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的稀碎,孩子要跟爸妈一起“复工”,结果他们却“偷溜”了

生活需要打拼和努力,每一位年轻人在社会上立足,都需要自己双手不停的工作和奋斗。如果是农村出身,那么为了谋求得更好的生活和条件,给后代一个更好的环境,让孩子成长的话,很多家长会远离家乡,来到大城市中进行工作,背井离乡的他们,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能够有人全天的看护着孩子,会把孩子留在老家,让长辈帮忙照看,因此有了很多“留守儿童”。

哭的稀碎,孩子要跟爸妈一起“复工”,结果他们却“偷溜”了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能见到家长的次数很少,可能一年仅仅能见上一面,在短暂的相聚之后又是分别,会让孩子们的内心特别想要跟着家长离开。

8岁孩子看到家长收拾行囊即将外出打工,急忙收拾自己衣物想要跟随家长,网友评论:“看着心都碎了。”

离开家长的孩子,心中有一万个舍不得,不想家长离开,于是有时候会哭闹着要跟着家长。罗小双是一名八岁大的孩子,家在偏远的山区中,因为山区中没有发展的机会,所以为了改变家境,能够有钱让孩子读书,罗小双的爸爸妈妈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大城市中进行打工,因为打工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所以把孩子留在了老家,让爷爷奶奶帮忙照看,家长每个月寄钱回家,让孩子们上学,同时给爷爷奶奶一定的生活费。

哭的稀碎,孩子要跟爸妈一起“复工”,结果他们却“偷溜”了

往常中,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才会回家,短暂相聚几天之后,爸爸妈妈就离开家乡,再次外出,这让小双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今年过年,放假的时间比较长,爸爸妈妈在家的时间比较久,所以小双觉得爸爸妈妈不再外出了,会留下来陪着自己,没想到有一天,爸爸妈妈告诉了小双他们还是要外出打工的情况,并且明天就要出发。这让小双十分的震惊和难过,阻拦着爸爸妈妈,不让他们走。

哭的稀碎,孩子要跟爸妈一起“复工”,结果他们却“偷溜”了

到了该离开的时候,面对阻拦自己的孩子,爸爸妈妈不忍心,于是欺骗小双说:“这次爸爸妈妈带你走,你去把你的行李收拾一下,等等到村口,我们接你走。”听到这里小双信以为真,满心欢喜的收拾着自己的东西——衣服、书本、文具。

哭的稀碎,孩子要跟爸妈一起“复工”,结果他们却“偷溜”了

但是谁知道,等到孩子收拾完东西,来到约定的地点时候,却不见爸爸妈妈的身影,在左右问过其他村民之后,才发现,原来爸爸妈妈早就离开了,搭上了班车走远了,知道真相的孩子哭的稀里哗啦,哭声大声,很让人心疼,网友评论:“看着心都碎了。”

那么如果家长离开,没有打“预防针”,将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呢?

第一点:会让孩子难过,造成亲自关系的损害

面对外出工作的家长,孩子能见到的次数很少,本来就会让亲情关系岌岌可危,如果家长的离开,没有跟孩子告知,那么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家长遗弃了,导致亲子关系的寡淡,之间距离的不断疏远。

哭的稀碎,孩子要跟爸妈一起“复工”,结果他们却“偷溜”了

第二点:孩子会变得敏感,自卑,不相信他人

孩子发现家长欺骗了自己,没有和自己打招呼之后离开家,那么孩子的内心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会认为家长抛弃了他,对他只是哄骗,那么孩子会认为连家长都骗自己,那么没有人能够相信,性格会因此变得内向不说话,心里很脆弱。到了青春期,孩子的敏感内心会发生变化。

面对要和孩子分别,家长应该做给孩子打“预防针”,给孩子来一个告别的仪式,同时告诉孩子下次一定会再见面,做个再见的约定,家长承诺孩子一件事,让孩子有所期待。

所以,家长应该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莫让赚钱淡了亲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