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突破封建的人鬼之恋,是蒲松龄用一生写下的希冀

前言

众所周知,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大批与人发生情感纠葛的妖狐鬼怪,例如《聂小倩》中的善良女鬼聂小倩,《小翠》中的率真狐女小翠,《翩翩》中的体贴仙女翩翩。

《聊斋志异》:突破封建的人鬼之恋,是蒲松龄用一生写下的希冀

《聊斋志异》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和传统意识中的鬼形象大相径庭的女鬼。据统计,《聊斋志异》中有80多篇中的主角为女鬼。

不知道大家有无发现,蒲松龄笔下的鬼大都与民间传说中的鬼不同,她们不仅没有一丝凶残恐怖,而且楚楚可怜,容貌姣好,平易近人,美丽多情,似乎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性。

例如香港经典电影《倩女幽魂》中的聂小倩,她的原型便是《聊斋志异》篇章中的女鬼。她倾国倾城,温柔贤惠,与宁采臣一见钟情,为了报恩,她心甘情愿地做宁采臣的妾,终日勤勤恳恳操劳家务,实属难得一见的好媳妇,直叫人忘记她女鬼的身份。

《聊斋志异》:突破封建的人鬼之恋,是蒲松龄用一生写下的希冀

《倩女幽魂》聂小倩

蒲松龄对作品中女鬼的人物设定,不是凭空想象,而是他个人生活经历、人生理想的折射,还有他被压抑在意识深处的某些欲望和动机。

一生未中举的蒲松龄坎坷且潦倒,孵化出《聊斋志异》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历代士人的人生追求。要达到这个目标,唯一的途径就是中举。所以他们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无非就是“学而优则仕”,把读书作为晋升官阶的一种手段。

明清之际,恰恰也是中国科举制度到达巅峰的时期。中举踏上仕途的社会风尚奠定了青年男子专心科举的思想基础。

生于此时的蒲松龄也毫不例外,和其他士人一样,一心只想着考取功名。

《聊斋志异》:突破封建的人鬼之恋,是蒲松龄用一生写下的希冀

蒲松龄

虽然出身于香门第,少年时颇有才名,但是蒲松龄终生未曾中举。在他72年的生命中,参加过的考试无数次,但每次都是期望而去,失望而归。

蒲松龄的遭遇跟他的父亲颇为相似。蒲父精通诗书,但是却不曾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失望之下,只好弃儒经商。就和千千万万的父母一样,蒲父把实现中举的愿望寄托在儿子蒲松龄身上。

可惜造化弄人,蒲松龄一次又一次名落孙山。然而,他热衷功名的心却从来没有冷却过。就算是到了晚年,他还是寄望于子孙早日中举,出人头地,一如当年他的父亲。

可以说,蒲松龄一直到死,也没能从科举的恶梦之中清醒过来。

这也能解释为何《聊斋志异》中人鬼之恋的男主角一般都是穷困潦倒、落魄不堪的士人。现实的打击、文人的孤芳自赏令蒲松龄的潜意识里对科举制度有深深的愤恨。

《聊斋志异》:突破封建的人鬼之恋,是蒲松龄用一生写下的希冀

科举中榜

因此,蒲松龄要他笔下的士人们不屑于科举致仕,而不是像他一样不能科举致仕——他笔下的男主角们,不是考中科举的“人生赢家”,而是兼备独特优点和人格魅力的中下层知识分子。

这恰恰也是他对自己一直未能中举的不解、渴望中举的内心投射。

考场上的失意和生活的贫困,让蒲松龄经常处于苦闷、无奈之中,因此他借《聊斋志异》的创作来抒发愤懑,寻求心灵慰藉,而

其中的女鬼形象正充当着他的理想载体。

那么问题来了,在如今还有大部分有着传统观念的人谈鬼色变,为何古人这么大胆,竟敢和鬼神相恋,更将她们当成完美的恋爱对象一同相处?

