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正式打开我的阅读之旅,挽救一滩死水的职场平庸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教导我们要多读书。

曾经我不以为然,我承认很多书都蕴藏着知识能量,但“尽信书不如无书”告诉我,书的作用意义不大,更别提“黄金屋、颜如玉”了,应了韩寒那句经典语录:看过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一本书,正式打开我的阅读之旅,挽救一滩死水的职场平庸


01 不想看书时期

但是,我这一生一半还没过完,说“过不好”太早了些。后来,我发现,书就像一朵玫瑰,看见它时,觉得漂亮想要,当真花了三分热度去欣赏时,玫瑰却凋零了,只能丢进垃圾桶或束之高阁,是玫瑰太刺还是我的热情被浇灭了?

先来看看平时看书前的理由:

“我也想好好看书,可我一看书就犯困。”

“看书真的好,可我没时间啊,也没有安静的环境。”

“我这脑子,看书记不住,看了也白看。”

“我只认识文字,却无法理解文字传达的意思。”

曾经,这些理由,我不厌其烦的说。后来,我把这些理由都变成了一句:“

我要看书了。”无论是公交车上,还是嘈杂的出租屋,无论是深夜还是白天,我都想从书中消除我的好奇,解决我的困惑,输出我的认知。

我对读书的改变,还需要从曾经的自己说起。

一本书,正式打开我的阅读之旅,挽救一滩死水的职场平庸


02 速读表现时期

我收藏的书并不少,但都挺新。这些书有朋友当礼物送的,有公司奖励的,有别人不需要我拿回来的。那时候,有书就像“我是知识分子”的感觉。

也翻过不少书,为了证明自己是读书人。有一段时间,受到朋友的刺激,下定决心多看书。利用周末的时间,把自己关在出租屋里,把想看的书都全部拿出来,一本一本的翻。从两页到一页,又从一页到几行字,我看着就想睡觉,然后真的睡过去了,睡醒了继续看。旁边放着干粮,手机设置了关机,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就这样我啃了两天书。第二天犯困的次数变少了,看书的速度变快了,学着别人一目十行的看法。直到现在,我只记住了我看书的状态,看了什么,甚至是哪本书,我都忘记了。

“锻炼”了两天,看书速度飞涨,我感觉自己会看书了。那时候和别人聊天,都似乎带着一股“书生气”,有些为自己骄傲。手机开启了之后,读书也远离了我,每次拿书时,就想着看书耗时间,不如看电子书或听书吧。

往往看电子书的时候,来了微信信息就没再回头。听书的时候,从来不关注听了啥,带上耳塞就欺骗了自己正在学习。

03 陷入职场困境时期

“搁浅”了一年多时间,看书并没有增多,听书也不知所云。也许是心里埋藏着一颗看书的种子,断断续续没有和书脱离关系。再次启动我读书按钮的,是职场瓶颈的恐惧。

一本书,正式打开我的阅读之旅,挽救一滩死水的职场平庸


从事人事行政的人员,最怕就是自己都认为这工作没前途。我就是这么想的,所以工作五年依然还是那个小小操作员,让我甚是焦虑,升职无望,工资不涨,工作能力无法提升,所在公司要么没有上司,要么只有一个主管,都是半桶水学着。工作一两年就要换一次工作。让我许多次都怀疑,自己到了30岁后,再也找不到工作了,每次半夜躺在床上就觉得心很慌,别人是一年增长一个技能,我是一个技能重复了多年,很可怕。

“无能”的人终究是被职场淘汰的,可我不愿意做那个“无能”的人。我发现自己并不是愚蠢的人,仅是缺乏坚持和不要脸的精神,那时候不舍得花钱见大咖,或是买很多课程。我再次决定看书,很巧,让我看到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这本书,看完之后“三分热度”很上头,于是照着里边的方法,一口气买了33本书。

04 开始读书时期

第一次正式买书,挑自己喜欢看的,还是大批量。这一次不是急于读书,我给自己设置了看书时间安排。

一本书,正式打开我的阅读之旅,挽救一滩死水的职场平庸


一、分阶段读书

一天时间保障两小时时间,具体安排是这样的:

1、早上早起半小时,读书

刚开始两三天,效果还不错。第四天开始,起床反而变得困难,心里开始有些抵触,有放弃的念头。后来每天给自己提前五分钟起床,适应早起的习惯,挣扎了十天之后,每天早起看书半小时渐渐稳定下来。

2、上下班路上各半小时

由于坐公交上下班的时间是半小时左右,于是我上车时,就拿出书本继续看,下车前一个站准备收书。公交车上看书,阻碍在于车晃、车吵、怕过站。一开始也不适应,半小时下来看了一页内容,也不知道看了什么。慢慢的开始给自己寻找规律,戴上耳机防噪,认真看完一页内容时,再看到了哪个站,挑选车后排的位置,减少上下车人员走动。就这样,看书的效率有所提升,也开始慢慢喜欢这种吵杂环境看书。

3、睡前半小时

书中的方法是睡前看半小时,但对我比较大挑战。我把时间调整为饭后一小时。吃完饭后,用半小时休息,后半小时用来看书,看完书就洗澡。调整之后要求自己必须先看书再洗澡,间接有了无形的监督,这个时间执行下来比较简单,坚持也比较容易。

