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點《論語》識天下(四十八)”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楊伯峻:孔子說:“幾個人一塊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為我所取法的人:我選取那些有點優點而學習,看出那些缺點而改正。”

錢穆:先生說:“三人同行,其中必有我師了。擇其善的從之,不善的便改。”

李澤厚: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路,也定有值得我學習的老師,選擇優點而學習,看到短處而改正自己。”

詳解:何謂三人?為何不是五、十人?二人呢?這些問題,大概從來沒人能回答與正視過。其實,所謂三人,指的是“君、父、師”,三類最值得尊重的人,“三人行”,與“君、父、師”同行。人,要取法其上,難道和幾個大淫賊同行,還“必有我師焉”?那是同性而不是同行。如果按上面及通常解釋,三人都是植物人,那你和三植物人同行,如何“必有我師焉”?植物人依然是人,那麼其善者人如何從?其不善者又如何改?這不是抬槓,而是原來的解釋太愚蠢可笑。

“必有我師焉”,“必”,倘若;“有”,具有“;“師”,師法;“焉”,於此。孔子更注重在現實的當下印證,而對“君、父、師”,孔子並不一味肯定,覺得一定要有可師法的地方,而是更強調,如果沒有其他標準,是不能確認其善與不善。這個標準,只可能是當下的現實。“君、父、師”,無論有什麼理論和看法,都不可能脫離當下的現實成為永恆的準則,這樣才存在後面“擇”的可能。

與“君、父、師”同行,倘若有可以師法的地方,孔子給出如下的建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擇”,選取,以當下的現實為標準選取,而不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師承、派別去選取;“善”,完善;“從”,通“縱”,廣泛;“從之” ,使之從,使善者廣泛,將完善的在當下現實更廣泛的範圍中應用、檢驗;“改之”,使之改;將不善者在當下現實中不斷修改完善。“改”,除了修改,還有強調“重新、再”的意思,這種修改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不斷進行直到完善。

前兩章說了“好學”對內聖外王的意義,本章更指出,站在“好學”的標準下,對“君、父、師”為代表的前人遺產,應該的態度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脫離這個前提,所謂師法,不過是屍法而已。而孔子、論語,永遠活在鮮活的現實之中。

白話直譯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說:與“君、父、師”同行,倘若有讓我師法的在此:選取他們完善的並在當下現實更廣泛的範圍應用、檢驗,選取他們不完善的並在當下現實中不斷修改、完善。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