《聊斋志异》:突破封建的人鬼之恋,是蒲松龄用一生写下的希冀

聂小倩

崇拜鬼神、冥婚习俗,催生出对女鬼的遐想

1.崇拜鬼神

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的思维、见识有限,不仅对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作出合理解释,而且很难掌握人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因此,在古人的认知中,这便是一种可以操控着人间万物的神奇力量,更认为人仙逝后能与亲友继续以一种“神灵”的状态共存。

这种状态,可以理解为人的灵魂不散。在古人看来,肉体会随着生老病死而消失,但灵魂可独立于肉体之外与世人共存,转化为鬼、仙或神。

鬼神概念的产生使生活中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有了合理的缘由。因此,人们普遍敬畏鬼神,希望通过祭祀等方式来祈求得到他们的保护。

《聊斋志异》:突破封建的人鬼之恋,是蒲松龄用一生写下的希冀

古代祭祀

2.冥婚习俗

早在我国殷商时期,便出现了被称为“鬼婚”、“阴婚”的冥婚,形式一般分为两种:

一是“嫁殇”,指己有婚约的男女,还没结婚的时候其中一方就已去世,另一方仍然信守婚约,女死男娶或男死女嫁;

二是“迁葬”,指男女双方生前并不相识,死后被合葬在一起,从而结为冥界夫妇。

冥婚的习俗一直在民间流传,从而推动了“人鬼恋”故事的产生。蒲松龄关于人鬼相恋的灵感正是来源于此。

《聊斋志异》:突破封建的人鬼之恋,是蒲松龄用一生写下的希冀

古代冥婚

不同于“鬼”给人恐怖、阴森的可怕印象,蒲松龄将他笔下的女鬼高度美化,融入最大限度的真善美:除了外貌姣好、体态优雅,不仅温婉可人,善良体贴,善于家务,而且能歌善舞,有才有情。

公孙九娘笑弯秋月,羞晕朝霞;聂小倩肌肤流露,足翘细笋,娇艳尤绝;林四娘貌美绝世,言词风雅;连琐瘦怯凝寒,弱不胜衣……

《聊斋志异》中的女鬼之所以能让人感到有血有肉,可爱可亲,是因为蒲松龄在她们身上寄寓了关于爱情、人生的美好理想:

女鬼的美与善都能得到世人的肯定,没有因为异族的身份而被抛弃。在作品中能看到,公孙九娘、聂小倩、林四娘、连琐等一大批勇于追求爱情幸福的女鬼,最终都得到团圆美好的结局。

《聊斋志异》:突破封建的人鬼之恋,是蒲松龄用一生写下的希冀

宁采臣与聂小倩

真善美的女鬼,曾是生前地位低下的封建女子

女鬼之所以成为了鬼,是因为她们也曾是人。在《聊斋志异》中,不能被忽略的一点是:这些女鬼都是生前命途坎坷,死于非命的年轻女子。

她们中有的是患病而死,如聂小倩,18岁时染病身亡;连琐,17岁时得病丧命,被葬在异乡;

也有的遇人不淑,成了封建婚姻中的牺牲品。如章阿端嫁错郎,不断遭受折磨、侮辱,最后郁郁而终;

还有的被坏人迫害而死。梅女,被受贿赂的贪官诬陷她和盗贼私通,要抓来验身,最终不堪屈辱,悬梁自尽;窦女,被地主诱骗玩弄后生下了私生子,却无人收留,母子二人惨被冻死。

正值豆寇年华的年轻女孩还没享受过世间的乐趣与幸福,就过早地凋谢,去到阴森黑暗的阴间。更可悲的是,这些如花少女死后化成鬼,依旧遭受着阴间厉鬼的折磨与摧残。

《聊斋志异》:突破封建的人鬼之恋,是蒲松龄用一生写下的希冀

《倩女幽魂》中,残暴的树妖姥姥

这些女子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依然无法脱离苦难,命运悲惨,虽然略有夸大,但也是当时受封建制度压迫的万千妇女的缩影。

小时候,在家从父,只能乖乖听从父亲的指令;长大后,出嫁从夫,嫁给了好人家就幸福无忧,但如果嫁给了性情暴戾的人,可就遭罪了。

除了在家庭中便多处受压迫,在社会上也面临着极大的生存挑战。在兵祸横行的乱世,很多妇女不但被惨遭杀戮,被当做财物,还要受到身体的侮辱。

即使能躲开战火,稍微的遇人不淑便可能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比如可能遇上奸淫掳掠的强盗

