆滅。正是在這段曲折的歷史片段下,宋朝常常被人看成一個窩囊的王朝。但是大家不要忘記,正是這個“窩囊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以來的戰亂分裂,統一了中國的半壁江山,趙姓家族的統治更是長達319年。

飲食文明的發達離不開和平安定的政治環境,而這種政治環境的獲得,不得不說到一紙盟約。

宋朝建國以來,一直與北方的遼國因燕雲十六州的土地問題戰火不斷。公元1004年,當遼軍再次侵擾時,在位的宋真宗開始寢食難安了。在隨後召開的御前會議上,官員們憂心忡忡地討論起對敵策略,宋真宗卻想“臨陣脫逃”,躲回深宮。後來是宰相寇準拉住了他,勸他面對大局,否則後果難測。此後主戰派取得了勝利,寇準、畢世安說服了真宗,參與了後面的親征事宜。皇帝親征讓宋軍士氣高漲,最終將遼軍的統軍蕭撻凜射殺於澶淵城下。遼軍頓時群龍無首,逐漸陷入和大宋相持不下的局面。1005年,宋遼締結盟約即澶淵之盟,結束了戰事。

《澶淵之盟》讓遼在經濟上得到好處,但是遼也就此承認之前已經形成的邊界。宋朝把之前通過戰爭得到的領土給固定下來了,與遼之間維持了一百二十年的和平。在這一百多年間,統治者們可以更專注於將國家變成一個遠離飢餓,富裕的王朝,老百姓可以過上幸福、平安的日子,進而有心思琢磨如何吃得更好。

東坡肉、小籠包·,從《清平樂》看北宋飲食文化

北宋 趙佶《文會圖》(局部)

據不完全統計,宋神宗時期,中國國庫的鑄幣一年就達到五百萬貫,是唐朝開元盛世的二十倍。國內經濟和國際貿易的高度繁榮,使得宋擁有了鉅額資本,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闊綽的朝代。《亞洲史》的作者羅茲·墨菲曾寫道:“在很多方面,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令人激動的時代……它統轄著一個前所未見的發展、創新和文化繁盛期。”中國史學家陳寅恪也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

所以說,宋朝有培養“吃貨”的資本,其飲食文化被視為中國飲食文化史上輝煌的里程碑。

宋代吃貨的一萬種可能

宋代的繁盛體現在生活品質的改善,特別在飲食品種、就餐形式上的更新上。

開封的灌湯小籠包是當地最具代表的美食。不過在兩宋時期,灌湯包的名稱還是“灌漿”。宋人有多愛吃灌湯包呢?相傳蔡京當宰相時,請下屬吃蟹黃湯包,竟花費了一千三百多貫錢。可見當時“灌漿”有多火熱。南宋代官員樓鑰,在《北行日錄》中曾記載,他出使金國時,在金人款待他的席間就有松子糖粥、肉油餅、灌漿饅頭等食物。傳承於古法制作出的灌湯包,並不是採用簡單的肉皮凍化凍的方式做餡料,而是用吸水量大的豬後腿肉作為原料,將水分幾次打入餡中,直到打得稀稠如粥。這樣蒸熟後,水自然幻化為鮮香的湯汁從餡中溢出。

東坡肉、小籠包·,從《清平樂》看北宋飲食文化

開封灌湯包

除了灌湯包,現今的大多數主食品種在一千年前的宋朝就已經出現並流行了,只不過名稱不一樣罷了。比如麵條叫湯餅,餃子叫餛飩,餛飩叫餶飿,饅頭叫蒸餅……南方人以米飯為主,也吃炒米,還有炒麵和各種各樣的糕點。美食品種的豐富超乎我們的想象。

對美食新品種的開發,不得不提到宋代一位殿堂級吃貨——蘇東坡。公元1079年,他受烏臺詩案的牽連而貶職為黃州團練副使。仕途失意的蘇東坡到了當地依然沒有忘記尋找美味解饞。他發現當地的豬肉多且好,但人們卻不怎麼去吃。於是蘇東坡充分發揮創造美食的天賦,總結出一道菜的做法,“少著水,慢著火,火候足時,它自美。早上起來我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東坡肉由此誕生。

東坡肉、小籠包·,從《清平樂》看北宋飲食文化

東坡肉

不論前途多麼坎坷,蘇東坡總能在“吃”上下足功夫,不斷探索,經營好他的一日三餐。在宋代以前,一天吃三頓飯是很奢侈的,哪怕在富裕的唐朝,人們也以兩餐為主。大家沒有中午飯的概念,早上吃完飯要一直持續到下午吃第二頓,中間的空隙可以吃點心。宋代奠定了此後中國人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

一日三餐是目前被公認為最科學的餐制。在食物供應匱乏的農業社會,多吃一餐是社會經濟狀況優越的表現。像英國,到了1786年才有了lunch(午餐)的概念,日本吃三餐的歷史也不過上百年……宋朝率先帶領中國人吃了一千年的三餐。這樣的飲食制度,為何偏偏在宋代流行呢?

為啥宋人這麼好吃?

宋朝的兩位開國皇帝趙匡胤和趙光義經歷過前朝五代十國爆發的多次饑荒,深知農業對於國家發展穩定的重要性,因而在建國初就制定了正確的農業政策。此後歷代宋朝皇帝都很重視農業發展,比如宋真宗趙恆就是典型代表。

宋真宗時期,越南使臣來中國來賀歲時,帶了一些占城稻的種子,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大米。真宗就讓人把占城稻在自己宮殿後面開荒試種,種了兩年後發現收成不錯,就把種子收集起來,讓各地官員進行地方推廣。這一時期,大宋還引進了印度綠豆。真宗皇帝為了推廣這些新品種的糧食,實行免農業稅,使得農業空前發達。宋朝的農田單產約是唐朝的1.7倍,墾田面積達到了7.2億畝,南方水稻畝產量約176千克,北方小麥畝產約89千克。無論是耕地總面積還是畝產量都遠遠超過前朝,所以這個時候才會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

中餐的精華就在於煎、炒、烹、炸,而這四種烹飪手法恰恰也都是在宋朝開始普及的。以炒為例,這種烹飪方式的誕生,得歸功於宋代燃料的改革。在宋代以前,人們生產生活中一直都以植物燃料為主,到了宋代,煤炭逐漸替代植物燃料。

糧食的盛產,燃料的更替,為宋人多一餐提供了機會。

飲食領域專業人才的出現和服務水平的提升也為大批“吃貨”出現提供可能。不同於當代,那時候在廚房占主導地位的可不是男廚師,而是女廚娘。宋代廚娘是那個時代的特殊產物。一般來講,一位廚娘一般六七歲學藝,十二三歲出山。大戶人家用的廚娘分工非常細緻,用工費也非常高昂。

東坡肉、小籠包·,從《清平樂》看北宋飲食文化

外賣小哥

高薪且風姿卓雅的廚娘負責在後廚忙碌,外送服務則有專門的外賣員。在《清明上河圖》中,就有一個店員正端著熱騰騰的菜品不知道要送去何方。宋朝的外賣等服務比今天更高端,專業性極強。南宋耐得翁在《都城紀勝》中寫道:“官府貴家,置四司六局,各有所掌,故筵席排擋,凡事整齊,都下街市亦有之。”大戶人家出現了四司六局等十分完善的後廚管理制度,而不管是找場地,還是安排酒席、歌舞伴宴,也都有專人負責。

結 語

煎、炒、烹、炸、熘、爆、蒸……五花八門的烹飪技藝在當代日漸完善。在美食生活上,宋代“吃貨”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也讓我們重新審視那個偉大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