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闹发脾气,了解“心理需求”是关键,父母试试这样做

孩子哭的时候,每个家长都不能心情平静,他们一哭,大部分的家长都要跑过去哄孩子,有的孩子可以很轻易的哄好,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长舒一口气,心情放松。

但是有的孩子实在是难哄,怎么哄也哄不好,家长没有办法,只能朝着孩子威逼利诱,家长们这个时候想的就是这样孩子不哭,想让我干什么都行。从这就可以看得出来,孩子大哭大闹会给家长造成多大的心理阴影。

孩子哭闹发脾气,了解“心理需求”是关键,父母试试这样做

可能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都不会哭,我朋友也是一样的。前几天才刚刚和我抱怨,有一天晚上下班回家之后,孩子突然提到说要去游乐园玩耍,那个时候天已经快黑了,而且朋友工作了一天,实在太累了,就拒绝了孩子,告诉他,等到周六周日爸爸妈妈再带他去玩。但是孩子哪有那么轻易放弃,听到妈妈的拒绝孩子突然就嚎啕大哭。

朋友耐着心哄了孩子几分钟,但那个时候她已经够累了,孩子又在一旁一直吵闹,她突然心情变得很差,就忍不住发脾气,让他去自己的房间面壁思过,如果还要一直哭,那么晚饭也不要吃了。孩子听到妈妈这样说,可能伤心了,就哭着跑回自己的房间,晚上们吃饭之前朋友怎么喊他,他也不出来。

我的朋友的内心也觉得过意不去,心里很难受,甚至非常自责,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吼他。但是孩子如此的不懂事,她不哄孩子,不对孩子严厉一点,真的害怕他被惯坏了。

孩子哭闹发脾气,了解“心理需求”是关键,父母试试这样做

但其实不管怎么样,人都会有情绪不好,嚎啕大哭的时候,情绪不好就要发泄出来,如果不及时的发泄情绪,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都有可能压得一个人喘不过气来。大人们应当能够体会这样的心情,其实只要感同身受,家长就可以发现孩子也有这样的时候。

朋友的孩子即使向父母提出要求说要到游乐园玩,其实他们内心的想法根本不是这样,他们可能在幼儿园遇到了什么事情,想要回家之后得到爸爸妈妈的安慰和陪伴。

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但是没想到家长直接拒绝了他们,这样的打击会让他们觉得伤心难过,所以才会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突然爆发出来。如果家长们看不到孩子要求背后的真实想法而直接了当的拒绝孩子肯定是会伤到孩子的心的。

孩子哭闹发脾气,了解“心理需求”是关键,父母试试这样做

所以说孩子的哭闹,哭闹并不是目的,他们是因为有内心的需求才会采取这样的方式,如果家长一味的严厉阻止孩子或者是哄骗孩子让孩子停止哭泣而不真正的了解孩子的需求,满足他们,就会让负面情绪继续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会发生自杀自残等极端的情况。

家长应当如何教孩子正确地宣泄自己的情绪?

一,教孩子认识情绪

通常在一些人的认知当中开心是正面的情绪,对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哭泣和愤怒等都是负面的情绪,他对人只有坏处,这其实是错误的认知的。

不管在什么时候开心和悲伤都是非常自然的情绪表达,谁也不比谁更加高级。家长应当让孩子明白这一点。让孩子正视负面情绪,家长可以替孩子将他们的情绪说出来,让他们首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样的情绪,自己这到底是怎么了?

孩子哭闹发脾气,了解“心理需求”是关键,父母试试这样做

比如说,孩子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抢了去,家长就可以问他们是不是因为其他小朋友抢了你的玩具让你有点生气呢?再比如说,去游乐园的时候排了很长的队,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情绪开始出现转变的时候,就可以问他们是不是因为队伍太长让你等的有些不耐烦了?

家长这样的说法,可以让孩子正确地认识他们正在出现的情绪,如果他们能够正确的对自己不同的情绪产生认知,他们就不会因为突然的情绪转变而觉得崩溃了,这样家长就会发现孩子哭的次数少了,向家长求助的次数多了起来。

二,在家中设置发泄角

有些小的负面情绪能忍就忍,但是有一些情绪是必须要发泄出来的,如果不发泄出来,对孩子的危害是极大的。比如说在我们家我就不给自己的小孩设置一个专属于他们的私密空间,一旦他们情绪不好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你可以到那里发泄自己的任何情绪,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关上门谁也进不去,爸爸妈妈不会过多的干涉。

孩子哭闹发脾气,了解“心理需求”是关键,父母试试这样做

这个方法对我家的孩子非常管用,有一些孩子因为性格特点完全不同,可能这个方法并不适合在其他孩子身上,对于这些孩子的家长可以采用画画的方式。比如说让给他们一堆纸和笔,让孩子在纸上乱画一通,表达他们的愤怒情绪。

还有的孩子生气的时候喜欢拳打脚踢,家长就可以给他们准备拳击用的沙袋或者是枕头,让他们乱打乱扔。这些都只是孩子发泄情绪的方式而已,家长不需要担心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暴躁不安,其实越是这样做,孩子才能在面对其他人的时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三,外出发现情绪

有的时候家长和孩子在外面的时候,孩子也会因为某些事情突然闹情绪,这个时候家长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让孩子心情平静下来,比如说让孩子深呼吸,调整孩子的情绪,让他们表示平静。

孩子哭闹发脾气,了解“心理需求”是关键,父母试试这样做

再比如说,给孩子温暖的拥抱,告诉孩子妈妈在他们身边,让他们不要担心不要害怕,慢慢的安抚孩子,让孩子逐渐平静下心情。这个时候切忌跟孩子大吼大叫,以免他们吸收更多的负面情绪。另外呢,家长也可以将孩子总事情引到其他的地方去,比如身边有什么好玩儿的或者是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去看去玩去观察,让他们暂时忘掉负面的东西。

家长要让他们知道,在家长的面前,他们可以放松的大笑,同样也可以放松的大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