也有可能遇上性情风流的古代渣男,用完即弃,只剩下受伤的女子黯然神伤。

蒲松龄将内心最美好的理想,投射在女鬼身上

1.渴望充满阳光、善良的美好世间

《聊斋志异》中的女鬼虽然在阴间、人间过得都很悲惨,可是黑暗没有一丝照进她们的内心。她们都憧憬着美好和光明,在黑暗与苦难之中不放弃对美与善的追求。

这些“性本善”的女鬼,出于无知或胁迫,曾做出害人的行为。可她们一旦觉醒便立即改邪归正,走向新生。

而通常给予女鬼生的希望的人,便是故事中的男主角,也就是普通的落魄书生。

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动人爱情故事得以展开,是因为这些女子都是实打实的“情鬼”,她们十分向往人间世俗的幸福,通过为爱情作出牺牲,获得生命价值的升华。

《聊斋志异》:突破封建的人鬼之恋,是蒲松龄用一生写下的希冀

聂小倩、宁采臣

在追逐美好爱情的过程中,女鬼展现出来的高尚人性是很多人身上没有的。

女鬼连琐和杨于畏互生情愫,在杨于畏提出要和连琐欢爱时,连琐首先担心的是害怕损失了对方的阳气;

女鬼小谢、秋容爱上了书生陶望三,陶望三为了报答她们的救命之恩,表示情愿为爱而死,她们却劝阻陶望三,决不为满足自己而加害对方。

她们无私且善良,虽然给人“恋爱大过天”的感觉,可是面对爱人的生死抉择,她们从不勉人所难,而是主动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迁就对方。

《聊斋志异》:突破封建的人鬼之恋,是蒲松龄用一生写下的希冀

公孙九娘和书生的生死之恋

2.憧憬两情相悦、琴瑟和谐的爱情

蒲松龄笔下的人鬼相恋,大多两情相悦,琴瑟和谐,表达了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追求婚姻自由的愿想。通过《聊斋志异》,不难看出蒲松龄是对自己的婚姻状况不满意的。

在古代,妇女在儒家思想文化的要求下,端庄稳重,不苟言笑,连夫妻之间的欢爱也只是出于传宗接代之需。

蒲松龄的妻子刘氏正是这么一位传统的良家妇女,虽然温柔贤淑,但却有如恪守规训的木头人,没有任何情趣可言。

蒲松龄一生与妻子聚少离多,既不能从妻子处得到满足,也因为穷困潦倒不能有青楼女子来补偿,他的情爱心理和欲望都备受压抑。

真正的他,渴望自由恋爱的甜蜜,憧憬爱情里双方如鱼离不开水般的痴缠。

《聊斋志异》:突破封建的人鬼之恋,是蒲松龄用一生写下的希冀

宁采臣、聂小倩相爱,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

所以,在他笔下的女鬼敢于主动求爱,不羞涩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是蒲松龄内心渴望男女平等、鼓励女性自由进步的体现,更是他渴望两情相悦、琴瑟和谐般美好爱情的呐喊。

3.实现“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的终极愿望

古代士人中的“人生赢家”莫过于既踏上仕途,名利双收,又能抱得美人归,和相爱的人组建一个家。

在《聊斋志异》中,不少落魄书生都是在和女鬼相遇、相知、相爱后考中科举,成为事业爱情双丰收的赢家。

在蒲松龄笔下,普通士人们往往是因为异族女子的介入,才能中举出仕,功成名就。

可以理解为,蒲松龄把由于自己仕途坎坷而造成的压抑情绪转移到作品中年的士人身上,也把由于谋求佳偶不成的失意寄托在女鬼身上。

最后,把理想化的自己变成作品中既能高中状元、又娶得贤妻美妾的才子,以此慰藉自己的苦闷潦倒,寄托终极的人生理想。

《聊斋志异》:突破封建的人鬼之恋,是蒲松龄用一生写下的希冀

古代人生赢家两要素:金榜题名、洞房花烛

总结

蒲松龄借人鬼相恋抒发自身感情,寄托个人理想,用虚幻的世界来展现人生的渴望与追求。

这些故事体现了他内心深处是个渴望得到爱的感性男子,同时也反映了他鼓励自由恋爱,倡导婚姻自由。这样的婚恋观对打破封建约束具有划时代意义。

而他在人鬼相恋的故事中歌颂的女性美,则是体现出强调男女平等、鼓励女性自由进步的发展观。

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聊斋志异》

2.《马瑞芳揭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