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狠抓“五个一批”确保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

天等讯 近年来,天等县立足本地实际,通过狠抓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狠抓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狠抓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狠抓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狠抓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等“五个一批”措施,举全县之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在确保贫困户摘掉“穷帽子”的基础上实现稳定脱贫,确保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

狠抓发展生产脱贫一批。近年来,该县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运行模式,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流转等形式参与进来,增加经营性收入,使贫困户从被动“输血”变主动“造血”。为此,该县先后引进北京德青源、广西四野牧业、广西大华牧业、华昊集团等4家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同时,推进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培育工作,累计为59个贫困村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254名,带动1368户贫困户通过发展种养产业实现脱贫。该县制定出台《天等县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关于加快牛羊养殖业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通过实施产业“以奖代补”政策,给予未脱贫户不超过1万元/年、已脱贫户不超过0.5万元/年、退出户不超过0.3万元/年等三个档次的产业扶持,鼓励和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据统计,几年来,该县已累计建成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72个、牛养殖小区(场)73个、规模养羊场125个,培育合作社386个、家庭农场56家,全县59个贫困村每个村都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产业基地覆盖。

狠抓易地搬迁脱贫一批。为了将居住在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较差地方的贫困群众搬迁到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方,改善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天等县狠抓易地搬迁最终实现脱贫一批的目标。截至目前,天等县共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6个,共搬迁入住2165户9726人。同时,引导和帮助搬迁户外出务工创业,稳定就业收入,解决收入问题。该县精心谋划搬迁户搬迁后的生产和发展出路,把“易地搬迁+扶贫车间”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全县规模最大的龙岩安置点引进企业进驻,建设了龙岩安置点扶贫车间一条街, 引进企业进驻建设就业扶贫车间13家,年总产值近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680个,已安排带动500多人就业,吸纳搬迁安置点及周边村屯贫困劳动力就业226人。

狠抓发展教育脱贫一批。该县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方积极筹措资金新建一批学校,改善一批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着力提升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同时,全面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开展赴外地劝学返校、千名教师进村屯访万户、教师对口帮扶、励志感恩教育、送教上门等系列活动,切实把控辍保学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无失学辍学现象。近年来,全县没有因经济困难原因辍学学生,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1%。

狠抓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该县通过实施生态护林员、退耕还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目前,该县共聘请建档立卡贫困户756户3197人担任生态护林员,共发放工资635万元。同时,统筹开展退耕还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兑现工作,2019年,该县共完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拨付15741户388.55万元,贫困户退耕还林补助金1176户90.17万元。

狠抓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该县积极落实贫困家庭低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临时救助、残疾人扶持等相关政策,目前,该县共享受农村低保2663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687人,扶贫与低保两项制度衔接达到89%。该县认真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2019年共筹措资金221万元为6008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代缴养老保险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符合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符合条件领取农村低保的贫困人口享受农村低保待遇达100%。(陆林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