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女兒被家長打的“滿地爬”,是什麼讓家長情緒失控?

就在前兩天,我聽朋友說到了一起父母打孩子的事件。

朋友說,她那兩天回老家,閒著沒事出門逛逛,就發現一個鄰居在打孩子,當時她就趕緊上前護著孩子,勸住鄰居。

可鄰居就像是“魔怔”了一般,直接上前把她身後的孩子拽了出來,又狠狠地打了一鞭子。

6歲女兒被家長打的“滿地爬”,是什麼讓家長情緒失控?


看著都疼,她趕緊拉住鄰居的手,問及怎麼回事,鄰居咬牙切齒地說道,“讓她照顧她弟,跑去看電視,她弟從床上摔下來,額頭都摔了一大個包,讓她看電視,今天不打她,她就不知道長記性!”

話音剛落,鄰居又上前打孩子,6歲的女孩被打得到處躲,哭著求饒,“媽媽,我再也不敢了,別打了。”

但是鄰居就像沒聽到一般,還是邊打邊罵。後來,還是在朋友的勸阻與說解下,鄰居才慢慢緩了脾氣。

事後,就連她自己都覺得有些過了,也覺得自己不該下手那麼重,她說“但是我性子急,脾氣一來,控制不住我自己,就是氣不過!”

是什麼讓她變得這麼“魔怔”,因為一點小事,把自己的孩子打得這麼狠?就連自己女兒求饒也無濟於事,其實是情緒失控。

6歲女兒被家長打的“滿地爬”,是什麼讓家長情緒失控?


情緒失控的家長有多可怕?

秉持著暴力教育的父母,一旦情緒失控,就可能釀成悲劇。也許他們是恨鐵不成鋼,只是希望孩子變得更加乖巧、優秀;也可能,他們只是將孩子當做了自己洩憤的工具。

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家長對孩子的暴力被披露出來,也讓更多的人瞭解到父母情緒失控到底有多可怕。

去年底,網友爆出的一段視頻中,一名年輕女性,對一名身穿校服的女孩一輪又一輪的暴打讓人憤怒。

《2016年度中國親子教育現狀調查》報告中指出,家庭中的教育焦慮問題不可忽視,87%左右的家長承認自己有過焦慮情緒,其中近20%有中度焦慮,近7%有嚴重焦慮。

6歲女兒被家長打的“滿地爬”,是什麼讓家長情緒失控?


情緒焦慮的家長習慣於從外部向孩子強行灌輸、施壓,而沒有激發孩子內心對於外部世界的好奇,使孩子喪失靈性。這樣的“愛”,很容易被轉化成為“恨”。

家人之間的相處,本來兵戎相見的時候並不多,那些偶爾存在的小摩擦,很多時候忍一忍就過去了。但很多人卻根本不懂這個道理,他們總愛盯著家人之間的那點小問題,永遠都是一點就炸。

6歲女兒被家長打的“滿地爬”,是什麼讓家長情緒失控?


這樣不僅解決了不了問題,還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陰影,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格,將孩子推向深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