二、睡前写阅读感想

没有输出就白费了输入,每天我都会写上几句想法或看到的内容。实在没有内容写,想不出来,我就抄句子,读上几遍,加强自己的输入能力。

三、因为喜欢,所以养成了习惯

有人说,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但我的读书习惯不是21天。我是读了20本书之后,读书时间和速度才形成一个规律。

三分钟热度很容易,坚持下来很难。是的,所以我花了两个月时间。其中让我坚持的要点有

喜欢、时间短、有成就感。

喜欢,是书都是自己喜欢的内容,因为没有形成系统的学习,喜欢就会觉得看得上瘾。

时间短,分阶段阅读,每次都是半小时,时间并不长,对于初学者的自己,感觉完成“任务”比较快。

成就感,来源于上下班零碎时间阅读,把内容看进去了;来源于每天时间短完成的次数越来越高;来源于每次输出的内容有了自己的感想,不是靠抄书。

养成习惯这一阶段,是一口气买了足够的书,和以上的阅读养成技巧,让我可以在养成之前,不间断的有书在看。

一本书,正式打开我的阅读之旅,挽救一滩死水的职场平庸


05 持续读书时期

习惯养成之后,我有节奏的完成了后面13本书的阅读,在不断的输入输出过程中,以前没有系统的阅读,也开始思考“我该系统的去读”问题。读到第30本书的时候,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爱好,梳理了这30本书的内容后,我开始计划和实践自己“巩固读书”阶段。

一、对工作专业的梳理

作为一名HR,工作上可细分的专业领域实在是太多了,我没有哪个领域是特别擅长的,对职业的发展也没有明确的方向,选择一度让自己很纠结。

后来我放弃了从专业领域去看,改为从职场需求来看。在人事行政行业里,能体现工作价值,又是大多数企业持续需求的,我挑出来三个:活动策划、员工培训、会议组织。

二、从兴趣爱好落实自己最终选择

工作上挑出三个之后,我又从之前看的30本书中梳理。分类过后发现自己对情绪管理和心理学的书籍比较感兴趣,结合这两点,我最终确定了“企业培训”领域的专业学习。

三、通过拆书巩固学习

养成习惯阶段只是即兴过程,当把专业的书看起来后,无论是效率还是吸收,都比之前慢了下来,懒惰性又开始出现了。

这时候怎么办呢?我发现,或许只有真正用到专业解决工作上的难题,才能激发学下去的坚持勇气。可是这道理都知道,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很容易得不到成就感,而失去信心。我想到了读书会,阴差阳错走进了拆书帮,当时只想着,那里的拆书方式适合现在的自己。

一本书,正式打开我的阅读之旅,挽救一滩死水的职场平庸


事实上这条路走对了,因为拆书,我学会了在看到一个观点时,如何反思自己曾经的不完美做法,以及如何将新的观点运用到现在的工作上,这主要是把握这三点:

1、理解某个片段的观点和方法

书不是每个字都会成为精华,对于我这类根底浅的职场工作者,真正需要的是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而如何运用方法技巧就是关键,所以专业书中,有方法技巧的地方,是我重点学习的地方。在这些方法技巧中,我运用了“先读,后记,再分点举例”的步骤理解意思,因为有了例子的支持,所以理解和记忆都加深不少。

2、反思曾经的不完美案例

记忆方法技巧只是读书的第一步,反思修正曾经的不完美案例是输出的第一步。在拆书帮里,我有机会接触到其他的小伙伴,通过他们,我把自己读到的观点分享出来,并将我想到的曾经的案例拿出来对照分析,哪里是和观点做好了,哪里没有如观点这样做,而造成了哪些问题出现。根据新的观点,重新整合之前案例的做法。这样不仅让我对观点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加强了我对观点的实际操作性。

3、在新的工作计划中运用新的观点

输出的关键是会做。除了反思外,关键是在将来的工作中运用新的观点。这一步我很喜欢,它帮助我从固有的工作思维中解放出来,运用新的做法完成工作,既简化了我的工作,也让我的工作效率质量都开始有所提升。这里的主要做法是根据观点,找到想匹配的时间,按照SMART原则,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了融会贯通。

一本书,正式打开我的阅读之旅,挽救一滩死水的职场平庸


SMART原则主要是:

S即Specific,明确性。工作的案例是明确,具体的。

M即Measurable,可衡量性。工作中操作的每个步骤都是找到结果的,不是模糊的,是可以衡量是否完成的。

A即Attainable,可实现性的。工作中要做的这件事情,其结果是可发生的,能实现的。

R即Relevant,即相关性。工作中对应的步骤和实际工作相关联,与自己需求的结果相关联。

T即Time-bount,时限性。工作计划必须是要有时间规定,并且是在短时间范围内。

通过“SMART”原则,我实现了从书中的知识搬到了实际工作中来,既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也对读书有了更深的感情,我越来越喜欢读书,享受从书中获取经验的愉悦。

因为专业书难免会有枯燥、乏味的情况出现,所以我也买了一些关于情绪管理和心理学的书籍,交叉阅读,这样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愉悦氛围,让我爱上读书的感觉。

06 读书总结

现在,“我要看书了”成为我的口头禅,而我也从之前的涣散阅读,到现在有系统的阅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输入输出的过程,大家在看书时,可以参考我上面提供的方法去尝试,每一个尝试都是先是喜欢,才能坚持,先有成就感才能坚持下去,也只有坚持下去,你才会真正感受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乐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