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再逼我相亲,以后我再也不回家过年了”

“你们再逼我相亲,以后我再也不回家过年了”

春节一年一度,大众归心似箭,家家户户都渴望团团圆圆。有些人千方百计地争取回家,有些人想回却回不了家,但还有个别人是能回却不愿意回家……

家,是温暖的避风港,是累了可以好好休息的地方,那里有你生命中最亲最爱的人。常年在外打拼,难得能趁着节假日回去一聚,如果有人却在这个时候选择放弃回家,或许实在是情非得已,又或许是家里的氛围让他们感到压抑,想要逃避。

江宇就是能回家却不愿意回的人之一,纵然他平时也算孝顺,也受不了一回家就被父母疯狂催婚,时常屁股还没坐热,就被父母架着去四处相亲。

此前,他已经连续三年没回家了,江宇是农村出身,他们那的长辈似乎都觉得男孩子超过26还没成家很不争气,何况江宇今年都31了。

“你们再逼我相亲,以后我再也不回家过年了”

因为年轻人平时都在城里上班,基本上春节也能算他们那儿的“大型相亲节日”,因为只有逢年过节,年轻小伙和年轻姑娘才会不约而同地回家。

他们那的相亲方式也比较尴尬,不是年轻人单独约出去见面,而是男方由长辈和介绍人带着去女方家。

江宇相过的亲可不少,但每一次都让他觉得异常尴尬。有些姑娘明显是被父母逼着出来见面喝茶,从头到尾冷脸低头玩手机;有些姑娘甚至是直接躲在房间里,连见都不愿意出来见;无论是哪种情况,江宇和随行的长辈都要嬉皮笑脸地和女方父母拉家常,争取留下个好印象。

这种卑微姿态的讨好式相亲,让江宇从心里产生了反感和排斥。一次又一次的相亲未果,更是让他对相亲没了信心。

倒是有一次和一个相亲的姑娘聊得挺投缘,奈何长辈太着急,不停地追问他们的进展近况,微信有回就是有戏,俩人出去喝杯奶茶就是约会,八字还没一撇,长辈却急着看日子想着去提亲了,赶鸭子上架似的火急火燎,最后把人家姑娘吓跑了。

“你们再逼我相亲,以后我再也不回家过年了”

后来江宇就拒绝相亲了,父母便常常因为这事跟他急得吹胡子瞪眼!总说他不去相亲怎么结婚,不结婚就是不孝!

两代的思想是有代沟的,父母无法理解江宇的无奈,江宇也理解不了父母的固执,原本是最值得开心的春节,却因为父母催婚,成了最糟心的假期。

在一次口角中,父亲一气之下就对江宇吼道:“不相亲你回家干嘛?给我添堵啊?”

江宇冲动之下也回了句:“好啊!你们再逼我相亲,以后我再也不回家过年了,省的大家都不痛快。”

话虽如此,但江宇也不是全年都不回家,父母都在家里,不回家看看,他怎么放心。于是他都在平时能休息的时候,尽量回家看看,很机灵地躲过各大节假日,用他的话就是不用堵车,还不用因为催婚和相亲和父母闹别扭。

“你们再逼我相亲,以后我再也不回家过年了”

如今,江宇已经连续三年没回家过年了,父母终究还是心软选择了妥协,前几天父母硬着头皮给他打了电话:“回家吧,大过年的一个人在外面算什么?你要真不想去相亲,难道我们还能拿绳子绑着你去吗?”

心底里还是爱他心疼他,舍不得他年年都为了逃避催婚漂泊在外。江宇也如释重负,终于能开开心心地回家过个好年。

其实像他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但像他父母一样最终选择让步的却不多,很多人真的就是因为催婚和家里闹僵了关系,最后变成了家人之间的嫌隙。

父母之恩,山高海深,为人儿女是应该孝顺,但不是无条件地盲目孝顺。如果只是为了迎合父母的心情去敷衍式相亲,去应付式结婚,那么到头了耽误的不仅仅是自己,也是别人的人生。

能沟通的情况下,尽量理智去说服长辈尊重自己的想法。如果无法沟通,像江宇一样,平常多多回家,逢年过节尽量避开,也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法。

当然这种做法,也只对和江宇家庭背景相似的人有效,关键还是需要得到父母的理解。

子女应当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也应该换个角度尝试去了解子女的意愿和想法。不要试图用家庭压力去强迫对方,只会让亲子关系更加尴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